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書迷正在閱讀:當女配掌握了反派生命線、被男主他哥盯上了、穿書后,窩囊A她崛起了、女道士和女明星的愛情、滿級大佬穿成萬人迷廢柴后[穿書]、予你星光璀璨、BE美學在逃女主[穿書]、水不映月、他在循環里無限重生、穿成攻二死了的白月光
撇開好領導的事不談,這么多年下來,方暇也基本適應了這個時代的生活,就是這會兒走在街頭上也不會顯得格格不入。 兩年前,那位在玉京的周帝終于被犯上作亂的臣子所殺,這位前半生意氣風發,后半生醉生夢死的皇帝最后在他所修建的豪奢宮殿中被前一日還在殿下跪著的臣子生生縊死。諸位皇子府邸也皆遭屠戮,最后留下的是一位不到十歲的皇子,不占長不占嫡也并非備受寵愛幺子,若說有什么特別的、便是天生癡愚,他被留下的原因可謂是十分明白了。果然,這位傀儡小皇帝成為這天下名義上最尊貴的人之后、只堪堪過了不到三個月,便留下一道禪位詔書,也被灌下一杯毒酒,隨著他的父兄而去。 倘若落在史書上,這個還在漂泊亂世中艱難支撐的大周朝廷,從那一年后,就要被正式稱作“前朝”了。 再之后,還在端著各地豪杰紛紛稱王的稱王、稱帝的稱帝,在這個年份以皇帝年號稱之的時代,那一年可能同時有十幾個稱呼方式。 但是在這種大大小小各地的皇帝都可以批發賣的時候,衛塵起卻沒有立刻稱帝。 方暇其實有點奇怪,雖然說“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但是都到了這種圖窮匕見的時候,也差不多該有所表示了。當然他這么想,主要是在原著劇情里衛塵起也是這時候正式立朝、自立為帝的。 而現在,按照廣而告之的說法“衛家曾為周臣,如今天子尸骨未寒、大仇未復,怎敢另立”。 當然這種話也就意思意思聽聽就行,信了才是傻子。 不過方暇后來發現,其實還真的有“傻子”的,那一群來投奔的周帝舊部看得他目瞪口呆。 只是再后來他漸漸意識到,那里面確實是有“忠心耿耿”的,但是更多的只是趁機找個新靠山。 畢竟這些舊日大周將領手下的士卒們原本都是替前朝效力,并非他們自己的直系,若是趁機自立,先不說如今的局勢早就沒了什么新勢力的發展余地,就是這些部下愿不愿意追隨他們還兩說。比起手底下的士卒一哄而散、成為一個毫無勢力的孤家寡人,當然帶領這些但是還可以聚攏起的部下投效新靠山更合算,以這些部眾為籌碼,就算沒有高官厚祿,但是起碼的富貴還能保得住的。 得知一切以后的方暇:“……” 以為別人是傻子的他才是真的傻子。 雖然早就知道這一個個人精他玩不過,但是方暇這回也算是領教了什么叫“別仗著時代進步和別人玩心眼兒”。和人類幾千幾萬年的進化史比起來,工業社會的發展還遠沒有到引起人類大腦進化變革的地步,和他們玩兒被玩死的只能是他自己。也因此方暇雖然不太清楚衛塵起為什么和劇情里面不一樣、沒有急著稱帝,但是他覺得以自己的政治軍事素養,這里面實在沒有什么他可以置喙的余地。 但不管再怎么拖著,等到這次回來,也差不多該是時候了。 幾天前,前線已經傳來捷報,陽涉城破、徐朱粲被俘。 如今大江以北的勢力盡皆被蕩平,只等著揮師南下,怎么說都到了確立正統的時候了。 就是方暇納悶:這里面有他什么事兒??? 他這么一個安安心心搞農業的農部的郎中,怎么看都跟他沒什么關系。 雖然衛塵起沒有正式稱帝,但是作為大本營的佑安里面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小朝廷,里面官制基本沿襲前朝。 方暇這個農部郎中相當于部門最高領導。 當然不像是“農業部部長”那么牛逼,朝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方暇所在的農部只是工部的一個屬部而已。他這職務當然不算小了——是方暇上輩子一個普普通通小老百姓怎么想都想不到的——但是放在遍地都是大官、隨便砸出一家都是一品大員的佑安城中,一個“郎中”實在不怎么夠看。 不過對方暇本人來說,這已經足夠了,他不是個愛管事的人,就算上輩子做的也多是技術性工作,而這會兒雖然方向轉折得有點兒大,但是也說得上是同為技術人員了,從軟件轉到了農學,后者大概是從來都目標明確、一心搞錢的方暇這輩子沒想過會選擇的專業,而他這種又是外行、又充滿著弄虛作假的“專業”恐怕要把真正的專業人員氣死。 不過方暇也是沒有辦法,有什么比一個農部最高領導想要把各種高產糧食種子夾帶私貨、蒙混進來更方便的呢? 方暇并沒有想搞什么大新聞的想法,系統也不建議他強行推動小世界的正常歷史進程、搞出工業革命之類的東西(關于這一點,方暇覺得系統實在太看得起他了,還工業革命?他連水泥配方都背不下來),只是在看到那么多流民餓殍之后,他覺得自己在有能力的情況下,還是可以做點什么的。 先定個小目標,起碼讓人都吃飽吧。 方暇有點不太記得到底是怎么提起了這個話題,但是說完之后的滿堂寂靜他還是印象深刻,仿佛是他說的小目標不是什么“吃飽飯”而是“一百萬”……不、可能是“一百億”。 場面尷尬到讓他一度想要逃離現場。 最后還是傲天親自幫忙打的圓場,然后方暇就受到了一群干巴巴、又大又空的類似于“心懷天下”“兼濟蒼生”之類的寫到紙面上都覺得讓人羞恥的夸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