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禍心
寒賦并不覺得遺憾。 甚至因撞破仇紅心有所屬這一事實,而頓覺輕松。 他無需在乎一個愛著別人的女子。 太液池一夜,寒賦看清自己的心,又飛速地將它打碎,重塑。 他還是那個與她水火不容的寒賦,什么都不曾改變。 仇紅如何,宋池硯如何,他們之間如何。 與他無關。 只在偶爾間,寒賦還是會下意識地去抓他們之間的蛛絲馬跡,在萬人影重的場面里,捉住仇紅自以為藏得極好的把戲。 寒賦看得出來,仇紅對待這份感情,無比小心,又無比真摯。她最純粹的精神和最瑰麗的熱烈全都捧給了宋池硯,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次,她逃席與之幽會被寒賦撞破的畫面,也不會有,秋虹齋的匾,堂而皇之地高懸。 寒賦本是不知道秋虹齋的存在的。 皇帝子息不多,但真正能闖入寒賦視野,在朝政上舉足輕重的,也無非那么幾位。 宋池硯這個名字,寒賦只在他入宮改姓的那一日,匆匆瞥過一眼。 過繼來的兒子,既與皇族無血緣牽連,又無尊貴的母家依傍,皇帝將他留在身邊,無非是念著他生父的忠與誠,在他生父為國捐軀后,以最體面的方式悼念亡靈。 但一旦身為皇子,宋池硯前途之黯淡,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所以寒賦從未將他放在心上,他寧愿花心思去對付皇帝身邊那幾位如鬣狗般難纏的閹人,也絕不會在這個身世之悲的棄子身上,耗費一絲一毫的心神。 所以,仇紅喜歡他什么。 寒賦只覺,仇紅的眼光,同她的人一般差勁。 不過她如何好壞,都與他無關了,寒賦只抱袖旁觀。 寒賦不在乎,但有一人,卻因仇紅的情竇初開,而心亂到底。 貞徽二十二年,對于后梁和皇帝來說,本是極好的一年。 這一年的開頭,皇帝在前朝是大刀闊斧地修政,扭轉戶部虧空為先,后又清查地方藩庫,總共補全了數十萬兩的白銀收歸國庫,而后親自坐鎮殿試廣納賢才,翰林院新儒入仕,在他主持下著手修書。待到新一年,一切事務都已瓜熟蒂落,于是,皇帝突然有了閑心,將注意放在了身邊人上。 后宮的妃子們,或多或少借著這東風得了賞賜,前朝的重臣,也跟著沾了光。 而仇紅,她遠在云疆,卻是皇帝這么些年來,最惦記的身邊人。 她的表現一貫不俗,皇帝要賞她,一貫是不需拐彎抹角的,今次卻猶嫌不夠,他思來想去,總覺得,白銀土地,宅邸兵器,都是以朝廷的名義送到她手上,這一回,總該有些不同。 皇帝想要與仇紅有關聯,于是,就要親自以帝王的身份,賜仇紅賞。 皇帝要賞人,內務府的人聽聞消息,當即魚貫而入,擺了百樣不同的金銀玉石到御案上。用紅木托盤盛著,金玉珠寶交相輝映,看得人眼睛發花。 吳守忠寸步不離地陪著皇帝。撿了這個遞到皇帝跟前,小心翼翼去探皇帝的反應,又時不時添嘴幾句,說這有這的好,那有那的妙。主仆二人整整挑了個把時辰,皇帝最后卻還是犯難,吳守忠也跟著愁眉。 這一拖延,寒賦本該與皇帝相商的時辰就也跟著延后。 但他的人已到了,便只能靜靜地等在簾外,看著外頭的杏花樹影子在眼前輕輕搖動。 他看了極久,直到杏花影從肩頭灑落到腳邊,皇帝才總算做了決定,指節在什么玉件上叩了叩,吳守忠喜出望外,當即連呵三聲:“陛下好眼光!” 寒賦回神,只見簾中,帝王那向來肅面的臉上,竟浮起了堪稱雀躍的神態。 可很快他那抹笑意便被殺得干干凈凈。 “陛下,還有一事。十一皇子那處的匾定下來了,您可要過目一番?” 皇帝還沉浸在悅然里,大手一揮,叫吳守忠抬上來。 秋虹齋的匾額,便這么被送到皇帝眼底。 也叫寒賦看了個干干凈凈。 平心而論,宋池硯自己題的這幾字,但從書法來說,自成風骨,筆力入木,上絕佳品。 只可惜,偏偏要寫這么兩字。 寒賦一怔,旋即反應過來,去探皇帝的反應。 殿閣內,皇帝的身形仿佛凝在了陰影之中。他垂目看著那匾額上的字,神情仿佛封入死灰。 一只鴉雀落棲在屋外杏樹,鳥羽上的青灰抖落,羽翼震顫之聲襲入寒賦的耳中。 皇帝會怎樣呢。 寒賦很好奇。 在他的視線里,皇帝掩于袍袖中的手捏緊了,五指收攏,在袍下隆起一個弧度。 盡管他面上并無大礙,但寒賦還是察覺到了,那如當頭一棒的震顫,正令皇帝心亂難安。 不知過了多久,殿閣的氣氛變得沉重起來,一貫靈通的吳守忠竟也閉目塞聽,品不出皇帝的心思,戰戰兢兢地問:“陛下,可是有什么不妥么?!?/br> 皇帝的思緒才被這一聲牽回來,他緩緩閉上眼,從心肺中抽出,道了一個“好”字,然后便令吳守忠將此匾原封不動地送回宋池硯處。 吳守忠一走,他的人便頹下去,狠狠往圈椅里一栽。 再無旁的處置。 寒賦覺得無聊了。 皇帝的心意,也不過如此。 不過也是。 寒賦自認,皇帝與自己,某種意義上,是同類人。 情愛這樣擾亂心神的事,敬而遠之才是上策。 所以即使真的對仇紅動過心,也只允許短暫地彌亂,絕不會令她燎原。 之后的日子,所有人相安無事。 仇紅與宋池硯再怎么濃情,落到他們眼里,所有人只當閉目塞聽,視而不見。 寒賦覺得,自己是這些人里,做得最好的那一個。 時間兜轉到貞徽二十三年。 原本被天運眷顧的后梁卻突然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境地。 西南亂象乍破,吐谷渾卷土重來,半月間突破關隘防線,直沖后梁腹地而來。偃月營臨危受命,自云疆馳援。 偃月營出征前夕,寒賦與仇紅于宮城擦肩。 此人還是那副輕松無比的模樣,什么事都不能讓她憂上眉梢,寒賦與她撞見時,她正獨自在綠岸邊坐著,這回不見裴映山在她身側兜轉。 她一個人蹲坐在池上,屈膝玩著叢中的花草。 寒賦察覺到仇紅的時候,仇紅也才發現他。 他們猝然相望,或許是因為躲不開了,仇紅便坦然地與寒賦迎面。 寒賦目無斜視,卻還是注意到仇紅身上披著的甲胄。 吐谷渾戰急,偃月營馬不停蹄,事態緊,仇紅連鎧都來不及卸下,匆匆奔入宮中,不是為了見宋池硯還能是為了什么。 只是不知道有心還是無意,宋池硯被點去了京郊俸神,沒個十天半月回不來。 仇紅自然是不知道這事的,專門入宮一回,卻撲了個空,找不到宋池硯的人,也不舍得走,反正離出發的時辰還早,便干脆在這綠岸旁磨耗著時間。 寒賦不過看了仇紅一眼,便將她的心路猜了個十成十。 寒賦不知道這算好算壞,但這種能洞悉仇紅所想的本能,令他從繁重的政務中脫身片刻,感到開懷,盡管嘴上仍想出口諷一諷她。 她是真的全身心愛著宋池硯。 那人卻真的能護好她么。 宋池硯的處境,仇紅不聾不瞎,自然清楚,可為什么偏偏還是要選他,甚至專門奔波這一回,只為了和他道別? 寒賦心氣不順,諷話快要脫口,垂目卻見,仇紅身上,處處都是rou眼可見的傷。 偃月營是被緊急挑撥到吐谷渾前線的,在這之前,仇紅正忙于剿匪。 寒賦凝著她臂上、脖頸、肩骨處,大小不一的傷,忽地有些心煩意亂。 仇紅卻帶著滿身的傷,沖他展顏一笑。 “寒相,仇紅先行告辭?!?/br> 她走得毫無留戀。 綠岸的淺草被她踏出一條深淺不一的道。 寒賦凝了她背影許久。 在她即將消失在視野的時候,寒賦出聲喊住了她。 “仇紅?!?/br> 被叫住的人本想裝作沒聽見,但礙于一些莫名的緣由,仇紅硬逼著自己回轉過來,重新轉身與寒賦相對。 “寒相,還有何事?”她笑得極僵硬。 寒賦忽略掉她面目中的掙扎,以他一向公事公辦的冷漠對著她,一言不發。 他叫住她沒有旁的要說。 只是不想再看著她的背影從自己視野離去了。 他要做先走的那一個。 然后以此背影,將仇紅劃出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