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豪門真少爺我不當了[娛樂圈] 第61節
“飛馳”希望突出“翼”的青春感,特意找來了和“翼”合作過好幾次的姜崖,對方本就擅長拍青春感十足的宣傳照,加上和“翼”合作過不止一次,拍攝中自然沒有任何阻礙。 “謝鳴軒,笑容再大一些?!苯鲁吨彀褪疽?,“也不用那么夸張,太假了太假了?!?/br> 謝鳴軒只能又笑了一次。 他平時笑起來其實挺自然的,可非要在鏡頭前做出笑的表情就有些犯難了,像拍《alex》封面那種動態多一些的也還好,可“飛躍”的廣告更突出的是品牌和造型。 季晏和方嶼想了個辦法—— 他們把去年陸葦在家穿花棉襖的照片放大在了屏幕上,著重強調了陸葦揣手手的動作。 陸葦:“……?” 如果不是在拍攝中,他現在就可以和季晏方嶼打一架。 呵。 這次攻擊是季晏和方嶼先發起的,于是陸葦毫不愧疚地拿出了長空獎現場季晏抱方嶼抱不動的圖,還不是jpg格式,是gif格式,季晏的努力和他猶如搬動一副杠鈴的堅持十分醒目。 季晏方嶼:“……” 他們覺得,是時候開啟斗圖模式了。 姜崖忍不住提醒道:“謝鳴軒已經笑了,你們該停一停了?!?/br> 于是斗圖從線下轉為線上,拍攝的這一個上午,他們小群里飄著每個人的丑圖,連謝鳴軒都沒有逃過,謝鳴軒忍無可忍開了禁言,季晏默默給每個人私發他們的丑圖。 最終—— “對方開啟了朋友驗證,您還不是對方的朋友……” 季晏:“……呵?!?/br> 發完他的丑圖再拉黑他是什么意思,有本事等他先發完。 第73章 專訪 姜崖:“……” 去年他給“翼”拍《alex》封面的時候就覺得成員們很活潑,現在再看,明明是活潑過頭了才對。 “飛馳”的廣告拍完,再拍筆記本的廣告就簡單多了,最開始成員們當然會經驗不足,但隨著拍攝機會的累積,在鏡頭前,從謝鳴軒到季晏都逐漸變得自如。 “總算拍完了?!敝x鳴軒松了一口氣,“我果然還是不太擅長這個?!?/br> “慢慢就習慣了?!?/br> 謝鳴軒的性格不如陸葦和方嶼開朗,他只有在舞臺上才能表現得更自然些。 “老謝你已經很棒了好嗎?不要妄自菲薄?!狈綆Z敲了謝鳴軒胸口一記。 “可能因為我現在還沒有自己是大明星了那種真實感?!敝x鳴軒聳聳肩,“感覺那是我小時候電視里的明星才會做的事?!?/br> “其實我也是?!标懭斝α诵?,“粉絲喊我名字的時候我會過很久才意識到那是在叫我?!?/br> “你們兩個,怎么回事?”方嶼默默瞅著他們,“怎么突然感慨起來了?” “因為做自己不擅長的事確實很痛苦?”季晏默默下巴,“我跳舞的時候就經常這么想?!?/br> “季老師……”方嶼胳膊搭著季晏肩膀,“不要把摸魚說得那么冠冕堂皇?!?/br> 季晏露出假笑:“被發現了?” “因為我太了解你的本性了?!狈綆Z沖他一笑,露出一排整齊的牙齒。 季晏:“……那不叫摸魚,叫在疲憊的練習之余讓自己的身體得到充分放松?!?/br> “然后就放松了一整天?”陸葦瞅他。 季晏眼神和陸葦對視:“偉哥,我都不知道你那么熱愛跳舞?!?/br> 明明自己也是個舞蹈苦手好嗎? 總之,“翼”成員們都有各自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但在作為“翼”的一員這件事上,成員們都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 他們作為獨立的個體可以不夠優秀,但作為“翼”的一員,不可以。 …… 《歌壇》雜志的專訪定于2月下旬開始,專訪內容將在3月初登上《歌壇》的電子刊。 這也是“翼”第一次以專業歌手的身份接受采訪,在這之前,“翼”大大小小的采訪接受過不少,但基本是圍繞專輯的銷量數字和成員們各自的八卦,專業性不夠強。 采訪中,“翼”被問到下一張專輯什么時候推出。 “《迷霧》和《在23歲》發行相隔不到一年,而在今年,音樂圈內并沒有傳出你們將要發行新專的消息,成員們也沒有具體透露過,能說說看嗎?” “新專的話,應該再過一段時間,今年年末或者明年上半年?!敝x鳴軒神色嚴肅,“《迷霧》和《在23歲》的思考時間還不夠長,我們希望在下張專輯發布前能沉淀一下?!?/br> “我們想多創作幾首歌,老謝每一張專輯的任務是最重的,如果可以的話,我們爭取替他分擔一下?!标懭數?。 “主要是想發掘一下自己在創作上的天賦?!奔娟涛⑽⒁恍?,“畢竟身邊有一個最好的學習對象在?!?/br> 主持人繼續問道:“在《迷霧》和《在23歲》兩張專輯里各位成員都有創作,那么各位最喜歡哪首歌?” 謝鳴軒思考了片刻:“我應該是《是黑是白》?!?/br> “《未來》?!奔娟毯完懭斠恢逻x擇了未來。 “那我選季老師的《躍》,這首歌越聽越不膩,網上也有很多翻唱的版本?!?/br> 由于采訪是在dw娛樂進行,所以《歌壇》雜志的工作人員進入了“翼”的公寓和平時使用的錄音棚,那里有充足的《迷霧》和《在23歲》兩張專輯的創作痕跡,《歌壇》雜志拍下了謝鳴軒和季晏的書架、陸葦的吉他和方嶼磨到發白的運動鞋。 在創作理念上,《歌壇》雜志和“翼”的交流就更深入了,兩張專輯的創作背景、主打歌的選擇以及成員們創作過程中遇到的麻煩全部被記錄了下來,主持人越挖越深,最后問:“兩張專輯的創作過程中,誰是最辛苦的?” 季晏直接指著謝鳴軒:“老謝?!?/br> 但他沒料到的是,謝鳴軒、陸葦和方嶼居然一起指著他:“季老師吧?!?/br> 主持人也好奇了起來:“理由呢?” “老謝創作的歌最多,而且他除了自己創作之外,也會教我寫歌,我書架上一半的書都是老謝推薦的?!?/br> “我選季老師,因為《迷霧》的創作周期他的狀態很不好,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包括后來專輯發行之后也遇上了麻煩,這些對他都有影響,只是他不會把這些事情說給我們聽?!?/br> “也因為季老師的基礎當時還不夠好,他真的是一點一點慢慢學,才把《無聲告白》這首歌寫出來的,寫《躍》那段時間他還要準備新電影,他應該是我們幾個人里最忙的?!?/br> 面對記者鏡頭的時候,方嶼和陸葦兩個人表現得尤為正經,一些季晏自己都忘掉的細節他們偏偏記得很清楚——事實上,《迷霧》和《在23歲》兩張專輯的創作都不是外人想象中那么簡單,方嶼和陸葦都有崩潰的時刻。 但他們總是記得伙伴們努力的模樣。 從這個角度看,季晏其實也是一樣。 因為伙伴們在努力,他們不想落后于對方,也不想成為組合的累贅,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變得更努力一些。 季晏時時刻刻感受到謝鳴軒他們對自己的偏愛。 …… 《歌壇》對采訪的總結進行得很快,在將最終稿件給dw娛樂核對后,采訪文章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了雜志3月份的電子刊。 這一期的主要內容就是對“翼”的專訪,因而封面人物也是“翼”。 由于“翼”以往在時尚雜志上露面更多,粉絲們買到這期《歌壇》時甚至有些不太適應文字遠遠多于圖片的排版,但慢慢地,把這期專訪讀下來之后,粉絲們對“翼”更了解了。 “《迷霧》原來是翅膀團抱著出最后一張專輯的想法去創作的,難怪當時《doulike》攪局,季老師表現得那么郁悶?!?/br> “我團友情無敵了,他們總在我意想不到的地方制造淚點?!?/br> “沒想過有一天我居然會被專訪虐到——他們說已經做好發完專輯就解散的準備,而且創作過程中一直有嘲笑的聲音?!?/br> “講真,我追星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偶像專訪里出現這么多書?!?/br> “寫《無聲告白》的季老師當時居然沒有什么音樂基礎嗎?那他絕對是天才中的天才了?!?/br> “《迷霧》和《在23歲》好聽的理由都在這期專訪里了,我只知道我真的沒有愛錯人,期待翅膀團的下一張專輯?!?/br> “期待翅膀團的下一張專輯?!?/br> 至今為止,粉絲們見到了在舞臺上光芒萬丈的“翼”,從成員們偶爾泄露的行蹤里也能看到他們活潑的一面,而這期專訪卻將工作中的“翼”展現在了粉絲們面前。 《歌壇》雜志拍攝的照片不算精致,遠不如《alex》以及《秀場》等一線大刊時尚,可長篇文字中的配圖卻都是精挑細選過的—— 謝鳴軒送給季晏當生日禮物的那把吉他,陪伴著他完成了《躍》的創作。 窗臺是季晏的活動區域,他很想養只貓,但貓不喜歡窗臺,也不喜歡他,最終被經紀人帶回家養了。 謝鳴軒平均一個月至少看6本書。 陸葦最崩潰的時候會對著盆栽唱歌,那盆花在《在23歲》發行后忽然開花了。 最后入鏡的是一根拖把,圖片的備注是:方嶼每天都會訓練,不方便去健身房時,他會留在室內訓練,擔心汗把地板弄臟,他會用這根拖把拖地。 在最后的總結中,《歌壇》雜志寫道:“‘翼’的成功看似不費吹灰之力,每一張專輯都獲得了超出期待的成績,但他們絕非生來如此。人們注重結果,過程似乎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小細節?!?/br> “然而,沒有一次成功是一蹴而就的。組合的成功來自于成員們不斷疊加的努力,每一個人,為了自己,或為了伙伴,竭盡全力去拼搏,最終才能裝上翅膀去飛翔?!?/br> “嗚嗚嗚嗚,我永遠喜歡翅膀團!” “永遠喜歡翅膀團 1,因為他們很年輕,因為他們是偶像組合,所以他們的努力似乎總被誤解,不過沒關系,我知道就足夠了!” 《歌壇》這份采訪帶來的影響力并不僅限于粉圈,畢竟《歌壇》還是一份偏專業性的雜志,受眾多為真正熱愛音樂的歌迷,雜志專訪結束后,《迷霧》和《在23歲》的銷量又小小漲了一波。 《歌壇》雜志也創下了電子刊發行至今的最高銷量。 …… a城的另一邊。 望著把《歌壇》采訪打印出來的寧蔚,段意然陷入了不知該吐槽還是該無語的糾結中。 他只能說:“你可以寫信的吧?也能發微信吧?” 溝通渠道如此暢通,但這個人居然! 居然!拿著筆在畫關鍵字句。 請問這是什么小學生行為? 段意然原本只是對寧蔚的行為有些無語罷了,現在他是無語plus,感覺可以把寧蔚塞進炮筒發射給dw娛樂。 尤其在寧蔚和季晏一起出門之后,段意然感覺自己甚至可以聞到戀愛的酸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