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事關重大,臣等一時無從說起。廷尉不如先行申明主張?!崩芍辛罾钯t道。 “也好,林秀,你就先說說吧?!笔捴敼У?。 “諾!”林秀給陛下行禮,又轉身給眾大臣行禮,然后落座。 偷偷的深呼吸一口氣,林秀開口道:“觀今天下,只有變法才能強國。依秀所見,周國變法主要有四: 一,獎勵弄耕以富國。 二,獎罰有章 以強兵。 三,完善律法以正民。 四,統一政權以理國。 四條綱要之下,各有細則以便實施?!?/br> “臣有疑問?!必┫嗟膶W生吳準道:“廷尉將變法當做已經達成的共識。但是諸位大臣還沒有表示贊同,不如廷尉先說說,為何要變法?” 吳準幾句話,把談話推回了最初的起點。說白了,對于一些貴族大臣而言,變法的內容是什么都不影響他們的立場。他們根本就不支持變法! 林秀好脾氣的笑了笑,耐心道:“也好。當今天下,大爭之世。列國紛紛變法圖強,其中以趙最為代表。而周,遵循祖制幾百余年,如今兵弱國危,難道不該變法嗎?” “林秀!你說要變法,那就先說出祖制的弊端,否則,多說無益!”涼王手下于斯無理道。 林秀并未生氣,今天的她溫文爾雅到極致。經過幾天蕭舒安的介紹,她已經大概知曉朝中大臣姓誰名誰,身居何職,與誰同黨了。 “于中尉說周國祖制好。那么請問,周國遵循祖制幾百年,是讓周國變強了?還是讓周國變富了?” “一派胡言!全是狡辯!周國如今的形勢怎能全都歸咎祖制,難道人就沒有失誤了嗎?你說不出弊端,我們是不會支持變法的!變法,對我老周人有何用?” 一位林秀不認識的大臣跳出來暴躁發言。 蕭謹恭一直沒說話,只看著林秀和大臣們辯論。 “大人剛才也說了,人就沒有失誤了嗎?這點我贊同!人有失誤。祖制也有弊端!所以我們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依靠法治,而不是人治。人治,只能依靠一位賢明的君主,而法治,依靠制度。制度比人可靠。 再說舊制的弊端。賞罰不公!有功不賞,無功受祿!試問如此舊制,豈不影響眾將士士氣,讓他們如何奮勇殺敵?周軍豈能不弱?周國,豈能不弱?”林秀有理有據道。 “胡說!怎么賞罰不公了!在做的大臣,哪一個沒有功勛在身,哪一個不是靠文功武勛升官的!”有人反駁! “對!反而是你!你何德何能,無功無德,尚公主,拜廷尉!宣號入朝,首座而居!你才是無功受祿的人!還在這里信口雌黃!”其他大臣附和! 此話一出,吳準暗中偷笑。而陳云簡和蕭謹恭確實心頭一緊,都緊緊的盯著林秀,恐怕他啞口無言。但林秀到底是林秀,她寵辱不驚道: “世族有功而賞,不等于庶民有功而賞!世族有罪不罰,庶民有功不賞,有何道理?至于說,我無功受祿,更是無稽之談!武士征戰沙場是功!文士運籌謀國,也是功!區區廷尉,何足道哉! 諸位大臣,試問誰能說出在座的大臣哪位是庶民有功而升官加爵的?” “對!”又一位大臣跳出來說話:“不僅有功賞,無功也裳!吳奉常有何功勞?竟然身居奉常!還有劉少府有何軍功?竟然可以跨越立下赫赫戰功的羅都尉,身居少府!” 朝中雖然被貴族壟權,但也是分氏族黨派的,一些小氏族早就不服大氏族長久霸占要職了。若是無論貴賤,只論功業,他們反而是支持的。 剛才還偷笑的吳準,其可卻緊張的額頭上冒出了一層密密的汗。更緊張的是劉少府,此刻被當眾拿出來在陛下面前羞辱,誰能不心虛。但吳準到底是丞相的學生,心理素質強大: “哼!變法的風險如此之大。要是失敗了,你一個趙國人,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可是周國可跑不了。你張張嘴皮子就要變法,誰知道你有幾成把握!” 沉默許久的陳云簡終于忍不住說話了:“林廷尉到桃鄉體察民情,身居險境只身一人遠赴蠻戎?;貋頃r灰頭土臉,身穿粗布。敢問在座的誰又能做到如此? 誰去過邊關百姓家?誰只身去過蠻戎?論政可以,誅心過了!” 此話一出,眾大臣內心不免靈活了起來。丞相之子幫林秀說話,這是何意?難道丞相支持變法? 陳固其實一直知道自己的兒子和自己不是一條道,只是沒想到分歧的這一天來得這樣快。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悲涼感。 “嗯!”丞相只能裝出正直的樣子,道:“吳奉常論證誅心,有失風范?!?/br> 大臣們不懂丞相父子是何意,一時間不敢多言。 吳準一看老師都說自己了,就明白是自己說錯話了。只得低頭認錯:“吳準一時語快,口不擇言,還請廷尉原諒?!?/br> “知錯就改,無礙?!绷中愫苡酗L度的不計較, “中原四國變法,雖然效果不一,但也都是由弱變強了。怎么周國變法就有那么大的風險呢?更何況如今周鄭楚聯盟,趙國東城一戰元氣大傷。北方蠻戎也已簽訂條約,未來至少三五年內周國沒有戰事,這正是變法的好時機。如果浪費掉這個機會,再想變法,可就難了?!?/br> “變法,究竟對我老周人有何好處?”頑固的一些大臣還在追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