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媽養崽手冊 第184節
書迷正在閱讀:初綰云鬢、龍太子他拒絕嫁人、綠茶學弟、賣花先生、帶著空間在七零養崽崽、艷錦、惹了小師弟怎么辦、非她不可、真公主在旅行綜藝爆火了[古穿今]、掌上棄珠
“這皮子本來是給我的重孫子準備的,但是他們今年不能來啦,給你們穿?!?/br> “你們身上的棉花襖子不行,抵擋不了草原上的風的?!?/br> 老奶奶帶著營地里的婦女,連夜給唐晚吟他們做了袍子。 還煮奶茶給他們喝,還做了羊rou。 草原上的羊rou特別好吃。 本來唐晚吟還怕沒有香料跟姜蔥,只用白水和鹽煮出來的羊rou會很腥膻呢。 結果一點兒都不膳,帶著一股天然的鮮甜。 這還是唐晚吟第一次在羊rou里吃到鮮甜的味道。 只蘸了鹽,滑嫩的羊rou幾乎入口即化。 水煮了羊排骨,還專門留了羊腿出來烤。 烤的焦焦的,用小刀割下來表面一層,蘸鹽巴和辣椒粉吃,然后繼續烤。 一條羊腿說說笑笑的,可以吃上半個晚上。 唐晚吟真的是太愛這里了。 兩天后,風雪終于停了,外面的積雪淺的到腳踝處,深的直接沒過小腿到膝蓋。 烏蘭牧騎準備好馬匹和車輛,載著唐晚吟他們向孟玉英他們的營地出發。 臨走前,唐晚吟悄悄去了給他們做袍子的草原老奶奶的帳篷里,然后留下了一些東西。 水果這些其實是草原人最需要的,他們要依靠這個補充維生素,避免常年只吃rou制品和奶制品帶來的營養元素缺失。 但是因為水果體積大,唐晚吟沒有辦法在不引人矚目的情況下拿出太多來。 所以就只留下了四個,然后放了好幾包紅棗,曬干的紅棗體積不大,四五斤都還沒有一件襖子占地方。 最后還留了幾包糖跟茶葉。 第248章 尋找孟大姐 都是多多上最便宜的那種,但因為產量和工藝的發展,已經比現在的草原人民吃的要好很多了。 把這些東西留下來,最后又留了十塊錢,唐晚吟才匆匆跑上馬車。 馬車上的粗辮子姑娘還問唐晚吟:“快上來,我們要出發了,你去烏奶奶帳篷里做什么呀?” 唐晚吟笑著把鋁制的水壺揚了揚:“沒什么,打了點兒熱水?!?/br> 粗辮子的姑娘笑起來:“你們這水壺真好,灌滿了熱水還能暖手?!?/br> 唐晚吟笑道:“是啊,下回送你一個!” 姑娘笑嘻嘻的,也沒當真。 草原這地方,很多人一輩子也就見一次,能有幾個下回啊。 她沒有把唐晚吟的話當真。 就這樣,=馬車走了一天,從早上走到太陽西斜,終于找到了孟玉英他們所在的營地。 營地的人說:“孟玉英???她去后山谷里清點羊群的數量了,你們等等吧,晚上就回來了?!?/br> 聽到孟玉英沒事,孟宇祁跟唐晚吟都松了口氣,順勢下車留下了。 烏蘭牧騎跟清點暴雪過后的人數的人還要繼續往前趕路,趁著天黑之前要到下一個營地。 馬隊要走的時候,粗辮子姑娘朝唐晚吟招招手:“再會啦,我的朋友?!?/br> 唐晚吟小跑幾步到馬車旁邊,把厚厚的圍巾拉開一點,呼吸之間白氣吞吐。 “烏婭,這個給你?!碧仆硪鬟f上一個布包。 烏婭下意識接過來,等接到了手里,發現是熱乎乎的,才驚覺:“這是你的水壺!” 然后立刻說道:“我不能要,晚晚,我們烏蘭牧騎有規定,不能拿牧民的東西?!?/br> 唐晚吟笑道:“我又不是牧民,你都說了,我是你的朋友,朋友給你送東西,你當然可以收?!?/br> 烏婭急了:“不行,不行,我真的不能收?!?/br> 可唐晚吟已經松開了手往后跑:“烏婭,你比我更需要這個!” 烏婭他們長年累月在草原上奔走,風吹日曬,一年光下雪就有四個月,這種能夠保暖的水壺,絕對有用。 唐晚吟朝馬隊揮手。 馬車上烏婭流出的眼淚被風一吹,干在臉上。 烏婭難受地擦著臉跟眼睛:“謝謝你!晚晚!” 聲音遠去,唐晚吟才回來找孟宇祁。 “怎么樣?手續辦完了嗎?” 這年頭不能亂跑,但凡是出門的,那都是有是由,還得帶上身份證明的。 草原上的人的確好客,但是這種營地也是要查看的。 孟宇祁正把資料收揀起來呢:“已經辦完了,確認了我們的身份,晚上我們可以在知青點的柴房里住?!?/br> 這種營地是牧民帳篷跟知青土房子共同構成的。 唐晚吟他們來的算是時候,春上沙塵暴之后,現在的知青點是新建的土房子,位置還算是夠。 所謂的拆房,雖然小,但好歹也算是一間獨立的房間。 營地的牧民幫她們找來了木頭跟木板,用樹樁子做墩子,木板鋪在上面,再加上一層稻草一層皮子,就算是個床了。 牧民們很熱情,但是言語之間也還是有些愁苦。 唐晚吟看出來了,就悄悄問孟宇祁:“他們是不是不太歡迎我們?” 孟宇祁低聲說道:“那倒不是,不過他們春上遭受了沙塵暴,丟了很多羊和馬,今年的任務沒完成,缺一大半,按照規定,發下來的糧食就少很多?!?/br> 這邊跟烏蘭牧騎那邊不一樣。 烏蘭牧騎是歌舞團興致的,指標是舉辦的歌舞會場數跟參加的人數,其實不太受氣候影響。 有時候反而是暴風雪的天氣,大家都出不去,因而留下來觀看表演。 可是普通的牧民營地就不一樣了,牛羊馬匹都是指標。 跟分下來的糧食有直接關系的。 孟宇祁說:“今年大家的糧食都不太夠,入冬分過一批,但是聽他們說,連明年三月都撐不到?!?/br> 那會兒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草原上的野菜也不如內陸多,更沒有什么山林水庫的額外渠道。 因而整個營地都愁云慘霧的。 他們倆正說著呢,拆房的門被敲響了。 是一個面目嚴肅的,看起來有三十多歲的女知青,過來通知唐晚吟他們過去開會。 “開會?我們也參加嗎?”唐晚吟有些意外。 那個女的臉色不大好:“當然了,你們要在這里過年,就得開會,真以為自己是客人???” 開會的地方就在知青點的男生宿舍里。 炕沿上坐著一排人,炕對面的凳子上也坐著一排人,還有一排人站在門口的墻邊。 唐晚吟他們進來之后連個站腳的地方都沒有,只能夠站在門口。 自我介紹過后,唐晚吟才知道剛才去喊他們的那個女知青,根本不是三十幾歲。 才二十五歲,但是因為十八歲就來了,幾乎是在草原上待的最久的知青了。 臉是被吹成那樣的。 想到這里,唐晚吟倒是有些同情和敬佩。 不是人人都能那么好運氣,分到有山有水自給自足的農村的。 還有更多人去的深山溝溝和茫茫草原。 今天開會的主題就是過年的活動,還有大家的糧食分配。 唐晚吟他們在路上耽擱了不少時間,小年都是在路上過的,今天已經是臘月二十七了。 知青點的隊長說:“今年年三十我們就包餃子,然后煮羊rou湯,青菜是弄不到了,因為沙塵暴的緣故,春上也沒曬下菜干來,就只有今天組織上送來的一袋子土豆跟一袋子蘿卜?!?/br> 草原上很難吃到葉子菜,土豆和蘿卜都還是照顧知青們才準備的。 支隊長一說完,知青里就有人說了:“那這外頭來的人應該要自己準備吃食吧?不能占我們的指標吧?” 唐晚吟這會兒才明白叫他們過來的緣故。 這個他們早有準備:“明白明白,肯定不會占你們的糧食指標的?!?/br> 這是理所應當的,畢竟現在大家的糧食都是按照工分發的,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吃都不夠的,怎么可能還分給別人呢。 唐晚吟說道:“但是我們在這里總是要吃飯的,支隊長你看我們是交錢跟大家伙兒一塊吃,還是給我們單獨開灶?” 第249章 血親相認 支隊長說:“這地方單獨開灶不容易,一起吃會更方便一些?!?/br> 唐晚吟心道也是,畢竟草原上連柴火都少,都是燒牛糞的,不好單獨弄。 唐晚吟剛想問按照什么標準給錢的時候,剛才去喊他們的那個女知青說話了:“我不同意!” 嗯?唐晚吟看過去。 那個女知青一臉嚴肅:“我不同意讓外人跟我們知青一起吃飯,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而是今年的糧食就這么多?!?/br> 他們雖然是牧民知青,但是rou也是有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