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媽養崽手冊 第385節
書迷正在閱讀:初綰云鬢、龍太子他拒絕嫁人、綠茶學弟、賣花先生、帶著空間在七零養崽崽、艷錦、惹了小師弟怎么辦、非她不可、真公主在旅行綜藝爆火了[古穿今]、掌上棄珠
同宿舍交換了復習筆記,復習之前看看別人總結的筆記,能夠對整學期的內容有所了解。 復習之后看,又能夠通過別人的筆記查漏補缺。 大家都是各個中學上來的學霸,自有學習方法,互相交流之后,取長補短,效率極高。 子敏簡直愛死了這種感覺。 以前在高中的時候老師就說過,學校里能教出來優秀的學生,但是教不出來頂尖的學生。 老師可以做大部分學生的引路人,但是不能做最前頭的開路人。 真正做到頂尖的學生的,都是自己鉚著勁兒往前鉆研的。 子敏當時還不太明白,只覺得有時候老師教的進度確實太慢了。 不過那時候她的心思一半對一半的,倒是也還適應。 但是上了大學之后,子敏漸漸開始覺得情況不一樣了。 大學的老師比高中老師更像是引路人,把學生引到這條路上來,但是剩下的大部分,都需要學生自己去鉆研、開拓。 大家都習慣了自己學,老師只作為引導和部分答疑解惑。 子敏很適應這樣的學習機制,但同時也意識到,大學的知識跟高中的知識不一樣了,是沒有止境的。 學多少,全看自己。 子敏從小就爭強好勝,高中還能夠自覺掌握了考試內容跟學校要求,就可以停手了,時不時的就開開小差,去琢磨別的。 但是大學就不一樣了。 老師不管了,子敏反而不敢再分心了,因為,要學的東西真的太多太多了。 宿舍里的都是曾經的高中學霸,雖然匯聚到一起之后,很快也分出了優良中差,但是大多數人都還是站在前端的。 到下午的時候,學校的教室因為課程的緣故,進行了調整,也有一些學生完成了今日任務回去了,子敏跟宿舍同學終于能夠聚到一起了。 六個人分成兩排,都坐在教室中間的五人座位上,坐單數,雙數放東西。 然后每隔一個小時互相交換一下進度,復習起來特別快。 子敏在英語、高數、馬原,還有數據邏輯方面的專業課都不錯。 數學跟邏輯是她最擅長的,至于英語,有唐晚吟輔導,子清子敏的英語成績那是沒得說。 但即便這樣,節省精力復習其他課程,子敏也覺得自己才準備得勉強合格。 考試周結束,子敏跟學校里同樣來自于滬市的老鄉同學一起回家。 子敏打小也算是常出遠門了,所以對坐火車這件事,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但其他同學就不一樣了,好多人人生第一次坐火車就是來的時候。 但那會兒好歹還有家里人陪著,現在可就不一樣了,得靠自己。 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跟老鄉一起回去。 學校里有滬市老鄉會的學長學姐在組織,子敏也就報名了,好巧不巧,譚卓然也在里面。 拎著行李下樓,看到譚卓然的時候,子敏整個人:“……” 不大好,就是不大好。 開學的時候譚卓然抓過她賣東西給新生。 她也不知道這群人怎么想的,賣東西給新生不很正常嗎?她又沒有賣假貨。 你情我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可這群學生娃啊,就是太清高了,聽不得錢兩個字。 仿佛談錢就低俗一樣。 雖然子敏后來也沒有在學校折騰什么,不過那只是因為她發現現在的學習任務重了,不設上限需要自己探索而已,可不是她被這群人給影響了。 子敏帶回家的行李其實不多,但還是裝了一個大行李箱,背上還背著一個大旅行包——里面都是京城的特產。 雖然唐晚吟跟孟宇祁都再三說了不用她帶什么東西,但是子敏還是買了不少。 爸媽不要,jiejie弟弟meimei總是要的啊。 一同下樓的還有另外兩個女生,一個跟子敏一樣大一,一個大二,都帶著不少東西。 子敏還看到那個大一的女生甚至把被褥也給卷上帶著了。 子敏張了張嘴,想說什么,但是到底沒說。 她不是那種眼睛里只有錢的人,她吃過苦,所以知道吃苦是什么樣。 那個女生連被褥都帶上了,自然也帶了很多其他東西,子敏猜想應該是除了開水瓶和桶這種易碎的,其他的可能都帶上了。 女生被縫補過的書包下方,沉沉地墜出了厚厚一摞書本的形狀。 女生個子很瘦小,帶著這么東西,頭重腳輕的,下樓的時候顯得尤為艱難。 子敏到底忍不住了:“我幫你拿一點東西吧?” 女生受驚似的睜大眼睛,子敏把自己的箱子往前推了推:“我東西不多,幫你拿一點兒吧,都是老鄉,沒什么的?!?/br> 那女生還在猶豫,樓道上有人要上下,催促她們,又趕時間,女生只能匆忙點頭:“那……謝謝你了?!?/br> 子敏把女生手里的一個大編織袋給接了過來,編織袋里面沉得可怕,估計也是裝上了書。 樓下等著兩個學姐兩個學長,見她們下來,都趕緊上前幫忙。 譚卓然直接上來要幫子敏拿行李,子敏一扭肩膀躲開了譚卓然的手:“不用,我自己來就行?!?/br> 又不是多重,這點兒東西還拿不了了? 小時候村里收玉米、抓魚,她跟子清子禮都能扛著玉米袋子、整盆的魚溜達呢。 后來長大之后是稍微好點兒不用干那么多活兒了,但是打小留下來的印記,還是在的。 子敏拒絕譚卓然的幫忙,半點兒也不想跟這個人搭上關系。 第505章 集體坐火車 譚卓然的手在半空中落了下來,氣氛有些尷尬。 跟譚卓然一起來的學長學姐好奇地看了兩人一眼,然后問譚卓然:“卓然,你認識這個師妹?” 譚卓然看了子敏一眼,而后才對他們說:“認識,是我們學生會的一個干事?!?/br> 子敏:“……誰是干事了?!?/br>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子敏并沒有去幾次學生會,但的確還掛著學生會干事的名。 沒辦法啊,教務處的老師因為她那個新生指引手冊的事兒,總喜歡找子敏。 橫豎都要去跑這一趟的,子敏覺得,干嘛不帶上一個學生會的名頭。 雖然沒想占便宜,但是也不打算吃虧。 因而,譚卓然說子敏是學生會干事,子敏也就認下了。 師兄師姐人都很好,確認好名單后,就帶著子敏跟另外兩個女生往校門口去了。 “我們有十幾個同學今天回去,在校門口聚齊了,趕四點半的公共汽車?!?/br> 時間有點兒緊,大家腳步匆匆,子敏好幾次看到魏娟——就是那個瘦瘦小小跟她一樣大一的女生走上一段路就要趕緊歇一歇。 她帶了太多東西了,相比之下,子敏帶的東西可以說是很少了。 雖然行李箱跟背包都很大,但其實很輕,里面沒什么東西。 一路趕到了校門口,校門口有好多人都是一堆一堆的。 師姐給子敏和魏娟介紹道:“好多同學都是外地的,學校也鼓勵大家盡量一起回老家,路上好有個照應?!?/br> 要是唐晚吟在這里,聽到這話肯定是很有感觸——相比于二十一世紀各種發達的交通工具和各種網絡信息通訊工具,趕路這件事可以說是太簡單了。 但是現在這會兒,能坐火車回家,就已經很好了。 四點二十多,人齊了,公交車很快也來了,十多個人,大包小包地扛著行李硬擠上了公交車。 公交車的司機大約也是常跑高校這邊的路線,知道這個時候大家都趕著回家,所以見他們行李多,也沒什么表示。 但司機沒表示,不代表售票員沒表示。 這會兒的公交車上都是有售票員的,售票員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阿姨,一見到子敏他們這么多行李,那眉頭就擰起來了。 “怎么跟逃難似的帶這么多行李!” 這話讓上車的同學都不大舒服,本來大家高高興興地想回家呢,怎么剛剛出門就聽見這個了。 然后售票員就直接一揮手道:“不行不行,你們這行李太多了,都多占了好幾個人的位置了,買票買票!” 子敏他們有市內的學生公交月票,很便宜,月票是六十次的,六十次以內坐車是不用花錢的。 售票員現在突然讓大家買票,大家都有些慌亂跟茫然。 不知道誰開口問了一句:“多少錢???” 售票員用十分不耐煩地語氣說道:“占了多少個人的地方就買多少張票,一張票兩毛錢,自己不會算嗎?還是大學生呢!” 子敏對這事兒其實無所謂,公交車上的確是有這樣的規定,行李太多了,就是得買行李票,好像是根據占地面積來的。 但是子敏旁邊的魏娟臉色一下子就變了,緊緊咬住嘴唇,不說話。 她帶的行李最多。 同學們各自檢查自己的行李,還在盤算要給多少錢,譚卓然往他們這邊看了一眼,學生會長的職責上來了,找售票員商量。 “阿姨您好,今天車上人雖然多,但是還站的下,目前沒有擠占別人的位置,我們盡量把行李歸置一下,塞到座位下面去,剩下的背在身上或者抱在懷里,不占位置,行嗎?” 子敏看了一眼譚卓然的行李,其實譚卓然的行李也不多,比她更少,只有一個背包。 譚卓然是不用買額外的行李票的,他開口,是為了其他同學。 喲,看不出來,這學生會主席跟老鄉會副會長,還挺有責任感的嘛。 子敏斜眼看過去,心里哂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