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
書迷正在閱讀:漂亮omega少爺是白切黑、把反派大佬變成了小甜甜、[綜原神]帶上你的蘿莉!開團啦、病美人玩轉下克上系統[快穿]、[日韓同人]被迫營業、渣路相逢、小小的天使被我吃干抹凈(骨科養成)、內娛男愛豆塌房實錄、穿進賽博游戲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貴妃娘娘一路高升
但能和他有什么關系,他一不懂戰爭,二不懂政治,除了派些軍醫過去表示支持,旁的也幫不上啊。 到了御書房胤祚才明白,哪里是這事與他相關,分明就是康熙氣狠了,要找個人一起吐槽。 胤祚看著手里的折子,這是南安太妃叫孫子代寫的,洋洋灑灑一大堆,中心意思就一條:請封臣子之女為郡主前去和親,以換回南安郡王。 這臣女人選都找好了,正是榮府二房庶女,姓賈名探春的。 胤祚: 槽點太多,不知從哪吐起。 南安郡王沒用,這南安太妃也不知所謂! 南安郡王兵敗被俘,已是大罪一樁,若是立時自盡,盡力保全大清顏面,說不得康熙還愿意免了他的罪,給他家人一點體面。偏偏南安郡王畏死,如今成了敵人的籌碼,倒叫康熙被人威脅到頭上來。 和親? 不過邊陲小國罷了,還沒有大清一個省的地方大,又是蠻夷之輩,往日康熙從未把他們揉進眼里,與他們和親,大清的臉面往哪放?莫說郡主,便是縣主也不成!否則日后人人效仿,大清還有什么威嚴? 這南安太妃如今已經自身難保,不想著救一家子性命,還想著把兒子換回來,真是愚蠢! 況且她選的是什么人? 若是她自家女兒孫女也就罷了,此人竟異想天開,妄圖用旁人的女兒和親。 確實,從古至今不乏選臣子之女封為郡主或者公主和親的情況,便是大清也有先例。但那也要看什么情況,一般不是皇室沒有合適的公主,又不得不和親,就是皇上不舍得自己親生女兒,故而用大臣或宗室之女替代。 但不管哪種情況,給出去的爵位都是實打實的,便是公主、郡主嫁到異國,每年的俸祿也照常要給。 郡主等同于和碩格格,只有親王之女才能獲封,其中代表的榮譽和利益非同一般,皇帝為著朝廷穩定或是自己女兒的幸福,封也就封了,但南安太妃的女兒又算什么,也值得康熙為了她另封一個郡主爵位? 說到底,在康熙眼里南安太妃的女兒和賈探春都是差不多的,她倆誰嫁都一樣。因為討厭南安郡王,他寧愿嫁的是南安太妃的女兒呢。 還替嫁?腦子不夠使,想得倒是美! 胤祚就著這些一句接一句吐槽,充分展示了一個合格嘴替的專業素養,康熙聽得心情舒暢,臉色也漸漸好看了。 胤祚這才問:您打算怎么辦,真要和親嗎? 絕不可能!康熙斬釘截鐵,死一個南安郡王,安撫將士的法子多的是,但大清的尊嚴和體面不能丟,邊陲小國罷了,以為俘虜一個廢物就能威脅朕了?真是不知所謂! 胤祚點頭,他也是這么想的。 果然不過幾日,康熙就命額爾敦率三萬精兵奔赴沿海,同行的還有三十架火炮。 沒別的意思,就是叫邊陲小國漲漲見識,免得逮到個兔子就覺得自己了不得,可以和海東青掰頭了。 消息傳來,黛玉松了一口氣,連忙叫人給王熙鳳傳信,王熙鳳又轉告探春,探春正木愣愣地繡嫁衣,聞言愣了好一會兒,眼淚撲簌簌地落了下來。 哎喲,怎么還哭上了?王熙鳳笑道,莫非meimei不高興,還想著做郡主娘娘,嫁個一國之主的女婿呢? 探春臉登時一紅,啐了王熙鳳一口:虧我當你是個正經人,這會子拿話擠兌我,我何時說過想當那勞什子郡主了?不過是 不過是南安王府勢大,南安太妃把主意打到了她頭上,她們不得不答應罷了。 但南安王府舍不得小郡主去藩國受苦,探春就愿意不成?她的日子再難,也是錦衣玉食長大的,邊陲小國能有什么?便是他們的國主,日子也未必有她好過。 況且若是嫁過去,她是大清人,于他們來說是個異類,又是戰敗和親,能得著什么好臉色?到時她遠離家人故土,又不是皇親宗室,能指著誰替自己作主呢? 探春還特意打聽過,聽說那小國國君已經年逾五十,做她爺爺都綽綽有余,膝下早已兒孫成群,正妻都換了三回,她便是嫁過去也只能做妾。探春是庶出,打小瞧著生母趙姨娘如何伏低做小,深知妾室的日子有多難過,哪里愿意再受這樣的委屈?更別說邊陲小國蠻荒之輩,聽說多有父親死后,妻妾被其子孫瓜分的,探春打小讀四書五經,學倫理道德,哪里受得了這樣的屈辱? 饒是探春向來自強,對自己的本事也頗為自信,但算來算去,仍忍不住為自己一大悲,只怕這一生終究要英年早逝罷了。 萬萬沒想到,還能有這樣的轉機。 她抹掉眼淚,毫不憐惜地把嫁衣扔到一邊,笑道:嫂子所言當真?不是哄我來的吧? 我閑著沒事哄你干什么,又不是吃飽了撐的。王熙鳳把《京城日報》拍到桌上,瞅瞅,報紙上都寫了,富察將軍帶著三萬官兵和三十門火炮已經出發了。 探春將那報道看了一遍,這才徹徹底底松了口氣,遲疑道:莫非是林jiejie幫我? 王熙鳳笑道:即便不是,她必然也知情。怪道前幾日回信,只說叫咱們等上幾日,原以為最多和皇上求情,換個人去和親,沒想到竟是直接派兵去了,到底是我見識短,沒想到這一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