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媽養崽手冊 第202節
書迷正在閱讀:初綰云鬢、龍太子他拒絕嫁人、綠茶學弟、賣花先生、帶著空間在七零養崽崽、艷錦、惹了小師弟怎么辦、非她不可、真公主在旅行綜藝爆火了[古穿今]、掌上棄珠
有一百二十斤要上交,當然之后會返還一部分給到生產隊。 剩下的大概會給養豬的人二三十斤的rou票跟相應的錢。 (這一段是查詢過資料的,各地的生豬收繳返還比例不太一樣,基本上一頭兩百斤的豬,給回養豬人二三十斤rou票和三十多塊錢是正常的。 先前村里雙搶殺豬補給大家補身體,是專門申請的。其他都要通過屠宰場統一收購。 另外有讀者吐槽,說這個村不養豬,怎么能夠殺豬吃,這個問題確實讓我很疑惑,不養豬跟不吃豬是根本不相干的兩回事。好多村子都是不養豬,買豬rou吃的,豬rou是統一調配,憑票購買的,這種大家應該都能理解吧。) 這幾乎算得上是目前情勢下,最有可能發家致富的路子了。 只要能夠讓大隊長同意多抓豬崽,并且滿足出工要求,完全可以多養??! 唐晚吟是沖著這個問的:“大姐,你跟小何姐夫肯定要有一個下地干活的,但是另一個人完全可以專門搞養殖,所以我想問你最多能養多少?!?/br> 孟玉英跟何云平也激動了:“十頭肯定沒問題……要是能夠找到飼料的渠道,二十頭也行!” 唐晚吟想了想說:“那就折個中,先抓十五頭吧?!?/br> 何云平激動點頭:“可以可以!我下完工也能幫忙養豬,這個我擅長!” “太好了,那就這么定了,大姐跟小何姐夫先好好籌劃,只要大隊長統一,咱們就可以開干!” 從這天起,何云平下地干活的時候都精神百倍,特別留心跟養豬相關的事兒。 天天回來都跟孟玉英報告:“玉英姐,我問了村里人,蘆葦蕩旁邊會長那種浮萍,有一種就是豬能吃的?!?/br> “河對岸有豬草,尤其這幾年長得格外好,都爆發了,不過如果今年養豬的人多了,估計需要搶?!?/br> “咱們這里紅薯跟玉米多,紅薯秧紅薯皮,玉米芯子……豬都能吃!” 等到三月份,封閉學習三年的聶源終于回來了。 同時被任命為盤溪村生產隊的大隊長。 村里人幾乎一致同意。 因為之前聶源在的時帶領他們做的生產活動就一直名列前茅,是公社的標桿大隊。 結果就因為李山那事兒,導致聶源背上了處分。 現在真相大白了,李山入獄,聶源倒是經過三年的學習,又學到了不少上面的先進思想。 聶源帶著聘任通知回村,整個村子都激動不已。 唐晚吟跟李芳商量了一下,小學干脆放假一天。 大家都涌到老村長家,圍著聶源問東問西的。 “聶隊長,你可算回來了!你不在的這幾年,咱們村除了紅薯就是玉米,人都快吃成紅薯了!” “是啊,就一個水庫魚,當時的堤壩還是在你的帶領下才建起來的?!?/br> “聶隊長,你回來了之后一定要帶著我們過上好日子??!” 聶源比孟宇祁大四五歲,也才三十出頭,正是年輕力壯的時候。 說起話來表情堅毅,聲音渾厚:“大家放心!這三年我在組織上學習了不少新思想,新方法,我有十足的把握讓大家過上好日子!” 聶源回來是提前做過準備的,當著大家,把盤溪村的情況一通盤點,也說了一下自己的計劃,還有上頭的新思想。 聶源說:“咱們村之前富裕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的養豬,雖然中間出現過挫折,但是現在問題已經解決了,我們也會在挫折中前進的!” 說完,聶源正式宣布:“我已經跟上頭要了任務了,今年咱們村一百三十戶人家,要出三百頭豬!” “我們村要成為附近十里八鄉,乃至市里、省里的養豬標桿村!” 聽到這個消息,村民們幾乎都沸騰了。 跟種莊稼比起來,絕對是養豬的收益更大??! 唐晚吟也激動不已,沒想到聶源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展養豬事業。 簡直太對唐晚吟的胃口了。 第272章 試點養殖 她這個現代人,實在是受不了埋頭種地吃大鍋飯的生活了。 多勞多得,創新嘗試,才是進步的方向??! 聶源的演講繼續,同時也告訴大家:“這一次上頭有新政策,開放養豬數量,三百頭是我對上頭的承諾,按照以前的出rou率返還?!?/br> 這個唐晚吟知道,兩百斤,給二十多斤票三十多塊錢。 好消息在后頭,聶源說道:“超出三百頭的,盈虧自負,屠宰時按照百分之五十返還?!?/br> 百分之五十,如果按照一頭豬出一百五十斤帶骨rou的話,那這可就是七十五斤的豬rou(票和錢)??! 村民們都驚呆了。 聶源笑著道:“這也是上頭的試點新方法,大家可以放心大膽地嘗試,只有一點,我們村的糧食產量需要保證在去年的八成以上,不能影響交糧。大家可以按照自家的能力,選擇種地拿工分,還是自負盈虧養豬?!?/br> 這點兒壓力巨大的利益面前,那都是小事兒。 村民們立刻高呼起來:“那我肯定選養豬??!” 種地一年,工分拿滿,也不過分到一千斤的紅薯跟玉米。 而且這可都是鮮紅薯跟鮮玉米,曬干就只剩八成了。 去皮去芯再磨成粉,能剩下五成都算是多的。 再說了,在農村養豬算什么大事兒嗎? 家里但凡有個十來歲的孩子,那都是一邊帶弟弟meimei一邊割豬草的。 聶源一宣布之后,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動,立馬就要報名。 這家兩頭,那家三頭的,就登記開了。 唐晚吟斟酌了一下,直接報了十五頭。 成了村里的頭一份。 聽到唐晚吟喊出來十五頭的時候,村民們都愣住了。 唐晚吟笑道:“我家十五頭,我是獸醫,我大姐跟大姐夫都是搞畜牧的,十五頭應該能行?!?/br> 而且這都是保守做法,要是真養的好了,秋上還要抓一批小豬崽的。 聶源抬頭往這邊看了看,點了點頭。 倒是蘇江紅,不陰不陽地說:“就她愛扎眼!” 本來聶源跟家里商量,既然上面決定讓盤溪村做試點試驗村,那他們就得擁護。 家里商量著,看看情況,養個六到八頭,做個拔尖的。 算是家里對組織上工作的支持。 可沒想到唐晚吟這上來就是十五頭。 愣是翻了個倍。 蘇江紅本來想等著大家都報完了,最后再報自家的,怎么也能亮一亮眼。 可這唐晚吟的十五頭一出來,后面再怎么喊都越不過她去。 蘇江紅十分不開心,低聲跟自己身邊的人念叨:“這些個知青里頭,就屬她最不老實,做啥事兒都愛出挑,好像不出挑顯不出她來似的?!?/br> 旁邊的人因著聶源的關系,都對蘇江紅很是追捧。 聽她說這話,也都紛紛道:“是啊是啊,這個小唐老師頂不老實了,一天天的,不是折騰這個就是折騰那個?!?/br> “就是??!十五頭!看把她能耐的!回頭養不好了,哭去吧!” 蘇江紅心里這才舒服:“就是啊,有多大能耐吃多大碗飯,不知天高地厚的,是要吃虧的!” 她們這邊說著,唐晚吟可不覺得吃虧。 他們家除了孟宇祁,現在算三個大人。 她自個兒獸醫拿一份工分,何云平下地拿一份工分,這工分上就不為難了。 剩下的大人孩子,養豬還真不算什么難事兒。 至少她能確保豬不生病,這就消除了一個很大的風險。 而且家里的幾棵果樹在她小心翼翼控制著澆灌空間水的情況下,這才春頭,就已經樹葉繁密了。 回頭這些樹上的果子,可以給她遮掩一下空間水果的來源。 自家人吃空間里的。 樹上結的好的送人,或者賣掉。 歪瓜裂棗那些,完全可以喂豬??! 一點兒都算不上浪費。 唐晚吟高高興興地跟孟玉英商量:“今年這個自負盈虧的政策真好?!?/br> 孟玉英笑道:“那也得先有本錢?!?/br> 聶源說了,大隊上給墊資三百頭,分到一家一戶,也就兩頭豬。 這算是交給大隊跟公社,抵工分用的。 其他多的都歸到自負盈虧的里頭,是要自己出買豬錢的。 雖然因為試點,有優惠價格,但是一頭小豬按體重月齡算,怎么也得三四十塊錢了。 他們要出十三頭小豬的錢,算下來,得要四五百塊呢。 這還只是買豬的錢,后面買飼料,買藥,平時的花銷,大著呢。 真當這自負盈虧好做啊,沒見別人家都是兩三頭試試水嗎。 孟玉英心里有自己的想法,做肯定是要做的。 就是這錢怎么來,可真是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