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之學霸人生 第65節
“這個藥對中早期效果怎么樣?反應大不大?對肝腎功能的損傷情況怎么樣?” 李醫生壓根沒有回答他們的話,只是埋頭開始翻病例,半天才回了一句:“先往主任那里報吧,搶不搶得到實驗名額還要兩說呢?!?/br> 他這話讓不少人如夢初醒,有人手忙腳亂開始翻手里的病例,也有些直接把電話打了出去。 現如今癌癥發病率這么高,像他們這種腫瘤科醫生,誰還沒有幾個來問情況的親戚朋友呢?這種和臨床試驗新藥有關的消息傳出去,那也是個很大的人情了。 其實新藥的臨床實驗,在某些病人群體里一直是一件很受歡迎的事情——尤其是現有治療方式效果不好的時候,還沒有上市獲批的新藥,幾乎成了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 而之所以蕤復康遇冷,主要還是研發這種藥物的藥廠太沒名氣——但凡是哪種在國外已經獲批的藥,為了通過審批而在國內再次開展臨床實驗,那名額早就被搶瘋了,哪里能剩到年輕醫生手上。 或者但凡稍微有點名氣的大藥廠,就算是從未上市過的新藥,也不至于之前那個冰冷的待遇。 但是,救命藥救命藥,只要它真有效果,就算前期遇冷,也能傾刻間在病人和醫生群體中,成為流傳最快最爆炸的新聞。 一種或許對癌癥晚期有效果的新藥!現在正在招募臨床試驗病人! 不單單只有王醫生注意到了這種新藥的效果,事實上,只要是運氣好沒有抽到安慰劑的病人,各項指標都有了非常明顯的好轉。 第一批用藥的病人,正好就是這幾天集中開始做檢查的,于是,悄無聲息中,關于某種神奇新藥的傳說,已經在病人圈子里流傳起來。 “對,就是這種新藥,”一個大媽對一個頭發全掉光的年輕女孩說,“好像還在做什么什么實驗,買是買不到的,但是可以申請成為實驗對象啊,我親戚就是,一旦不用花錢,人家還倒給錢呢,聽說才用了一個多月的藥,他的腫瘤范圍就小了很多,醫生都嚇到了呢?!?/br> 女孩的父母眼中露出期盼:“那現在咱們還能不能參與那個實驗?都不用人家給錢,要是真有這么好的藥,多少錢咱們都愿意買呀!” 于是,就連雙盲實驗都進行不下去了,所有中晚期的癌癥病人都在強烈要求使用這種新藥——這種救命的藥。 慕清只能無奈的笑:“以后雙盲實驗盡量選擇早期病人吧……按照這個進度,應該很快就能進入第三期實驗?” 按照常規的藥品審批速度,當然不可能這么快——事實上,第二期臨床實驗能在一年內做完,都算是非??斓牧?。 但問題是,現在別說他們實驗室,就連藥管局都快承受不住壓力了,這幾天也不知道有多少個領導親切過問過新藥的事,都在問更大規模的臨床實驗什么時候開展。 第二期原本只計劃招募300個實驗病人,而當第一批實驗病人病情出現好轉的消息剛一傳出去,原本招募病人不足的第二期臨床實驗,頃刻間名額就被報滿了。 甚至還有人不要補助,寧愿掏錢來參加這次實驗的——都是些在絕望中終于看到一絲希望曙光的可憐人。 藥管局的負責人終于承受不住壓力,跑到慕清實驗室來商量,是不是可以酌情放開一點名額——要是覺得經濟負擔太重,他們甚至可以幫著去跟上面要經費。 “這可是利國利民,能夠挽救無數家庭的大事情!”那個負責人慷慨激昂的說,“放心,只要你們藥廠愿意多開放實驗名額,跑資金還有申請政策的事都交給我們來辦,審批速度也可以稍微提快一點嘛!” 只可惜,慕清只能露出虛弱的微笑婉拒:“真不是我們不愿意擴大——而是原料藥的產量有限,我們現在的產能都跟不上需求了?!?/br> 如果按照原來的計劃,第二期臨床實驗進行2~3年時間,慕清就有充足的時間解決從實驗室生產向工廠標準化生產過渡的問題。 問題是,現在才過去一個多月呢,藥管局就拍著桌子喊要她們擴大臨床實驗的范圍了。 就算把慕清拆了她也做不到??! “要政策還是要技術支持,我都可以幫你搞定!”那個負責人難得沒有打官腔,直接拍著胸脯保證,“這個藥只要通過第三期臨床,我向你保證,至少在醫藥這一塊,國內所有的優惠政策都將向你們傾斜,你的實驗室將成為今年醫學界最出名的實驗室——近十年來,沒有一款新藥的價值能和你們這款藥相比!” 慕清當然也知道這個藥的價值。 “我們爭取先解決大規模生產問題——至于實驗病人的名額,目前頂多再放300個出去,這已經是我們目前人手能承受的極限了?!蹦角逭f。 “你們有沒有在近期擴大規模的想法?如果有的話,我可以幫你聯系一些大型制藥廠把生產車間轉讓給你們,再支援一批技術工人過來,放心,不要你出一分錢,唯一的要求就是,盡快,盡快,把你們的生產能力搞上去!” 慕清有點傻,這……算不算是被追著喂飯了? 不管人家是真心實意想支援她們,看是看準機會想參一股,慕清對條件好的制藥車間,確實是有需求。 之前她本來想著自己建,大不了多花點錢,花點時間而已,可現在看起來,市場壓根就等不及了。 無論是醫生,病人,還是相關管理機構,都迫不及待盼望著這款新藥的問世——哪怕為此大開綠燈也在所不惜。 也怪不得這些人這么急,畢竟,這可是一款晚期癌癥的特效藥??! 自從現代醫學界出現“癌癥”這個名詞開始,這種恐怖的疾病始終就像環繞在人類頭頂的巨大陰影,一刻不得消解。 尤其是晚期癌癥,惡性腫瘤開始在人體內大肆擴張,即便是化療和放療這些看起來有效的手段,對癌細胞,反而不如對人體健康細胞的破壞力大。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反而促使患者提前死亡,都是這種治療方案的弊病所在。 而現在,人們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 一種全新的,對惡性腫瘤細胞有殺滅作用的藥物——而且看起來它的副作用還并不很大! 哪怕副作用就是大一些呢,這種新藥但凡一出世,就將成為醫藥界絕對的明星! 連帶著國內醫藥界,都能在世界面前好好風光一把。 王醫生所在的科室,很幸運的又多爭取到了四個實驗名額,加上之前的李杏芳,他們科室的實驗病人高達五人。 “這幾個病人以后就是科室的重點觀察對象了,一定要二十四小時詳細記錄所有數據,一點都不能放過,”科室主任飛快的給底下的醫生護士下達任務,“今年明年咱們科室的論文,就靠這一回了!” 這也是醫院和醫生愿意參加新藥臨床實驗的重要原因:這些病人的數據,他們是能拿來直接寫論文的。 藥廠也很樂意這些醫生幫他們宣傳自己的新藥,事實上,有越多有價值的重磅論文出現,也就意味著這種新藥得到審批的速度越快。 國內還稍微好一點,像是一些新藥審批已經規?;膰?,無論是尋找合適的實驗病人,還是攻關著名醫院的醫生給新藥寫論文,都能交給專門的代理公司辦,制藥公司省心省事不說,還能把臟活累活全丟出去,自己清清白白,少了很多擦屁股的煩惱。 只有病人成了最大的犧牲品。 不過這一回,腫瘤科的主任可不是為了公關費才寫的論文——面對這么一款即將成為重磅炸彈的新藥,不好好抓住機會,發一篇甚至幾篇高質量論文,那才是傻子。 他甚至已經把目標直接定位到了《柳葉刀》或者《美國醫學會雜志》這種世界頂級的醫療期刊上,稍微再次一點的期刊,那都叫浪費! 不說大學里,其實醫院一樣有發表論文的要求,而且越是大醫院,要求越高。 但是不管怎么樣,一篇《柳葉刀》或者《美國醫學會雜志》這種水平的論文,放在哪個科室都能當好幾年的定海神針了。 慕清也忽然就成為了各大醫院院長的座上客。 不少之前對她避之唯恐不及的院領導,這時候都腆著臉湊過來,又是恭維她年輕有為,又是夸她眼光好能力強。 就連慕清以前的研究所領導都嘆,可惜當初沒聽她的,開展癌癥相關研究,要不然,他們研究所該多風光。 對此,慕清也只能含蓄的微笑。 另一邊,之前那個拍了胸脯的領導也說到做到,還真幫慕清聯系了幾家國內的大藥廠。 不過對國內能自主研發這么神的藥,人家多少還抱著些懷疑態度,合作的態度也不是太積極,只有一家常年虧損的藥廠,對賣出自己的制藥車間倒是頗有些興趣,價格含得也不高,唯一的要求就是買房要接收一部分他們原來的工人。 那領導聯系了一圈,只得到這么一個結果,臉上還有些過不去,慕清倒是更喜歡直接收購。 畢竟她不缺錢,而且對跟國有企業打交道搞合作,興趣也不大。 慕清去看過那個想賣的制藥廠了,廠子里的設備都是前幾年剛從國外進口的,生產線都沒開動過幾回,要照現在這個價格來買,她反而是占了大便宜。 唯一麻煩一點的就是要接收工人——但要是能叫她們選合適的工人過來,倒也不是不可以。 又過了幾天,湖東制藥三廠就開始傳,總廠準備把他們賣給一個私人企業了,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新公司,也不知道是走了哪位領導的關系,估計就是沖著他們廠的地皮來的。 這幾年,房地產市場漸漸紅火起來,原來壓根不值錢的地皮,現如今也成了緊俏貨,不知道多少人把主意打到這上面來,就想著把整個廠子鯨吞下來,再把沒用的資產剝離,只剩下地皮,再高價賣出去。 一進一出就是幾百上千萬,唯一倒霉的,就是被視作沒用資產的原工人們了。 但要說不賣吧,廠里員工都知道,湖東制藥三廠也實在是撐不下去了。 這個廠子是幾年前,總廠為了迎合市里對外資引進的政策,斥巨資建起來的合作廠,可惜后來廠子建好了合作卻沒談成,這個廠子的存在一下子就尷尬起來,后來調過來的廠長又說要大力發展自己的拳頭產品,只可惜折騰了幾年,拳頭沒打出去,自己倒是更虛了,只能靠總廠的輸血勉強維持。 湖東制藥三廠位置確實不錯,占了一塊不少人都眼紅的地段,總廠那邊其實之前不少人動過心思,可惜這個廠子有不少刺頭,去市里省里都鬧過好幾回,一來二去的,這個廠子就變成一塊徹底的燙手山芋,這兩年,總廠的效益也越來越不行了,對這種不能自負盈虧還喜歡惹事的分廠,自然恨不得趕快把包袱甩掉了事。 這不正好碰上領導牽線搭橋嘛,總廠對合作沒興趣,對甩包袱倒是興趣十足。 慕清也是,不想合作,只想直接買個廠,兩邊倒是一拍即合,很快就談妥了。 “安置一部分工人沒問題,但是必須考核,只有通過考核的工人才能繼續留用?!痹谶@一點上,慕清沒有絲毫商量的余地,不過相對的,她也愿意在出價上稍微讓一步。 對她來說只是讓了一點點,對于制藥總廠,卻是幾百萬的區別。 為了這么多錢,接受這個條件……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他們甚至很殷勤的答應幫慕清解決廠子里絕大多數刺頭——所以說了,之前喊著管不了,主要還是錢沒到位。 不過一周時間,湖東制藥三廠就來了一次大換血,有本事有關系的都調到總廠去了,格外麻煩的刺頭也都被收拾過了,要么調走要么被狠狠壓下去,廠子里只剩下一群老實又沒關系的,忐忑不安的等待著即將到來的考核。 第52章 月考 湖東制藥三廠的廠區里, 如今剩下的人已經不多了。 最厲害的一波下崗破產潮幾年前就已經過去了,如今不少人都知道,單位效益不好, 大不了就去沿海打工,辛苦幾年, 說不得回來就能買別墅。 有點本事的人,在前任廠長胡來的時候就走了, 還有些關系戶, 平時不上班, 工資照領的,也忙不迭找關系調走了,這么一通清理,廠里剩下的人其實并不算多——畢竟是個新廠子, 剛建好沒幾年, 還沒來得及養出太臃腫的人事關系。 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廠子沒有陳年的麻煩——胡剛安, 一個三十出頭, 梳著小平頭的矮個子男人, 就是廠子里最有名的一個刺頭, 也是常去上級部門鬧得最厲害的一個。 當年建新廠的時候,他和他哥就是總廠派到新廠的第一批元老,只可惜在建設過程中出了事故, 他哥為了搶救集體財產因公殉職,留下這個弟弟,卻成了十足的鬧事精, 鬧得好幾任領導都頭疼不已。 要說罰是不好罰的, 畢竟是英雄的弟弟, 就算是礙于面子, 領導們也不好當面說什么——畢竟胡剛安提的那些要求,多半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廠子好。 但聽,肯定也是聽不進去的,要是聽得進去,那這官做起來也實在沒什么意思了。 于是一來二去,他就成了廠子里,甚至是領導眼里最突出的刺頭,還打不得罵不得,十分鬧心。 上次有人想要收購湖東制藥三廠,就是被他給活生生攪黃的。 可是說來也怪,這一回,胡剛安卻并沒有很鬧——甚至安靜得有些古怪。 “上回那個香港老板就是沖著咱們的地來的,”有工人好奇問起,胡剛安才說,“這可是我哥用命建出來的廠子,哪能被人這么糟蹋的,等以后我到地下去了,都沒臉去見我哥?!?/br> “那這回你怎么不鬧了?”別人奇怪的問,“這回也是個私人老板來買廠子,說不定,跟上回也差不多?!?/br> “那不一樣,”胡剛安卻搖頭,“我打聽過了,這次是省里領導牽的線,是京城一個實驗室發明了一種新藥,但是產能受限,才想買咱們廠子——我哥丟的命,終于不至于被糟蹋了?!?/br> 有些人笑:“要萬一是騙你的呢,再說還要考核呢,這家企業可是私企,就算你有個英雄哥哥,要是考核過不了,你一樣留不下來?!?/br> 胡剛安咧嘴一笑:“說起考核,該擔心的是你們才對吧?!?/br> 他當年可是廠里出了名的高材生,省里最好的制藥技術專業畢業,光是沿海那邊的企業,就有好幾家找過他,表示只要他愿意過去,肯定能有不菲的薪水。 只可惜他實在放不下哥哥用命建起來廠子——雖然這幾年眼看著廠子被一點點的糟蹋,更叫人心塞。 “就是有考核才好,至少說明他們是認認真真想做點事情,”胡剛安說,“一個個都給我振作起來,要不然別說私人老板了,我就先一腳把你們踹走?!?/br> 胡剛安年紀不大,性格硬氣海派,比起廠長,他在年輕工人里威望反而更高些。 “那要是領導是騙你的,這個私人老板也是為了地皮來的呢?”有人問。 “那老子就介紹你們南下打工,”胡剛安的語氣里透著野性不遜,“走之前再砸了那個領導的辦公室去?!?/br> 反正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些年,他心早就涼透了,也不想再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