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皇太后養崽日常 第168節
書迷正在閱讀:把修真界種滿后、農女重生:撿個將軍做相公、小山茶、穿成棉花娃娃了怎么辦?、快穿之十佳好mama、小可憐在修羅場焦頭爛額、師尊每天都在勾引徒弟(1v1)、呢喃 [純百 1v1]、只要你、你槍法不行換我來
數名華服女子翩然而至,登臺獻舞,舞女彩袖翻飛,宛若驚蝶,鎏金的裙擺流光溢彩,只可惜康熙忙著逗弄崽崽們,沒空欣賞。 宮妃們也是興趣缺缺。 琪琪格倒是挺有興趣的,同時還有一個擔心:“大冬天的穿這點,怕不是回頭要得風寒?塔娜?!?/br> “奴婢在?!?/br> “你下去吩咐一句,讓這些舞女下臺以后多喝碗姜湯!” 塔娜悄悄退下去去辦。 疑惑的是塔娜剛剛下去提了一嘴,臺上的舞蹈表演也宣告結束。 舞女們悄然退下,而后上來的則是戲班子。 太皇太后、皇后和諸多宮妃們點了不少戲劇,足夠眾人從早上看到晚間。其實琪琪格最初是不太喜歡的,只是隨著在宮里呆得年數越來越長,每年過年過節總要聽上那么一二三四五場的她也逐漸熟悉起這個,甚至還能跟著哼上兩調子,唯一不滿意的就是戲文演來演去就這幾種,還都是歌舞升平的內容。 就不能來點刺激的? 琪琪格有些遺憾,不過看看康熙眉宇間難以去除的愁緒,又想到繼常寧遠征黑龍江以后,也跟隨安親王岳樂前往前線平叛的福全等,琪琪格又覺得還是歌舞升平的好些。 大過年的,看些喜氣洋洋的戲文,總比聽些讓人擔憂的事情要來得好。琪琪格臉上帶上笑意,樂呵呵的也點了兩幕戲文,又灑了些金瓜子給足足翻了一個時辰跟斗的小太監。 暖閣里氣氛和樂融融。 康熙也難得將朝務政事拋到腦后,樂呵呵的逗弄起保清、令儀和保成三個孩子。 心情瞧著很是不錯。 只是他的好心情沒有維持多久,正當表演告一段落的時候,一名小太監狂奔而至。他連滾帶爬的撲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著氣:“皇上!宣化衛所有八百里加急之信送達?。?!” 康熙驟然色變! 第135章 同樣色變的還有太皇太后和皇后。 琪琪格則慢了一拍, 將宣化衛所四字在嘴里過了一遍才回過神來。 宣化?宣化! 宣化之地位處河北張家口,距離京城也不過幾百里路,這里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對京師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從那邊傳來的八百里加急之信,意義可想而知??滴跄睦镞€有閑暇時間留在這里說笑,抬步便是匆匆往門外而去,同時朝著身側的梁九功下令:“立刻宣召諸大臣入乾清宮商談?!?/br> 梁九功低聲應是, 撒開腿小跑而去。 先前的歡喜和愉悅在此刻破碎得一干二凈,殿宇里原本說笑的聲音戛然而止。再是愚笨之人也在見到皇上焦急模樣以后也明白情況不對, 幾乎所有人的面上多少都帶上了些許惶恐, 止不住左顧右盼, 交頭接耳。 保成也收斂笑容。 他雙手搭在窗沿上, 遙望著樓下匆匆離去的汗阿瑪, 低低的咕噥一聲。 皇后輕輕將保成攬入懷中。 她收斂起面上的擔憂和焦慮, 皇后以為保成是被突如其來的氣氛變化所嚇到, 輕輕拍著保成的脊背, 柔聲安撫著:“乖,放心,沒有事的哦?!?/br> 保成依偎在皇后的懷里。 他眨巴著眼睛,靜靜的環視四周, 將所有人的表情全部攬入眼中。 在自己懂事以后, 也唯有噶爾丹的戰事讓汗阿瑪頗為用心??珊拱敭敃r是運籌帷幄的, 平靜淡然的,像是永不會出現錯誤一般果斷犀利的給出答案,更不會缺席任何一場大型活動。 更不會將所有心思暴露在旁人面前。 保成回想剛才的汗阿瑪, 那三分的震驚, 三分的惶恐和四分不可置信, 說明發生的事情絕對是超乎汗阿瑪的想象。 那是什么……? 保成緊緊貼著皇額娘,小小的咿呀一聲。 皇上離去,但年夜飯還是要吃的。 眾人沒了看戲的心情,三三兩兩回了慈寧宮。 整場宴席可謂是食不知味。 太皇太后放下筷子的瞬間,宮妃們也齊齊停了手,暗暗松了口氣不說更是紛紛起身告退。 太皇太后也沒心思留下她們。 她點了點頭,淡淡吩咐幾句便讓諸人盡數回去了。 琪琪格也是心不在焉的一員。 她在床榻上也是輾轉反側,第二天清早便到前殿里等候消息。 同樣焦急的還有皇后。 她抱著軟乎乎的小保成,滿懷擔憂的看向門外,還是保成咿咿呀呀的喊著,用小手拍著皇后,似乎想要借此來安撫她一樣。 很快消息傳了過來。 使人送來八百里急信的是遠嫁漠南的端重親王博洛之女辛柱公主,她稱其夫婿察哈爾親王布爾尼有意叛亂! 布爾尼乃是林丹汗的子孫。 林丹汗則是當年和皇太極逐鹿中原的對手,被多爾袞打敗以后病死,其子額哲被招降以后也是忠心耿耿,與其妻子倫溫莊長公主恩愛有加。遺憾的是他雖然忠心,但其膝下無子,爵位最終歸了其弟阿布鼐。 阿布鼐和額哲不同。 他桀驁不馴,壓根對清廷不服氣,登上王爵以后就頻頻拉攏別的部族,加強練兵,乃至在康熙八年被抓,囚禁于盛京。 爵位則交給阿布鼐之子布爾尼繼承。 比起桀驁不馴的父親,布而尼這些年來卻是老老實實,與辛柱公主成婚以后也是和和美美,并無異心的模樣,誰也沒有料到他居然會說反就反! 這個消息一出,登時滿朝嘩然。 更糟糕的是根據信使來報,他離開不久以后整個察哈爾部便開始戒嚴,還是公主親衛護送他逃離回京。若是辛柱公主的來信沒錯,只怕察哈爾部的叛亂已是近在眉睫。 察哈爾部距離京城很近。 也難怪康熙連新年宴也沒心思過,當即將滿朝文武全數召回宮里不說,更是立即派遣人員前往調查情況。 隆禧溫聲道:“這些還不是重點?!?/br> 沒等琪琪格提出疑問,奇綬面帶苦笑的接話:“重點是……咱們沒有兵了?!?/br> 琪琪格睜圓了眼睛。 皇后和保成也是震驚非常,保成依偎在皇后懷里,借著年幼反而能聽到大半事情。他自然是知道三藩戰役之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只是文冊上的內容,哪里有直視時的殘酷和冰冷。 保成是康熙一手培育出來的。 他迅速醒過神來,立馬剖析出現在的情況——汗阿瑪若是一步差池,恐怕結局便是不同。 奇綬低聲解釋:“前線戰事吃緊,皇兄早已把能派遣的將士都派往前線,甚至還問蒙古部族要了不少兵馬,如今就是讓其他部族攔截一下恐怕都十分困難?!?/br> 隆禧臉色也不太好。 他黑著臉沉聲道:“前幾輪皇兄向蒙古部族征召士兵時,察哈爾部一直置若罔聞,只怕布爾尼當時便有心思,只是一直隱藏得很好,而如今見咱們的戰力盡數被投放在南方戰場上,無心顧及蒙古以后,他才心生反意?!?/br> 琪琪格口干舌燥。 半響她才苦笑一聲:“那如今……要如何?” 沒有人怎么打仗? 奇綬和隆禧也是面面相覷,唯有沉默無聲。奇綬苦笑一聲:“要兒臣說……只能搏一搏了?!?/br> 隆禧握緊拳頭:“或許能引誘一番?” 奇綬搖搖頭:“一模一樣的招數,還能有用嗎?” 要他看……怕是難了。 隆禧沉默不語,顯然他也沒有幾分把握。 兄弟兩人相視一眼,眉宇間都帶著一縷揮之不去的陰霾。 琪琪格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殿宇里寂靜非常,所有人的心情都是一般沉重。 乾清宮里的康熙也是左右為難。 最后他還是與隆禧想法一般,試圖引誘布爾尼,以嘗試不用兵戎相見來平定這場叛亂。 只可惜布爾尼不上當。 等到康熙十四年三月,康熙下詔封信郡王鄂扎為撫遠大將軍,剛受封為和碩泰親王的奇綬與圖海為副將軍前往漠南平判。 而后又經再三討論,還是決定封皇后所出嫡子保成為太子。 歷史兜兜轉轉,又回到正途上。 第二次榮封太子的保成對此并無特別大的感覺,或許是因皇額娘在世,上輩子年幼時的宮人難見蹤跡不說,就連最為熟悉的兆佳嬤嬤也早已被送出宮室。 至于留在自己身邊的宮人,皆是由皇瑪嬤和皇額娘精挑細選而出,一個比一個規矩,想找個碎嘴的都困難,更不用說找出個敢在背后慫恿挑撥自己和保清關系的。 宮里是一貫的謹慎。 琪琪格的心思落在深陷戰爭中的普通百姓身上。即便土豆玉米提前出現并開始推廣,即便土豆玉米的產量出乎眾人預料,只是隨著戰爭時間拉長,災民流民也在不可避免的變多。 琪琪格招來御醫們詢問情況。 隨后她與皇后、隆禧、永干以及恭愨等人一起,聯手將此前用于大地震和山東疫病中的災后防治內容整理成冊,大量印刷送往前線各地官府處,盡可能的減少災后損失。 民生醫用方面琪琪格能給出辦法。 可是上前線打仗,組織兵力上她就抓瞎了。除去好生安撫康熙,給他鼓勁打氣以外,琪琪格也只能祈禱一切能夠平平安安的過去。 康熙十四年的開端異常艱辛。 不過到了下半年卻是開始好轉,先是遠在黑龍江的恭親王常寧傳回信件,稱邊境戰事暫且停歇,羅剎國有談和之意,并愿組建使團趕赴京城。 隨后信郡王鄂扎傳來捷報,已抓住布爾尼。 緊接著前線傳回消息,隔海而來的鄭經與耿精忠交惡,兩方居然將清廷拋之腦后,自顧自打了起來。 最后福全還送回一個讓人又是后怕又是驚喜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