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書迷正在閱讀:漂亮omega少爺是白切黑、把反派大佬變成了小甜甜、[綜原神]帶上你的蘿莉!開團啦、病美人玩轉下克上系統[快穿]、[日韓同人]被迫營業、渣路相逢、小小的天使被我吃干抹凈(骨科養成)、內娛男愛豆塌房實錄、穿進賽博游戲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貴妃娘娘一路高升
胤祚認真給康熙按摩,香爐里點著安神香,不一會兒康熙便覺得舒坦多了,含笑道:方才在外頭和杜棱郡王說話? 是,他見著將士們按摩了,出于好奇問問兒臣,胤祚想了想問,咱們還要走好些日子呢,是不是也該把這法子教給蒙古? 康熙聞言笑了笑,低聲道:該教,但不是現在。 胤祚:? 胤祚沒明白康熙的意思,只是沒等他再問,康熙就睡了過去,只能咽下要問的話。 他又等了一會兒,給康熙按完一組xue位才松手,示意梁九功按時叫醒康熙,這才輕手輕腳地出去。 行軍是大事,康熙便是君王,頂天了也就是能有個帳篷,舒舒坦坦休息一會兒,但要睡個飽覺卻是不能夠的,前后一刻鐘功夫,梁九功叫醒康熙,大軍這就又該走了。 就這么走了幾天,杜棱郡王終究察覺到不對。頭一兩天還不顯,到了后頭他便一天比一天疲憊,而康熙還是精神奕奕。 若只康熙一個也就罷了,到底是君王,有太醫悉心調養,精神好也理所應當,但隨行的皇子大臣都是如此,再看那將領士兵也都沒什么疲色,而他引以為傲的蒙古勇士確實沒喊累,但和清兵比起來卻顯得灰頭土臉,精氣神差了一截。 杜棱郡王對自己手下的兵很了解,他們如今的狀態是正常的,行軍好幾天了,哪還能和第一天一樣精神飽滿?萎靡些才是正常的!偏偏清軍竟是一點變化都沒有,猛地一瞧,還以為趕了許多天路的是蒙軍,而清軍是原地修整等待的那一波呢。 奇了怪了。 滿清入關已久,體會了中原繁華,也少不得被分去許多精力。撇開那些沉迷花花世界耽于享樂的紈绔不提,便是上進的,在演武場上練出來的,論起力氣和勇猛也不如大口吃rou、大口喝酒,在馬背和草原上長起來的蒙古士兵。 這些年戰事不少,蒙古和清軍并肩作戰的時候多了,向來蒙古軍隊狀態都要更勝一籌,只是畢竟人少,許多部落加起來才能有幾萬人,整體無法和清軍匹敵罷了。 今兒卻是怪了,竟是輸給清軍了。 杜棱郡王和其他親王面面相覷,他們又不是傻的,自然明白里面必有什么關竅。然而想來想去,并沒有覺得清軍和從前有什么不同,除了每天午飯和睡前要互相按一按。 是了! 六貝勒說那是按摩,可以緩解疲勞,難不成竟是真的? 杜棱郡王回想著清軍按摩的動作,自己摸索著在手和脖子上按來按去,旁邊的卓禮克圖親王皺眉:你干什么,身子不舒坦就找太醫。 杜棱郡王尷尬一笑:沒事,沒事! 話雖如此,他還是在身上按來按去,且因為胖,按脖子時不由扭來扭去,非常不忍直視。 卓禮克圖親王: 卓禮克圖親王看了前頭的御輦一眼,低聲提醒:皇上就在前面,你注意著些。 杜棱郡王訕訕收回手,好在他按的時間已經不短,清軍每次按摩不過一刻鐘左右,方才他按了可不止一刻鐘。然而他感受了一下,只覺得一點用都沒有,該怎么累還是怎么累,且因著方才動作過大扭了胳膊,更不舒坦了。 杜棱郡王看了胤祚一眼,所以六貝勒是在哄他對吧? 六貝勒又不是沒有前科! 杜棱郡王想起幾年前那樁舊事。 當初他為兒子噶爾臧求娶三公主,皇上也有意許婚,眼瞧著就要定下了,噶爾臧竟瘋了似的跑到皇上面前,求皇上為他和娜仁賜婚。 不夸張的說,杜棱郡王當時距離被嚇死就只差一線,生怕康熙發怒,把喀喇沁一鍋端了,好在康熙仁厚,并沒有過分追究,自然,杜棱郡王也付出了極大代價,以至于此后數年,他都有心理陰影,輕易不敢扯謊了。 不過杜棱郡王當初回過神就覺得奇怪,明明他已經把噶爾臧哄好了,父子二人達成共識:為前程和部落打算,先娶公主為正妻,日后再納娜仁為側室,噶爾臧一直挺配合,之前從沒出過岔子,怎的突然就改變了心意,非要求娶娜仁,還鬧到了康熙面前,以至于毫無轉圜余地呢? 杜棱郡王起了疑心,就細細套噶爾臧的話。他原猜著是娜仁攛掇的噶爾臧,為的便是嫡福晉之位,還想著引噶爾臧見識一下這個女人的真面目,沒想到話是套出來了,主使的卻是六貝勒! 杜棱郡王縮還來不及,哪敢找六貝勒的麻煩,連記仇都不敢,時間長了便慢慢忘了。直到現在自覺被騙,才又恍惚想起這件事。 六貝勒多壞啊!當初小小年紀就哄得噶爾臧找不到北,如今再來哄他有什么稀奇的? 杜棱郡王自覺受騙,也不敢說出口,默默氣悶一會兒就把此事拋到腦后。 但其他親王郡王卻上了心,前兩天杜棱郡王問胤祚的時候周圍人不少,有好幾個都聽見了。他們可不覺得胤祚在說謊,一則沒有必要,再說清軍的狀態大家都能看到,事實擺在眼前,還有什么好懷疑的? 當時沒吭聲,是因為蒙古士兵瞧著也不錯,但如今差距這么大,蒙古親王們便坐不住了,有人去求了康熙,請把這按摩方法也教給他們。 康熙當即就應了下來,叫人傳話給胤祚。 胤祚恍然,難怪康熙當時說時候未到,原是料到了會有這一出。蒙古親王主動相求,當然比康熙主動教他們要好,皇恩不皇恩暫且不說,只說他們之前沒見到效果,貿然告知人家只怕并不相信,哪怕礙于康熙叫士兵用了,也難以察覺其中好處。倒不如先叫他們瞧見實實在在的差距,然后主動來求,康熙再順水推舟,既得了蒙古親王的感激,又能叫這按摩方法受到重視,豈非一舉兩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