第97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升邪、我家保鏢資產過億[重生]、[歷史同人]我在秦朝搞發展
資料中顯示,咒術師們也會采用類似的方法針對一些有恐怖傳說的場所,咒術界會定期派人進行偵查,以確保這附近沒有生成新的咒靈,而倘若有咒靈誕生,就走匯報流程派遣咒術師來解決,爭取將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分散在各地的窗偶爾也會接到輔助監督的委托去完成監視工作,這種委托大多數時候基于就近原則,每個人都只負責自己生活范圍周圍的片區。 他給自己沖了一包速溶咖啡,整理了一下思路:從網上抓數據進行分析是個大工程,而且為了讓神經網絡的效率高一些,最好一開始就精準地 投喂一些符合參考標準的情報作為誘導;窗偶爾會接觸一些監視性質的任務,雖然酬勞不是很高,但勝在可以進賬一筆穩定的收入。 最重要的是,機器人不是人類,只要有電就不會感到疲憊,可以一天24小時定點監督。 將這三點結合起來,后者對前者其實也有些幫助結合這些地點以及當地流傳的怪談傳說,可以形成一組關聯度極高的數據組,構成喂給神經網絡的耗材。 遠山湊在這方面行動力極強,立即就編輯了郵件打算發給輔助監督,想要從對方那里獲取近年來需要監督的高??梢蓤鏊?。 雖然不能戰斗,但傀儡本身用作監視還是沒問題的。 遠山湊說:就算超過了我的主動cao縱范圍,也可以通過共享傀儡視覺(監控錄像)的方式來獲取情報,而且只要不進行移動,咒力(電力)消耗其實不算很大,就算是我也能支撐下來。 支撐不下來也沒關系,他可以把這些道具改成太陽能的,反正只要找個好的監視角度每隔一段時間回傳影像資料就好。 第一次收到這種委托,輔助監督雖然有些疑惑,但考慮到對方傀儡cao術的特性,還是將信將疑地答應了他主要是這個人的那點咒力確實不算強,就算真是詛咒師估計也翻不起什么風浪。 更關鍵的是,這也不算什么機密情報:用于監視的工具人來來去去,上層其實也并不在乎究竟是哪個人完成了這種人rou攝像頭一樣的工作。 練馬區有個爛尾樓,地址是還有江戶川區的都立火葬場,不過這邊去監視的窗人手比較充足,而且距離千代田也有些遠,應該不需要你幫忙。 輔助監督熟練地背出了好幾個地名,包括東京二十三區的六個火葬場在內:具體的詳細資料我整理一下發快遞郵寄給你好了,估計會在一周之內寄出去,還請注意接收。 遠山湊:噢 這工作效率有點慢啊。 等等,不對。 他皺起眉頭,突然發現了一個盲點:為什么這種需要內部共享的信息,你們沒有電子版? -------------------- 作者有話要說: 已經被隔離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紅碼() 第45章 雖然在咒術界期待無紙化辦公有些不太現實, 但這種關鍵的、且需要大規模傳播的內容,至少應該有一份用于下發給各個片區窗的電子版。 東京一共二十三區,三千七百萬人口匯集在這里, 就算按萬分之一來計算咒術師的比例也有足足三千七百人需要管理。三千七百人湊在一起已經足夠算作是一家大型企業,再加上這個行業所從事的工作關鍵重要又危險, 理論上需要成體系的管理流程和通暢的信息傳遞渠道但目前來看, 作為這個龐大體系的神經末梢,遠山湊并沒有感受到任何便捷。 哈哈哈, 因為要對接多名窗, 優秀的輔助監督基本上都能把這些情報全部背過。 遠山湊: 雖然這聽起來很敬業, 但他還是大為震撼。 對接自己的輔助監督巖田先生是個非常敬業的人,一個人就擔當著東京三個片區的對接工作,同時還要肩負起和政府相關部門聯絡、進行必要的交通管制、和咒術界進行對接等多方任務, 工作壓力可見一斑。 上次見面的時候遠山湊就注意到,他偶爾會偷偷打呵欠,眼底也有著淡青色的痕跡, 顯然已經超負荷勞動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咒術界有很多地方保持著近乎刻板的傳統,這些傳統有些好用, 有些會讓人非常痛苦比如新年期間依靠民俗來發放破魔箭其實就可以稱作是一個很聰明的手段, 能夠將文化習俗融入到祓除咒靈的工作中來,最大限度地對低等級的咒靈進行撲殺;但夏油君也曾經抱怨過咒術界繁瑣的報告遞交體系, 每次出任務的報告書都必須手寫,提交審核之后存檔在高專的檔案庫里,永遠用紙質形式封存。 想要查閱的話還需要咒術界的批準。 夏油杰當時的原話是這樣:資料庫里都是灰塵,不知道存放了幾百年的東西, 誰會沒事干去查這些啊。 遠山湊也只能報以沉默。 這其實都是些珍貴的知識和過咒怨靈不同,假象怨靈來自于人類的群體意識, 既然千年以來人這種生物的思維模式和生物結構并沒有發生什么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么就可以從中推斷,因此而誕生的假象怨靈也有一定的共性,或者說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