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搞基建 第135節
第156章 應邀 ◇ ◎去見一見也無妨◎ 蕭瑾想要宴請這三個大佛的消息還是將張崇明給唬住了。 有時候張崇明倒是挺好奇的, 他好奇自家圣上的腦子究竟是怎么長的,怎么就跟平常人不一樣呢? 信都寄出去了,還志得意滿地跑來問他:“如何, 朕如今寫的這些信可沒給夏國丟人吧?” 一開始, 張崇明他們別提有多嫌棄他的書法跟文筆了,蕭瑾一路走到今日,也是備受折磨, 雖然沒有脫胎換骨,但也進步良多了。最起碼, 寫幾封信他還是能寫得體體面面,不會叫別人看了笑話。 張崇明幽幽地說:“寄都寄了,如今說這些還有用嗎?” 蕭瑾后知后覺地意識到張崇明好像不是很贊同這件事情, 他撓了撓臉頰,頗為費解:“先前朕與你說著茶會的事情, 你不是挺贊同的嗎?” 張崇明心里冷笑,直截了當地指出:“可您沒說要請燕國皇帝浴蜀國皇帝?!?/br> “朕這不是……”蕭瑾欲言又止,習慣性地想給自己找個借口,但以他的口才實在找不出來, 索性他就破罐子破摔了, “既然要辦就辦個大的, 朕想著將他們請過來也能熱鬧許多?!?/br> 馮慨之涼涼地來了一句:“是啊,不僅熱鬧, 還嚇人呢?!?/br> 蕭瑾的肩膀一下子就塌下去了。 他知道張崇明擔心的是什么, 君子不立于危墻, 更不必說他還是一國之君。貿然地請這三個人過來委實有些不妥, 若是他們心存歹意的話, 興許還會有麻煩。 但蕭瑾又想著, 倘若他們過來便能趁機宣傳宣傳,拉動一下谷城縣當地的經濟。且來都來了,怎么可能不與他們做一做生意? 蕭瑾自問他們江南的茶天下無敵,原先齊國那些人喜歡,想必燕國跟蜀國也一樣。趁著茶會的東風,便可以讓江南的茶銷遍兩國境內。 至于危險什么的,蕭瑾這般勸說張崇明:“這茶會是在夏國境內舉辦的,咱們是東道主,屆時圍在朕身邊的自然也是咱們的人。應該是這樣都還叫別人有了可乘之機,那朕也實在沒什么好的了?!?/br> 蕭瑾說完,話鋒又是一轉:“再者說來,如今信雖送過去了。但他們卻還沒有回復,誰知道來還是不來。司徒恭日理萬機,不一定會應下?!?/br> 雖然蕭瑾挺希望他們都過來的。上次一別,他跟司徒恭已經許久未曾聯系過了,還有林檀,亦不知她過得如何。 至于朱庭玉……罷了罷了,這人可以不必管他死活。 張崇明講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只能作罷,不過他還是委婉地提了一提,建議蕭瑾不要同他們走的那么近。張崇明沒跟司徒恭相處過,但他總覺得,這位應當是因為有雄才大略的,沒準他早就盯上了夏國,想要取而代之。 蕭瑾逃過一頓念叨,暗暗慶幸。 張崇明走后,他想了想,又提筆給顧淮南寫了一封信。 顧淮南在那兒做官做得有聲有色,此次茶會一事雖交給了馮慨之,卻也得顧淮南加以配合。蕭瑾想把這個茶會辦好,所以才如此費心,給這個寫完信,又給那個寫信。 送給司徒恭他們的信,短時間內是不能送達的,但送給顧淮南的信,卻很快就到了顧淮南手中。 他早得知了這茶會的消息,只是圣上這封信,讓顧準南覺得,這事兒可以再重視一些。 顧淮南遂叫來谷城縣縣令張瀚之,又請來了打從京城走了一遭、眼下聲名鵲起的致遠書院山長文良學,細究這茶會一事。 文良學想到書院邊上的古亭山甚是雅致,建議茶會可以擺在山上。 顧淮南也覺得妥當,于是大手一揮,在堪輿圖中圈附近幾座山的地,撩開筆道:“一座山只怕是不夠的,附近這一帶都算是茶會用地好了?!?/br> 已經為官兩載,多少知道點事的張瀚之還是有些懵懵的:“大人,這么多的地會不會太多了一些?” “多?只怕到時候還不夠用呢?!鳖櫥茨弦膊徊m他們,“朝廷打算請燕國與蜀國使臣共赴茶宴,屆時,不知有多少人會光顧谷城縣,張大人還覺得這些地多嗎?” 張瀚之啞然,他略一思索又覺得有些慌:“若真有那么多人來,萬一出了岔子可怎么辦?” 他還從來沒有做過這么厲害的大事兒,自從來了這谷城縣,張瀚之每日不是為了處理東家牛被偷的事而分身乏術,就是被西家婆媳大戰給鬧得衙門里頭烏煙瘴氣的,稍微得了空,天旱了得出去想辦法怎么引水,天澇了還得為了排水絞盡腦汁,反正沒有一處順心的。每日里忙來忙去,這都是小事兒,大事兒歷練自然就少了。要是從前還在京城當張家公子的時候,甭管多大的宴會他也不懼,但他如今是一縣之長,張瀚之擔心自己若是弄得不好了,反而丟了他們谷城縣的臉。 張瀚之期期艾艾地盯著顧淮南,希望顧大人能看清他的難處。 顧淮南知道此時自有京城來得人替他們把關,絕不會讓張瀚之單打獨斗,但顧淮南還是壞心眼地想嚇他一下:“既然害怕出岔子,那就仔細著寫,切不可有一絲一毫的疏漏。來日外國使臣到了,若要叫他們看了笑話,不僅圣上會怪罪你,我也會那你是問!” 張瀚之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完了。 這該怎么辦,他正要跟說自己怕是弄不好,顧淮南卻又及時轉移了話題,說起了別的:“明日我會與其余各縣的知縣聯系,共同籌錢,在致遠書院附近修建一條商街,以備茶會所用?!?/br> 文良學遲疑道:“這商接若是修好了,可會吵鬧?” 顧淮南及時安撫:“書院本在山上,山中清幽,那商街定在山腳處,離山尚且有些遠,更不必說書院了。山長且放心,本官絕不會叫這些影響了致遠書院?!?/br> 文良學見顧淮南心里有數,便不再吱聲。 議好事后,滿腹心事、苦大仇深的張瀚之拖著疲憊的身軀,恍恍不安地離開了。 文良學跟他也算是老相識了,從前為了書院的事情不知磨了他多久。眼下見張瀚之這般憂心,心想著真是活該,不過文良學也不想見他如此杞人憂天,便開解說:“船到橋頭自然直,大人擔心那么多做什么?” 真到那時候,張瀚之便是什么都不做,也會有人替他來做。都說旁觀者清,在這件事兒上,旁觀者文良學看的的確最清楚,方才顧淮南分明就是故意捉弄人。只是這傻小子笨,到現在都還沒反應過來呢。 張瀚之眉頭緊鎖:“你不懂,這樣大的事可不能砸在我手里?!?/br> 文良學道,這樣大的事兒,怎么可能會交到你手里? 跟這小傻子說這些想必他也不會信,文良學又提起了別的,道:“前些日子我從京城回來時曾聽弟子說,大人家中有一族弟也高中進士?” 張瀚之不知他為何提起了這個,去順著他的話往下說:“確有此事?!?/br> 文良學笑了笑:“我家二弟子說,您族弟對您意見頗大,說您當初哄騙了他,叫他吃了好大的委屈?!?/br> 張瀚之晃了晃神,這才想起來自己忽悠族弟的那些事兒。 這……這也不怪他,若是不說得輕松一些,他那弟弟又怎么會滿懷期待地去殿試,自然也不會再得知培訓為何意之后痛心疾首了。 他們當初吃過的苦,后面的人當然也得嘗一嘗了。 他可沒錯,錯的是折騰他們的馮尚書!不過依照馮尚書的脾性,這群人眼下日子怕是不好過了。 張瀚之一門心思幸災樂禍,連方才擔憂的事情都拋到了腦后。 另一邊,遠在開封府的司徒恭終于收到了蕭瑾的信。 這信作為國書送過來的,司徒恭展信之后,本還以為夏國是對蜀國產生了興趣,打算聯合燕國一同攻蜀,結果定睛一瞧,大失所望。 ——不過只是辦個茶會罷了,壓根無仗可打,無地可收。 司徒恭與賀辭笑話道:“這夏國不管什么時候都不消停,聽說科舉剛考完,官都還沒有授呢,這么快又折騰出了別的花樣?!?/br> 這什么茶會,根本就是虛有其表,中看不中用。燕國是有一些人愛喝茶,可總不能因為愛喝茶去參加那勞什子的茶會吧? 根本得不償失。 比起所謂的茶會,司徒恭更喜歡圍獵。這請帖上若是寫得圍獵,估摸著燕國人都樂意去。 賀辭道:“他們的目的可不是在茶會,而是在賣茶?!?/br> 司徒恭一想也是,就夏國那群人精,都是無利不起早的:“多半是這樣?!?/br> 賀辭又問“既然如此,您去還是不去?” “去?!彼就焦Щ氐酶纱?,“夏國折騰的這些東西雖花哨,卻也有用,去見一見也無妨?!?/br> 夏國與燕國乃是盟友,去見一見盟友,并非什么大事。 如此便就定下了。 至于蜀國那邊,卻格外不同。林檀收到信之后,沒怎么思索便決定赴約,而朱庭玉對著這封信卻如臨大敵。 “這會不會是夏國的計謀?想要引朕去夏國,然后趁機將朕拿下?” 第157章 蛻變(捉蟲) ◇ ◎脫胎換骨的變化◎ 段廣基問自家圣上去不去。 朱庭玉警惕心一下便上來了, 覺得其中必有詐:“去什么去。能有什么好事?若真有好事也不會帶上咱們,先晾著吧?!?/br> 段廣基遲疑了:“也不回個消息?” “沒什么好回的,待他那茶會開始之后再回一封書信, 道自家有事, 原定下要去也去不成了?!?/br> 朱庭玉覺得這樣才更體面一點。他既不一樣去以身犯險,又不想跟夏國鬧翻,只能這樣迂回行事了。 朱庭玉還是懷念當初的日子:“早幾年間, 夏國還沒有蜀國強盛呢,那會兒夏國何曾這般囂張過?” 若敢這么囂張, 就算齊國不動手,蜀國也不會坐視不管的。如今人家都威脅到家門口了,他們卻也只能當縮頭烏龜。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朱庭玉打定心思不去, 那頭林檀卻已經定好了日子。她必去夏國,一則是為了見一間故人, 二則也是為了修兩邦之好。林檀自立為楚王后,與夏國的聯系就未曾斷過。若非襄陽那邊頻頻施以援手,只怕他們與朱庭玉對峙時也不會那么輕松。 這份交情林檀還不想就這么斷了,所以這次的茶會林檀無論如何也會赴約的。 她還跟韓攸討論了一番蕭瑾會不會請朱庭玉。 林檀是不愿叫這狗皇帝的, 只是韓攸明顯更了解蕭瑾:“那朱庭玉既然已經跟夏國示過弱, 我們圣上多半也是會邀他前往的?!?/br> 順手罷了, 也沒什么別的意思。 林檀的心情瞬間就惡劣了起來:“倘若他去,我還真不想去了?!?/br> 哪怕只見一面, 她都覺得惡心。 韓攸眨了眨眼睛, 忽然說:“眼下攻守異形, 您就不想知道蜀國皇帝見到您之后, 會是個什么反應?” 林檀:“這……” 還真不能說是沒一點期待。不得不說, 韓攸這話算是說到她的心坎上了。她辛辛苦苦打拼到如今這番田地, 不就是為了讓朱庭玉那狗皇帝生生氣死嗎,不若趁著這個機會叫狗皇帝吐血,也不是不行。 韓攸又道:“興許蜀國皇帝心中更抵觸您也未可知?!?/br> 林檀冷笑一聲,忽然改變了主意:“那就先對蜀國出消息,便說夏國也邀了我?!?/br> 韓攸笑而不語,下去后便讓人將這些話給傳開。 兩日后,果然有人將這些事情透露給了朱庭玉。當日,朱庭玉在宮中發了好大的火,據說守在旁邊的宮人驚懼交加,有個不小心犯了錯的,直接被拉出去亂打死了。 即便如此,朱庭玉還不解恨??上]有人敢再觸他的霉頭,一個個都使勁的往后縮,跟鵪鶉一樣。 朱庭玉找不到人罵,便開始罵蕭瑾跟林檀。好就好在身邊也沒有外人,他就罵罵咧咧不干凈的話倒也沒有傳到外頭去。 “夏國那狗皇帝真是一點兒都沒有將朕放在眼里,他請誰不好,偏偏要請林檀這個賤人!” “我若早知他們二人有jian情,當初就該直接將林檀賜死!” 朱庭玉悔之不及,林將軍都已經被他給滅口了,還差一個林檀嗎?他當初就不應該聽信朝中那些人的話,覺得林檀只是一屆女流之輩,不足為懼,這才把她放了以示恩德,誰知放跑了的這個才真正是個禍害。 若能重來一次,他必定會手刃林檀,絕不會給她逃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