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書迷正在閱讀:當女配掌握了反派生命線、被男主他哥盯上了、穿書后,窩囊A她崛起了、女道士和女明星的愛情、滿級大佬穿成萬人迷廢柴后[穿書]、予你星光璀璨、BE美學在逃女主[穿書]、水不映月、他在循環里無限重生、穿成攻二死了的白月光
他忍不住就想起來當年那個努力繃緊一臉嚴肅正經的小包子,一時沒憋住笑出了聲,但很快就補救地安慰,“放心,再過幾年,你就能長成那么高了?!?/br> 商欽低低地應了一聲,但是臉色卻沒有好轉,仍舊是目光沉沉地盯著最上面的劃線。 商欽最開始的時候,以為自己長到那么大會被吃掉,可是他后來發現阿暇是不會吃人的。而且就像是沒有人會對做成菜的豬羊用那么多心思,阿暇真的要吃他的話,也不會在身上花那么多心力。 可是對方會走嗎? 這個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肯定,阿暇從來沒有一直陪著他的意思。 商欽察覺到他好像在這皇宮里面找什么人—— 他要找誰?找到之后會怎么樣? 會跟著那個人一起走嗎?還是說等把他養到那么高,阿暇就會離開、去更遠的地方找那個人? 想到這里,商欽的臉色控制不住地陰郁下去。 為什么要和他搶呢? 明明他就只有阿暇啊。 第36章 冷宮12 黎帝為了愛子做了那么多,顯然不可能這么輕易妥協。雖然十三皇子搬出了皇宮,但是他府邸也緊鄰著宮城墻下,進宮就是邁個腳的事。又黎帝專門在宮中給他留了宮殿、還有隨意進出宮門的手令——也就是說這位十三皇子雖然名義上在外開府,但實際還是住在宮中,不過是在宮外多了間宅院而已。 朝臣們對這件事也是心知肚明,但是他們求的也只是個名頭而已,對黎帝這些小動作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但顯然這大大落了黎帝面子的事沒有那么容易翻篇兒,黎帝很快就有了反擊,他以已經出宮開府為由讓十三皇子參與了朝堂事務,領的還是戶部的肥缺,而太子卻仍舊被黎帝“帶在身邊熟悉政務”、身上半個職務都沒有。 這一下子朝堂上可是炸了鍋,又一番雞飛狗跳,最后雙方都是妥協退讓:太子還是領了個不大的職務,終于正式入了朝堂。 這一番朝堂地震的余波自然也波及到其他皇子身上,黎帝為了削減太子的權威當真是不遺余力,每個開府的皇子都有了差事。只不過家族實力強盛一點的,被安排了朝中美差,像是商欽這種沒有背景的,自然是揀些沒人要的活,比如說調離京城到地方上當長官。 方暇琢磨著商欽早些時日問的那句“有沒有什么想去的地方”,總覺得這事兒后面有點不太對勁。他到底還是沒憋住,忍不住問了句:“這事情是你背后的手筆?” 商欽在這方面倒是不怎么瞞著方暇,這會兒被這么問了,就直接回答:“手筆談不上,只是稍微引導了一下。父皇前些時日為了十三弟搬出宮的事茶不思飯不想,照顧父皇的田總管也跟著急上火,福壽一片孝心、不忍見干爹如此焦心,便大著膽子給了這么一個提議?!?/br> 作為商欽的第一個小弟,福壽其實并不是蘭幽宮的人,反而在梁高振因為冒犯了貴人被杖斃之后,順理成章地繼承了后者的差事,又憑借著那一手高超的認干爹技巧,直接認了宮中的宦官總管當了新爹。這次商欽出宮,他沒有跟來,反而是留在宮里繼續給商欽傳些宮中的第一手消息。方暇本來以為那就是個傳話的,卻沒想這里面還能起這么大的作用。 半天沒有聽到回應聲的商欽:“阿暇?” 方暇:勿cue,自閉中。 崽崽長大了,反襯出老父親的無能了,這大概就是養一只傲天崽的心情復雜之處了。 調離京城對大多數皇子來說是個遠離權力中心的苦差,但是對于既不缺能力又不怕吃苦的商欽,這種沒有世家大族掣肘的地方才真正有發揮的余地。 五年時間,足夠九殿下的賢名傳遍了大江南北。 未免皇子在地方上經營勢力,商欽這些年也是屢屢調任,一開始是調離之處的百姓自發相送數十里之遠,等到了后面幾年,調令下來后,即將赴任的地方甚至有百姓主動來迎。 不過對于紙醉金迷的京城來說,這點愚民口中的名聲實在不算什么,他們更注重的是誰和誰結了姻親,哪位皇子背后又添了哪個世家的支持,這位九殿下在他們眼里依舊算不了什么,他要返回京城的消息也實在沒有激起什么浪花。 比起這點無足輕重的消息,現在朝臣的關心全在另一點上。 ——要打仗了。 這對黎朝來說簡直是個稀奇的不得了的事。 倒不是大黎沒有外部威脅,看它現在龜縮南方的情形就知,北方強敵盤踞。 大黎能安穩到今日全靠大江天險阻隔。 北戎多是騎兵,不善水戰,這才已然遷都南方的大黎歌舞升平了這么些年。 北戎每每有南下之意,兵將糧草還未調動,大黎的議和使者已經被遣出,這個久未動兵戈的朝廷可謂把破財消災、以“和”為“貴”演繹到了極致。到了現在每年向北地繳納的歲貢已經占了國庫的大半開支??杉幢闳绱?,這個歲貢亦在年年加重。 這次北戎又露出南下之意,其實就是對于歲貢的份額不滿、想要再提上幾分。這其實已是雙方之間的默契了,朝堂上甚至開始遴選使臣、又已經先一步商討這次重訂“盟約”的條件了。 倘若事情發展到這里,那和以往每次的情況一樣,自是沒有什么可說的:朝廷里為了重定的歲貢條件吵上幾日,最后不過是退讓結果多少的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