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媽養崽手冊 第204節
書迷正在閱讀:初綰云鬢、龍太子他拒絕嫁人、綠茶學弟、賣花先生、帶著空間在七零養崽崽、艷錦、惹了小師弟怎么辦、非她不可、真公主在旅行綜藝爆火了[古穿今]、掌上棄珠
難怪說以前的人會寫情書呢,嘖嘖,這遣詞造句,讓她看了三遍心里還是小鹿亂撞。 幾人達成一致,自家領了十五頭豬,聶源單獨以自己的名義,又領了十五頭。 一共三十頭豬,就在村外的野地里起了豬圈。 正好孟家的屋子在村頭,離野地不算遠,方便照看。 (ps:本章內有科普內容,但是放心,本章超長,正文字數已經超標哈。) 第274章 青二代 新來的技術員叫熊杰松,二十出頭,工農兵大學生出身。 戴著一副圓眼鏡,臉也圓圓的,長得很有福相,很可愛。 聶源把熊杰松交給唐晚吟他們帶了。 唐晚吟把西廂房原來的那個小教室給熊杰松住了。 正好熊杰松喜歡寫寫算算,連黑板都是現成的。 東廂房這邊唐晚吟自己住一間,三個孩子住一間。 反正房間都大,等孩子們大了,直接從炕上再砌個矮墻,將房間一分為二就行。 不過眼下倒是不用,三個孩子年紀還小,感情也好。 唐晚吟有一回偷聽到子敏悄悄對子清說:“姐,咱們帶著子禮睡這邊,這樣爸回來的時候就能跟媽一起睡了?!?/br> 子敏說:“不然每回爸跟媽都要折騰一遍,假裝分開帶我們睡覺,然后半夜再把子禮抱過來……太折騰了?!?/br> 唐晚吟聽著就是老臉一紅。 看看孟宇祁這做的什么事兒! 丟臉丟大發了! 唐晚吟想說你們媽我雖然是顏控,但是也沒有到那份上。 唐晚吟本來想澄清澄清的,但是很快又改了主意。 因為,子清答應了子敏:“好啊,那我們三個一起睡?!?/br> 出了一趟門,子清好像膽子也大了一些。 來回輾轉好幾趟車,子清在火車上也跟著折騰。 雖然不舒服,但是精神卻好了很多。 現在睡覺安分了,輕易也不會再做噩夢了。 唐晚吟覺得讓她從跟大人睡,變成跟孩子睡,應該是件好事。 所以就沒出面。 默認了子敏的安排。 三個娃睡一間,她睡另外一間。 至于孟宇祁……等他回來再說吧! 養豬的活兒就這么開始了。 剛開始想的好,但是干起來那是真累。 不算知青點里的那幾頭大豬,光三十頭小豬崽,一天就要吃掉七八十斤的豬食。 孟玉英帶著孩子在河邊割豬草,何云平一趟一趟地運送。 唐晚吟上午上完課,下午就得跟熊杰松一起各家各戶地跑。 大部分人還是選擇在自家原有的豬圈里養豬的。 交錢建新豬圈的,只有唐晚吟家,老村長,也就是聶源跟蘇江紅家,還有衛家、葛家等十來家人家。 其中除了李家本家的三戶人家之外,其他的都跟唐晚吟關系不錯。 平時晚上就讓各家出兩個男丁值夜。 熊杰松因為住在孟家,所以也算是孟家的一員。 他跟何云平兩個人換著來,差不多十天會輪上一班,也還好。 孟宇祁中間又寫信過來了,他為了多賺些錢,沒有休假,而是直接被借去了另外一家單位,進行設備的維修保養。 一趟下來,能多賺十多塊錢。 孟宇祁零零散散地往家寄錢,孟玉英跟何云平很本分,不多打聽。 唐晚吟這邊找瘦猴出了點東西,拿了些錢。 另外知青點的豬也越發地長大了,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先出欄了一頭。 出欄都是要統一送到國營屠宰場去的。 養了半年,只有一百五十來斤。 雖然沒辦法跟約克夏豬比,但也算是土豬里的佼佼者了。 唐晚吟自己知道,她的空間水肯定起作用了。 這還是她省著用,沒敢用太多的情況。 前期為了怕小豬崽生病,差不多三天就要加一點空間水。 后期就是十天半個月才加一次了。 免得這豬長得太厲害,太扎眼。 但即便這樣,他們養豬的事兒還是得到了公社的表揚。 先前副社長拉了兩頭走,這回又出欄一頭。 除掉他們抓豬崽的錢,剩下一共返還了六十斤rou票,還有八十塊錢。 當天晚上就在陳東跟付月梅家里分錢了。 參與養豬的一共六個人,陳東付月梅,唐晚吟孔秋露,柴永兵程浩, 每人分了十斤rou票,十塊錢。 剩下的二十塊錢,暫時放到陳東手里,留著買飼料或者打針吃藥用。 養了半年了,終于看到收獲了,大家都很興奮。 付月梅說:“這可算是頭一回見到錢了!” 他們都是比唐晚吟早來的知青,安置費早就用完了。 十八九到二十來歲的年輕人,天天吃紅薯,吃得燒心放屁。 一點兒出路跟希望都看不到。 這回好了,總算是看到錢了。 被副社長拉走的那兩頭不算,也就賺了個成本錢。 但是他們這兒還有十七頭呢。 算到今年年底,一頭豬返還三十斤rou票,四十塊錢的話,那一共有五百一十斤rou票,六百八十塊錢。 每個人能分到一百多塊錢跟大幾十斤rou票! 唐晚吟倒是不在乎這些錢,但是這rou票好啊。 rou票倒騰出去也能一比一地換錢。 差不多相當于人均年收入兩百塊。 像陳東跟付月梅這樣的,兩個人一年養豬收入四百塊。 再加上陳東還下地干活,還給別人幫忙賺點兒零花錢。 一年下來怎么也得有六百塊錢了。 這在這年頭可就是一筆巨款了! 柴永兵也高興:“太好了,太好了!就算夏天咱們不賣豬,我也能讓我妹上學,到年底我總能給她還上債的!” 唐晚吟看著激動不已的小伙伴們,心里也很是感動。 哪怕環境再艱難,依然有人奮斗不息,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 分錢讓人高興,還有兩樁喜事讓人高興。 一個是孔秋露。 孔秋露一貫的咋咋呼呼,這會兒倒是顯得有些害羞靦腆了。 “我跟戴彥亭定了五月一號勞動節結婚,到時候我就去下河村了?!?/br> 結婚之后,戶口就得跟著戴彥亭走了。 雖然是好事,但是一想到朝夕相處的小伙伴就要去別的地方了,大家都有點兒不舍。 唐晚吟安慰道:“沒關系的,下河村離這里也不遠,戴彥亭家不是有自行車嗎?騎車半個小時就到了?!?/br> 半個小時路程在現在的人看來,那都不算事兒! 孔秋露點點頭:“嗯,我娘家那么遠,以后你們就是我的娘家人了,可不許不讓我回來?!?/br> 大家都笑了:“誰還能不讓你回來??!你不回來,我們去接你!” 這種一同下鄉培養起來的感情,深厚得令人感慨。 第二件喜事就是付月梅懷孕了。 他們倆其實早就住一起了,真要說沒點兒事,那肯定也沒人信。 兩人能拖著跟家里通了氣再懷孕,已經是十分地克制了。 付月梅說:“才兩個多月,還沒顯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