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書迷正在閱讀:野玫瑰與純百合、陪你到世界盡頭[末世]、小綠茶和霸總協議結婚后[穿書]、黑與紅[二戰 影視同人短篇集]、蜜桃成熟了(1v1 H)、紀先生,悠著點、法師的誕生(gl nph)、欲色難撩、掌上嬌寵(重生)、穿書后我找錯男主了
話說,許暮舟是四年前意外成為「許暮舟」的。原本的許家二公子是個身嬌體弱的病秧子,所有為他看過病的大夫,都說他不可能活過十六歲。 加上這孩子是父親許煥酒后與一丫鬟云雨而降生的,身份本就不光彩,身體還不好,家里便將他從京城送到了夏梁郡。 說是京城人多嘈雜,不適合小孩子養病,夏梁郡山清水秀、民風質樸,是養身體的好地方。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許家嫌這洗衣丫鬟生的庶子累贅,給他找個好去處自生自滅罷了。 只有許家老爺子算是良知未泯,給孩子在夏梁郡置辦了個大宅子,以及好幾處田地。 穿書者穿越過來之時,許暮舟正是十六歲,也不知為什么這少年竟然打破了郎中們的預言,活得好生生的——否則一穿過來就死期將至,可以稱得上史上最悲催穿書者。 只是許宅的日子過得苦哈哈的,全宅上下就一個書童,和一個管家模樣的教書先生,其余沒有一個傭人,洗衣淘米、擦窗擦地都得親手做。 前世本是商業奇才的一代霸總,看不下去這般暴殄天物,那良田百頃擺在那里,田地的主人是怎么可以這么窮的? 于是他號召了附近的許多農戶,將田地承包出去,搞了個「外包制」,讓農民們來自家的田地種田,豐收的糧食和糧食販賣換來的銀錢,他與農戶們五五分成。大家有錢一起賺。 很快,這樣的經營模式吸引了更多的農戶和農商,許宅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大,銀庫豐碩的同時,名下田產也越來越多。 現如今,夏梁郡幾乎80%的田地歸屬于許暮舟名下。 不僅如此,前年南方發大水、鬧洪災,無數鄉民北遷逃難,夏梁郡自然也有大量難民涌入。 這其中就包括了無數刺繡技藝高超的南方繡娘。 許暮舟一面廣布粥棚,救濟災民,一面誠邀繡娘們入伙自己的生意,在夏梁郡搞起了紡織業,效果非??上?。 說是許暮舟一手締造了現在夏梁郡男耕女織的商業圖版和富足生活,一點不夸張。 許宅也終于請得起傭人了,而且因為主人的大方,大家伙都喜歡來這里做工。 原本一切都在安好的發展,不想近期就發生了一件壞事。 秋收臨近,卻不知什么緣故,許氏名下的田地千頃,竟有九成以上的部分出現了土壤變質、莊稼壞死的情況。 一年到頭精心培育出來的莊稼,是農戶們的心頭血,也是來年一整年賴以生存的救命繩。 出現這種情形,農戶們自然是哭天搶地,紛紛要向許暮舟討個交代和賠償,而許暮舟身為夏梁郡田地產業的領頭羊,亦必須承擔這個責任。 所以他打算從自己的金庫當中拿出錢來,每個農戶虧損了多少銀子,他就賠償給每個人多少銀子。 好在這四年來掙的錢足夠多,只是買下農戶們過去一年的虧空,不成問題。 重點是,這好端端的,農田里的土壤怎么會突然變質? 許暮舟用小拇指想都知道這其中因由必不簡單,而具體會復雜到怎樣的程度,與哪些人相關,目前憑空猜測不出。 只能以不變應萬變。 心頭那股不祥的預感,也正是因此而生??傊S暮舟也說不上來是為什么,他總感覺明天除了農戶們上門索賠,還會有別的事情發生。 一語成讖。 第二天一早,到了約定的時辰,許宅大門外烏央烏央的聚滿了人,大家拿著當初簽訂的契約和各種票根,排著隊上門討債。 宗叔已經從庫房里取來了足夠的銀票,帶著幾個小廝,挨個給農戶們賠錢。 也許正由于許宅賠償的態度好,眾人也漸漸從憤怒和惶恐中脫離出來,仔細想想,雖然今年出了這種事,但來年還是想跟著許暮舟做事。 畢竟這樣好的東家,打著燈籠也難找。 許宅前面是一條深巷,眼下全擠滿了人,農戶們窸窸窣窣,就算不是有意高聲喧嘩,聽起來也是嘈雜吵鬧的。 忽然,嘈雜之聲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陣腳步聲。許宅大門外走進幾個身著衙門官服的官差,為首者,點名要許暮舟跟他們走一趟。 這一遭突如其來,砸得在場所有人鴉雀無聲,無論是上門索賠的鄉民,還是許宅里的傭工。 唯有許暮舟像是早有預料一般,從容地自書房里走了出來,面帶笑意,仿佛官差們是來接他去衙門踏青的。 “我同你們去?!?/br> 貴公子出門,身邊總得帶個小廝,衙差們不會阻攔,他們只負責把縣太爺要找的人帶過去。 許暮舟帶上了阿鳶,就是那個書童,從小跟在他身邊,一路從京城跟到了夏梁郡,人長得虎頭虎腦的,看起來有些傻氣。 按理說,一家之主被帶上官衙,這事非同小可,過不了多長時間便會被傳遍大街小巷,議論紛紛,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 而許暮舟身為這個「一家之主」,臨走前總得跟一大家子人交代點什么,他卻只在走過莊白面前時,側身說了一句:“昨夜拜托過你的。莫要忘了?!?/br> 撂下這句話,許暮舟便隨著衙差出了門,他的背影頎長,步伐莊重又輕松,遠遠看去,會叫人有種步步生蓮的錯覺。 再說許宅這頭,大家撐著給所有農戶發完了補償的銀票,待最后一名農戶轉身離去,宅院里的人就撐不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