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腹黑反派的心尖小甜貓[穿書]、銀河偶像、穿書后我交了個反派男朋友、辣雞男主終究對我下手了[穿書]、晚山[重生]、重生回幼兒園當老大、小千歲、可是他說愛我欸[娛樂圈]、不小心撩了哥哥的室友、[名著同人]在名著里當C位女主
他能吃多少,對方甚至比他自己都清楚。 在家待了幾天,宋棠自己是沒憋悶的感覺,如果不是宋氏總裁的身份擺在這里,他都想長期在家辦公,最好少見些人,能文字溝通就文字溝通。 社恐這些年他早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盡管方鶴寧在身邊,能避開的社交他還是想避開,并且永遠沒辦法喜歡上,有幾個朋友就足夠了。 方鶴寧清楚這點,因此在外面吃飯都很注意照顧他的感受,有包間的自然是選擇包間,沒有的會讓他坐在視線盲區的位置,看不見別人,別人也很少能注意到他。 第二天中午的餐廳包間里,宋棠把自己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方鶴寧身上,因此即便身處陌生環境他也不怎么緊張。 在對方說起方氏最近的收購案時他沒多想。 偌大方氏集團涉及的業務種類相當繁雜,電子科技、互聯網,這都屬于近些年投資的重點領域。 方鶴寧把分量很小的飯后甜品放到宋棠跟前,“嘗嘗,這款橙味奶酪蛋糕很受歡迎,飯后吃剛剛好?!?/br> 宋棠瞧著浮雕骨瓷碟子里的暖橙色小點心,柑橘香氣恰到好處,飯后吃確實剛好清清口。 另外他總覺得方鶴寧get到了什么,他對甜品并沒有很明顯的喜好,當然好吃的點心他不排斥。 至于為什么飯后甜品只有一份……咳,他還是不要拆穿得好。 分吃了一小塊兒小蛋糕,宋棠心情很不錯,惱人的事兒往后放,比起擔心那些還沒有發生的事情,不如珍惜眼前、享受當下。 只是他們剛準備離開,一個意外的電話打進來,他看著來電顯示的手機號,微皺起眉,他沒存這個號但認得出來,這是劉月萍的——那天醫院見面后他們就沒有聯系過了。 想必這幾天劉女士正在跟二婚丈夫掰扯不清。 察覺出宋棠的情緒波動,方鶴寧攬過對方的肩,看向亮起的手機屏幕,“誰打來的?” 宋棠抬起眼,覺得手機就是個燙手山芋,不無焦躁,“劉月萍的?!?/br> 方鶴寧略一斟酌,“我來接?回避并不能解決問題?!?/br> 宋棠點點頭,若有所思地把手機交給方鶴寧,看著對方點了免提后接通,緩了口呼吸,劉月萍……或許是時候把話跟人說清楚了。 感情上面,不管是愛情還是親情和友情,拖著是對雙方的消耗。 接通后方鶴寧先穩住了劉月萍的情緒,了解完始末就掛斷了電話。 剛才的對話宋棠都聽見了,他大致猜得到怎么回事,宋濤八成是因為上次在股東大會上吃了癟,才到劉月萍店里去找茬的吧,或許還有李芳欣的攛掇,要給自己母親出氣。 只是宋濤不止在店里鬧事,還打傷了一個店員,剛報了警。 他看向方鶴寧,聲音里帶上了些微冷意,“這件事糾纏時間不短,是時候做個了結了,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br> “好,按照你的想法做?!?/br> 宋棠應了聲,除了跟劉月萍說清楚,有些話他還想跟方鶴寧說。 餐廳離商鋪很近,兩人到店里時除了一地狼藉之外,就只有氣急的劉月萍,看到他的瞬間眼都亮了,然而他今天來可不是說好聽話的。 劉月萍訴苦道:“宋濤帶人來了就砸,我是真的沒攔住……小棠,我是沒辦法了才聯系你的,宋濤肯定不會善罷甘休?!?/br> 宋棠冷淡地問道:“所以?” 劉月萍有些期期艾艾,面對宋棠她總是底氣不足,可又不得不說,“我們搬回別墅去住,好不好?我們關系好些,就算只是表面上的,宋濤都會有所忌憚,不敢再像今天這樣?!?/br> 這話在宋棠聽來簡直可笑至極,他直接道:“你說的我不會考慮,我只能給你兩個選擇,一是以后我們之間少來往,你的事情我不會再管,我永遠不可能認你?!?/br> “二是我給你一筆養老金,你離開這里,離開了,宋濤他們自然糾纏不到你?!?/br> 劉月萍怔住,難以置信道:“不……你不能!我這次回來確實是想要錢,但也是真心想彌補你,這并不沖突!” “可從你選擇離開,就自己丟掉了彌補的機會?!?/br> 劉月萍看看方鶴寧,搞不明白狀況,上次的股東大會之后她以為宋棠都快要接受自己了,怎么突然變成了這樣? 宋棠有主意,方鶴寧也沒開口,來的路上宋棠已經把打算跟他說了,他并不意外,只能說感情這種事很難說得準。 劉月萍有幾分惶恐,她看得出來宋棠是認真的,急道:“當年我跟宋峰離婚有原因,他大男子漢主義你知道,我是實在受不了他才選擇離婚的,而他答應的條件就是不讓我聯系你,如果被他發現……他不會放過我的!” “小棠,你給mama一個機會好不好?這些年我是有苦衷的呀!” 苦衷?誰都會有苦衷,可這并不是宋棠該考慮的事情。 他往方鶴寧身邊靠了半步,反駁道:“如果你想,你有很多方法聯系,而不是在他過世兩年多了才姍姍來遲,劉月萍,你捫心自問,你回來的最重要原因真的不是錢?” “就算是真心彌補,可有些機會沒有就是沒有了。事到如今不用再糾纏下去,是離開還是留下,你自己選?!?/br> 原主大概率死在了車禍中,人都沒了再來說彌補,太晚了,他不是原主,這樣的親情他不想要,錢之前已經給過不少,再給筆養老金,于情于理不虧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