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殿春 第14節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蔡依林的小寶貝兒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2章 連環 朝議沒有說夠,內閣重臣又被趙究召集到了御書房內。 “空印文書引起的朝局亂象,自□□皇帝起就深惡痛絕,絕無饒恕的可能,此案不宜拖延,臣請陛下早日明斷,懲治一眾罪首?!?/br> 趙究擋了回去:“此事未曾查明,就定了張憑云及登州軍鎮的罪,這還是多年前為黃河流民屠村案疑點再三請命重查的吳卿嗎?” 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吳謨說這一句也只是盡本分罷了,他不怕趙究能查到自己。 既然他要再拖時日,吳謨找了個案情重大、眾方矚目的借口便推了過去。 這時一位剛入內閣的官員提起另一件事:“臣以為各部官印形制應隨年而變,更應添經辦人的名姓私印,才好讓歷年事務有章可循,有責可追?!?/br> 這個建議并不新鮮,年年都有人提起,不過這倒了趙究登基都頭一回提。 果然,這位官員一說完,那邊廂吳尚書就有了反對。 他一如既往地說道:“官印形制是□□皇帝定下的,寓意重大,貿然更改本無必要,況每年鑄印又及運送,不過是浪費國庫和人力,且私印易鑄,官員還得擔私印保管之責,只怕不妥?!?/br> 兵部尚書次輔洪從英亦點頭:“但官印變更,便能輕易辨出前朝印,也能杜絕像此般空印案的遺毒?!?/br> “這次大案兵部亦有份,據我所知,洪老在前登州指揮使在任時就已是兵部尚書,這事洪老清不清白還兩說呢?!绷硪蝗擞终f道。 御書房內一時你來我往,熱鬧了起來。 吳尚書平日最得力的擁躉劉業豐伏誅,牽連著他在朝中的把持和威望也下降了不少,最近更是為了撇清和劉業豐的關系,更有折損。 如今反對官印改制之事,吳謨和從屬的聲量竟然被隱隱壓了過去。 趙究將他的一切反應都看在眼里,冷眼看著兩方人士唇槍舌劍吵個不休。 茶水果點換過一回,趙究心底計較早定,悠閑地喝起了茶來。 只是新上的一盞卻不是他常喝的吉如云霧,而是花蜜與果香調制的,摻了些碎冰,初夏之時光是瞧見就覺得醒神, 他沒動,不動聲色地抬眸看了康業一眼,那大太監瞬間醒了神來,過來看了一眼,忙將茶端了下去,換了舊用的茶水。 等他們吵完了,趙究沒有錯過各方重點,終于站起身來拍板: “納淳卿之諫,私印就不必了,擬旨,各衙門公印石印每年一換,銅印交回重新鑄造,形制交由禮部繪制了,呈上來與朕瞧,之后再交由工部造印?!?/br> “陛下,銅印交回,遇見緊急公務當如何是好?”吳謨還在掙扎。 “下一年的銅印會在今年鑄造好,分發之后收回上年印再鑄,自然不會浪費?!壁w究自然不會被這點小事難住,“此事就這么定了,不必再議?!?/br> “陛下圣明!”眾臣齊齊跪下。 所有人退了出去,趙究坐在御座靜靜回想今日的之舉。 想要吳謨那邊狗急跳墻,還得再加一把火才行。 之后趙究又宣了申斂,將事情吩咐下去,才召來暗衛統領叢云。 距離纈姝樓之事已過了三天,叢云跪在地上,呈起那張空印文書。 “回稟陛下,沈夫人是將文書留在沈家,之后又讓其婢女扶秋自齊王府送出一封書信,囑咐沈家的老管家一并送了回來的,” 趙究早猜到如此,沈觀魚是能不見就不會見他的。 讓叢云將文書放在御案,他接過書信看。 沈觀魚在信中竟然提點他,空印案可能是針對他的一場陷害。 這算什么,互利互惠嗎?趙究眼簾微低,顏色極淡的薄唇微微牽起。 叢云道:“陛下,據盯著齊王府的手下說,齊王世子對沈夫人的監視又嚴密了許多,這回婢女送信也是借關照meimei之名偷偷摸摸藏了出來的?!?/br> “那些人跟到沈家就放棄了?” “并未,他們分了一個人盯了沈府兩日,想看可否有人進出,手下使人灌醉了那人,那人不敢承認誤了差事,只回齊王世子說沈府并無異常?!?/br> “知道了,下去吧?!壁w究將那信放進木匣子中,提起了朱筆。 正準備批折子,就見外頭響起了動靜,康業進來秉道:“陛下,太妃來了?!?/br> 徐太妃正是趙究的養母,先帝的徐妃,當年趙究回宮之時已將將弱冠,她并不需盡養育之責,不過記了個名,更不認為趙究有奪位的資格。 兩人的關系在他登基之前都是冷淡的,直到登基之后才有了變化。 本朝定例只許有一位太后,文太后身為嫡母皇后,自然在徐妃之前,之后兩位便分庭抗禮,趙究對誰都得秉著孝道。 御書房外,徐太妃拉著入宮的侄女徐函夕,不久康業公公來看門了,請她們去后面的存壽殿偏殿面見。 換了一身常衣的趙究矜貴清冷,單手撐著額角,顯出幾分倦怠來。 徐太妃和徐函夕穿過鎏金嵌玉的飛罩,才見到了側殿中的年輕帝王。 “母后來所為何事???” 徐太妃在一旁坐下,將早尋的借口緩緩道來:“哀家想在寶慈殿未蓮月供一盞長明海燈?!?/br> 蓮月是她早逝的女兒。 趙究說道:“太妃做主就是?!庇謳е缮聪蛐旌?。 她趕緊介紹道:“這是哀家的侄女,昨日正好進宮小住,就是她掛念表妹,才出了這個主意,哀家感念,又聽得她傾慕天顏,才順道帶過來見見,皇帝莫怪罪才好?!?/br> 那徐函夕生得姿容窈窕,是徐家庶女,也是難得的美人,才能在徐家一眾適齡女子中脫穎而出,得了太妃青眼帶到宮里。 她早在去年端午龍舟盛會上就遠遠見過趙究,那驚為天人的模樣直戳心底,知道姑母有心讓自己做趙究的人后,心中自是歡喜又甜蜜。 皇上后宮還沒有人呢,若是她能拔得頭籌,自是能讓姨娘在徐家揚眉吐氣,自己也能伴著皇帝榮華一生。 “臣女見過陛下?!彼粩[,精心挑選的衣裳隨著動作顯出豐潤身姿。 趙究根本沒看,擺了擺手讓她起身,眉間輕蹙起,似乎是不大舒服。 徐太妃注意到了,關切問道:“皇帝可是頭疼?莫非是御書房憋悶感了暑氣,哀家這侄女手倒纖巧,不若讓她給皇帝按按?” 康業在旁邊趕忙回答:“今日御書房奉的不是尋常吉如云霧,而是花蜜果茶,陛下沒瞧見無意喝了一口,身上便不大自在,太醫來看過了說是太涼,花蜜也多了些,陛下體寒,初夏尚不適宜用冰?!?/br> 奉茶的小太監是新來的,收受了財物,雖試過果茶無毒,但隨意把這種東西端到御前是大罪過,已經被康業處置了。 徐太妃以為是文太后那邊遣人送的,當即大怒:“是哪個不長眼的東西,什么來歷不明的東西也敢往皇帝面前送!” 徐函夕聽得這話,整張臉都白了下來,玉足癱軟已是站立不住。 正是她擅長做果茶,又見天熱,才擅自買通御前的小太監,送這東西到御前獻媚,沒想到將傷了龍體,她如何能不驚惶。 尋常東西是不可能遞到御前的,但那小太監不懂這規矩,見是太妃的人,生得又美,既貪財又有攀附之意,試過無毒之后自然就往里端了。 “陛下恕罪!”她不待問,自己就露了相,跪下后不住地磕頭。 徐太妃本打算斥責一番,一見侄女的反應,聲音啞在了嗓子里,才知道是她做了這種蠢事,登時又氣又臊,狠狠剜了她一眼。 到底是庶女,怎么明明已經教養許久,還是這么不知禮數! 趙究這才正眼看她,冷冷發話:“徐家小姐御前失儀,往后不準再進宮?!?/br> 事到如今已是金口玉言,徐太妃自己都在罵人,實在是沒有半點法子替侄女求情,到底是徐函夕愚蠢莽撞。 眼見徐函夕被請了下去,徐太妃也坐不住了,正想起身請辭時,趙究就開口了:“今日見了太妃,卻未給太后請安,太妃一道去聚聚吧?!?/br> “好?!彼銖姷匦Φ?。 趙究起身時已不見倦怠,今日一舉,能打消了往后一眾要往御書房送食的心思,可謂一勞永逸。 只是才處置完徐函夕的事,結果到了文太后這邊,又看到了一名妙齡女子,是此前也曾見過的文妙璃。 正是文太后見徐太妃昨日帶了侄女進宮,今日才匆匆讓自己的侄女也帶了進來。 “見過陛下?!蔽拿盍嵌Y部侍郎之嫡女,名門閨秀,禮節比之徐函夕更加無可挑剔,舉止沉穩,應答有禮。 趙究點頭讓她平身,問道:“太后身子可還安好?” “我身子很好,”文太后讓人上茶,問道:“皇帝怎么和太妃一道來了?” 趙究:“太妃說要在寶慈殿供海燈,來與朕說,想起未給太后請安,便一道來了?!?/br> “原來如此?!蔽奶笮Φ靡馕渡铋L,她可是剛得的消息,徐函夕才剛進了存壽殿沒一會兒就被送出了宮,看來徐太妃的如意算盤打空了。 徐太妃知道她為何發笑,心底忍不住暗罵了一句。 “說道供奉,哀家讓妙璃這丫頭進宮來替哀家抄錄佛經,供奉在寶慈殿佛前,她怕是要辛苦幾日,想托皇帝得空時帶她去御花園逛逛,那萬壽菊、紫苑、玉曇花都要開了呢?!?/br> 文妙璃始終乖巧垂首,坐在繡凳上看著自己的膝頭不說話。 趙究沒應,而是說道:“朕倒有另一件佛事要說?!?/br> 文太后:“何事?” “僧錄司那邊有消息,詰摩大師云游八年,終于回了京城,父皇仙逝一年,朕請了他給父皇做法事?!?/br> 她笑道:“皇帝純孝,先帝在天之靈定然欣慰?!?/br> “詰摩大師應下了,只說父皇福澤深厚,法事是將父皇多年為國辛勞告知上蒼,必要當年的親近之人一道在皇覺寺祈福三個月,父皇在天之靈見到,也可顯靈護佑我朝?!?/br> 文太后面上不住點頭,心里卻有不詳的預感,這么一個大帽子蓋下來,那“親近之人”豈不是不去都不行? 先帝的親近之人數來數去自然是妻妾子女,皇帝國事在身自然是不可能去的,那還能有誰? 趙究果然開口:“太后和太妃與父皇相伴幾十載,恩愛長久,自然是最適合不過的人選了?!?/br> 文太后心里一突,果然是她們二人。 偏她剛說完身子安好,自然沒有借口推辭不去,徐太妃也因為侄女之事見罪于皇帝,不敢反對。 太后勉強道:“先帝去了一年,哀家午夜夢回總是想起,如今去佛寺借詰摩法師告知于先帝,也全了夫妻之情?!?/br> 徐太妃也表了態。 “文家小姐是難得的靈秀有福之人,若得詰摩大師點撥,想來也是福分,就一道去吧?!壁w究順口連文妙璃也打包帶上了。 如此天大的恩典誰敢不領,文妙璃苦笑著,跪下叩謝皇恩。 齊王府內,沈觀魚霍地站了起來,懷疑自己聽錯了:“你說什么?”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