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媽養崽手冊 第362節
書迷正在閱讀:初綰云鬢、龍太子他拒絕嫁人、綠茶學弟、賣花先生、帶著空間在七零養崽崽、艷錦、惹了小師弟怎么辦、非她不可、真公主在旅行綜藝爆火了[古穿今]、掌上棄珠
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就跟唐晚吟和孟宇祁說,子清是最讓他們放心的學生,因為一直穩著,不會出現驚險的踩線行為。 唐晚吟毫不遮掩地把老師的夸獎告訴子清,子清的性子一貫沉穩,聽到這個也不驕傲,依舊努力學習。 這樣的孩子,唐晚吟想不偏愛都難。 唐晚吟親自輔導子清子敏,子敏已經有自己的一套了,她從小就主意大,不用父母“cao心”。 雖然不cao這個心,也要cao別的心。 但總的來說,子敏是不太需要唐晚吟做太多工作的。 所以唐晚吟就把重心放在子清身上,相比于子敏,子清的重點大學選擇太多了,反而每一分都很重要。 至于子禮那邊,就交給孟宇祁了。 孟宇祁輔導一下子禮的中考,還是綽綽有余的。 除了學習方面,大家還照顧著三個孩子的作息跟飲食。 作息都提前兩個月就開始按照考試的時間調整了,幾點考哪一科,他們就幾點做哪一科。 唐晚吟跟孟宇祁對孩子一向“溺愛”,為了讓孩子不要過度疲勞,他們去找了孩子們的老師,提前兩周就替孩子請假,省了早自習跟一節晚自習的時間。 飲食方面,家里有一個專門做飯的鐘點工,唐中薇偶爾也會下廚,時不時就兌一些空間水進去給孩子們增強體質,避免關鍵時刻生病。 如此全家上陣緊鑼密鼓地奮戰了一個月,子清跟子敏率先參加了高考。 半個月之后,子禮也參加了中考。 之后小子碩被接了回來,唐晚吟跟孟宇祁也直接請年假,帶上幾個孩子和吳老師,一起去附近的山里住了一段時間。 這幾年全國的發展都非??焖?,電視、電話、報紙、雜志、汽車、火車、明星、零食……都開始接近唐晚吟小時候的記憶了。 這種轉變極大地改善了唐晚吟一家人的生活。 至少,她現在拿出什么新鮮玩意兒來,大家已經不會太好奇了,頂多問一句是商務部的新樣品嗎?還是瘦猴從香江那邊弄來的新貨,還是孟宇祁他們單位哪條線路上對應的城市的特產。 娛樂和休閑的重要程度也提升上來了,全市建了不少公園,郊外還有野營露宿的地方。 幾個孩子小時候都是在村里長大的,對大自然有著天生的好感。 雖然現在的城市還算不上什么鋼筋水泥森林,但現代化設施多了,必然擠占大自然的空間。 幾個孩子平時就喜歡在院子里搭帳篷玩兒,唐晚吟也由著他們去。 正好這一回大的高考結束了,小的中考也結束了,最小的孟子碩托兒所也放假了,一家人就直接收拾東西去郊外的小黃山了。 還帶上了唐中薇家的彤彤和橙橙,唐衛民家的小葵,張元美家的笑笑和樂樂。 盛夏的時節,山里郁郁蔥蔥一片,還有野果可以摘,下河洗涼水澡、抓魚抓螃蟹也不用擔心著涼,幾個孩子玩得十分盡興,連子清都有些玩瘋了。 唐晚吟抱著一本閑書——香江和呆灣那邊傳過來的武俠言情小說,看得不亦樂乎。 這幾年她在專業上精進了不少,相比于同學同行,唐晚吟擁有更強烈的進取心。 倒也不是因為她本身就多積極上進,而是知道時代遲早會變化的,隨著外語的普及,各種紙質的,甚至電子的詞典出現,翻譯這一行的工作變得更加容易,也更不容易出彩。 所以唐晚吟專心往國內還幾乎空白的領域——同聲傳譯發展了。 孩子們為了中考高考奮斗,唐晚吟也同樣為了進步而奮斗,苦學了好長一段時間。 而孟宇祁也終于結束了為期好幾年的滬市跟a省鐵路設計勘探修建的工程,不用再在家半個月,外出幾個月了。 這是一家人都需要的休閑時光。 同時,也許就是一家人往后越來越少的團聚時光了。 第464章 這幾年 這幾年里,說實話一家人相處的時間也并不長。 孟宇祁當年為了換下那棟小洋樓的居住權,可是答應了要全程跟進a省鐵路的任務。 在小子碩出生半年之后,他就開始了兩地跑的生活。 三五個月才能回家半個月。 好在家里有吳老師,還有兩個阿姨,孩子們有人照顧。 唐晚吟也一直在調理著孩子的身體。 或許是因為她本身體質不錯,日子過得也算順心,還有空間水調理,所以子碩出生之后身體一直不錯。 很少生病,唐中薇跟孟玉英都不知道多羨慕唐晚吟,說:“就沒見過子碩這么好帶的孩子!” 吃了睡,睡了吃,晚上也不哭不吵不鬧人。 吳老師都說:“我以為冬冬就已經是好帶的孩子了,沒想到子碩比冬冬還好帶?!?/br> 搞得吳老師都沒有什么成就感——家里有倆阿姨,一個帶孩子,一個做家務,她就負責看著兩個阿姨。 關鍵是兩個阿姨也是唐晚吟千挑萬選出來的,不差錢,只要人好。 子清子敏子禮,哪一個都是不要人cao心的,不光不cao心,還會幫忙照顧子碩,照顧家里。 吳老師偶爾回盤溪村的時候,家里的早飯是子清做的,日常菜rou蛋的采購,家里的報紙雜志、牛奶的訂購,都是子敏去cao心的。 子禮跟著他姨父舅舅學了手藝,家里窗戶玻璃碎了要換,燈泡壞了要換,自行車鏈條不潤滑了車胎漏氣了,子禮都能夠處理。 孟宇祁單位有托兒所,半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去托兒所。 托兒所的阿姨都是鐵路局跟設計院職工的家屬,知根知底的,對孩子也好。 只是唐晚吟不太想太早讓子碩去托兒所,才養在家里。 可關鍵是,子碩自己不愿意在家啊,天天就拉著吳老師,要去托兒所。 唐晚吟剛開始還以為子碩是喜歡托兒所里的玩具、滑梯、秋千什么的,結果她買回來,跟子清子敏子禮幾個人收拾出來了,子碩也就上心了兩天,繼續拉著吳老師去托兒所。 后來吳老師才說:“子碩是個愛熱鬧的,你們不在家,他也不樂意自己自家,就喜歡出門跟別人一起玩?!?/br> 于是唐晚吟就交了錢,給子碩報了名,但是不全讓子碩過去,只每天下午在托兒所孩子們戶外活動一起玩兒的時候過去。 至于上午排排坐發果果,跟著托兒所的阿姨學一些“規矩”的時候,就不去了。 寧可帶著他去菜市場買菜,去公園看大爺打太極練大字。 這樣的生活,慢慢悠悠,輕輕松松。 在子碩一歲的時候,孟宇祁的父親終于等到了恢復身份的好消息,在那個成分家世比人更重要的年代,這可以算得上是天大的好消息了。 孟宇祁當即就說給在部隊的大哥打電話,讓大哥請假,兄妹三人帶上各自的家人去接孟勁松回來。 但孟勁松卻來信說他暫時不打算回來了——孟勁松也是個厲害的老人,雖然在東北那么多年沒少受苦,但他是從苦難年代過來的,在最深的黑暗里也不會放棄,不會被打倒。 他在東北的那么多年,也見到了許多不好的事情,于是在上頭問他是想要官復原職,還是想要頤養天年的時候,他都拒絕了,選擇扎根留在東北做建設。 于是最終只是孟宇祁三兄妹帶著各自的愛人,一起去東北看望了一下老父親,并沒有接他回來。 也是去了之后孟宇祁才知道,原來他父親已經在東北另娶了——他父母多年前就已經離婚了,母親杳無音信,父親單身多年,一個人在東北,再娶也很正常。 兄妹三人便知道父親不愿意回家的緣故了。 對他來說,顯然這個地方才是他的家。 既然孟勁松堅持,孟宇祁他們也只能尊重。 兄妹三人回來,大哥繼續回到云南的部隊——那里直到現在都還是情況危急,部隊急需人才的情況。 所以大家的生活也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 孟宇祁雖然遺憾家人不能常常團聚,但是也能理解家人的選擇,為國、為家、為自己,都可以理解。 就像他自己,如果現在有人讓他放下唐晚吟跟幾個孩子,去跟父親住在一起,那他也是不會同意的。 就算是帶上唐晚吟跟孩子們也不行,唐晚吟有她的生活,孟宇祁不能將她作為自己的附屬品,帶著她走。 就跟孟勁松無法拋下在最艱難的時刻接納了他的人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割舍的人和事。 …… 在山里住了三天,孩子們玩得忘了時間,回去的時候都依依不舍的。 彤彤還問唐晚吟說:“姨媽,明年我們再來山里玩好不好???” 唐晚吟捏了一把彤彤的臉,笑道:“沒問題,你爸你媽店里都太忙了,一年到頭離不了人,你以后想玩就來姨媽家,以后大jiejie二jiejie上大學去了,還有你子禮哥哥跟子碩弟弟?!?/br> 張元美家的樂樂跟笑笑也是開朗的孩子,聽見了連忙道:“姨媽,我們也要來?!?/br> 因為唐中薇的關系,唐晚吟跟張元美關系也很好,尤其是他們是為數不多的從外地來這里的老鄉,關系更加親近了。 張元美的兩個孩子也是直接跟著唐中薇家的彤彤橙橙喊唐晚吟姨媽的。 張元美自己就是個很好的人,教出來的孩子也很好,唐晚吟對這兩個小家伙也很喜歡。 回到家之后,果然兩個阿姨都說這幾天不少人過來。 孟宇祁剛升職,這三年的經歷和這個項目,給他加了不少資歷,如今他以剛過四十的年紀成為設計院最年輕的總工,也是實至名歸。 唐晚吟也升職了,她在商務部摸爬滾打好幾年,難得遇到了陳主任這么一個好領導,給了她極大的幫助和照顧。 陳主任升官了,要離開商務部,走之前問了唐晚吟,是想繼續留在商務部,還是想去別的地方。 如果唐晚吟要留在商務部,陳主任就準備推舉唐晚吟接他的位置了。 如果想去別的地方,陳主任就趁現在給她推一把。 第465章 升職 唐晚吟經過再三思考之后,選擇了往專業翻譯的方向去走。 世上三百六十行,人有三萬六千種。 有人喜歡奮斗,有人喜歡躺平,有人孜孜不倦,有人隨遇而安。 唐晚吟性格本就散漫自由,對喜歡的東西可以一直努力,也不覺得是需要自虐才能堅持的。 翻譯就是其中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