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頁
書迷正在閱讀:彼此彼此、喂,獵人,本游禁止solo[全息]、南墻不知晚風意、公主想做龍騎士、他掰彎了他的小月亮、許你長安樂GL、人妻受的春天、撞破殘疾學霸的秘密后、我靠zuoai凈化反派惡念值(快穿)、認錯人(1v2兄弟)
現金的力量還是很大的。人在看到現金的時候,跟看到賬戶上數字的時候,感覺還是很不一樣的。 因為這個,林珞珞前段時間在鎮上銀行,準備了一大筆現金。 有了現金的激勵,后面也沒人故意偷懶了,就算偶爾有出了問題的,只要林珞珞一提,也都十分配合地修正了。 一天下來,宿舍里的床鋪桌柜全安完了——林珞珞就是沖著一天就能干完的速度去雇的人。 回到旅館,林珞珞身心俱疲,趴在床上,哼哼唧唧。 席靈玉過去給她按摩著后背:“選好幾號掛牌了嗎?” 林珞珞臉埋在枕頭里,悶聲悶氣地說:“外婆說找人給算了一下,三十號比較好。正好那天老師們也都來了,大家一起參與進去,也算留個紀念?!?/br> “恩。那一號正式接受報名?” “恩?!睍r間越來越近,林珞珞心里卻忐忑了起來:“我現在好怕沒有孩子來?!?/br> “會有的?!毕`玉說,“你不是跟周泉說好了嗎?她一號會帶著你們之前學校的那些孩子們過來?!?/br> “恩……”林珞珞小聲說,“可是我還是擔心。畢竟那些孩子們都還那么小,她們會愿意離開家住校嗎?” “會的?!弊鳛檫^來人,席靈玉說,“在一個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家里,小孩子們可能更喜歡跟小伙伴們住在一起?!?/br> “那就好……”林珞珞的聲音越來越小,竟然就這么睡著了。 席靈玉怕她睡著了會憋著,把她從趴著的狀態翻了過來,給她拉過被子蓋上。 “有你這么好的老師在,她們怎么會不愿意來呢?”輕輕拍著被子,像是哄孩子一樣,席靈玉在旁邊看著她的睡顏,輕聲說。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2-03-21 23:55:39~2022-03-22 23:36:4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戴奕 30瓶;想讓糖開心 10瓶;西風渭水L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05章 番外一(23) 掛牌這天, 外婆時蘊心叫方瑩一大早就給兩人打了電話過來,千叮嚀萬囑咐,等掛牌揭布之后, 一定要放一掛鞭。 林珞珞只好乖乖跑去買了一掛超長的鞭炮,鋪在了從學校大門到教學樓門口的路上,鋪了整整一條路。 已經都到了的老師們,和林珞珞一起,站在學校門口, 看著那條超長的鞭炮從校門口一直響到教學樓。鞭炮燃放后的紅色外皮散落在路上,像是鋪了一條長長的紅毯。 也不知道是不是林珞珞運氣好, 這么長的一掛鞭炮, 竟然沒有一個啞炮。 林珞珞說:“希望我們的學生, 日后也都可以像這掛鞭炮一樣,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響亮的人生。未來的日子里, 還要辛苦各位老師們了?!?/br> 這次林珞珞選的老師也全都是女性,上至五十歲退休老教師, 下至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學生, 大家雖然從天南海北來,但目的都是一樣的。 “也要謝謝林老師,還有為建這所學校捐款的人,能提供一個這么好的環境, 我們才能安心地給孩子們上課?!币粋€退休老教師說。 笑了笑, 林珞珞也沒有再客套, 而是帶著大家去了學校食堂。 因為學校不是很大, 招生人數也不會太多,所以就只建了一個食堂,教師學生共用——教師的宿舍里倒是也給預留了爐灶, 不過估計不是周末的時候,大家應該也沒時間自己做飯。 學校食堂的人,是林珞珞從當地雇傭的一些從事過后廚工作的中年女性,入職前也全部去做了體檢辦了健康證。等到后期,林珞珞打算再從外面雇傭個專業的營養師來,小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一定得跟上。 這些計劃,林珞珞也沒有藏著,吃飯時候跟老師們都說了。 那位退休的老教師紅了眼眶:“如果這世界上再多一點像你這樣的人,我們的孩子們,未來就不會有問題了?!?/br> “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這些、關注到這些事情的?!绷昼箸蟪榱藦埣埥磉f給她,“大家不關注未必是不關心,只是沒有渠道了解到這些事情。就好比我,如果不是我的兩位好朋友在大學里做志愿者,我可能一輩子也不會關注到這些事情?!?/br> “是啊,李老師?!币慌缘闹心杲處熣f,“看著我們的孩子們一代一代都這么優秀,我們也沒什么好擔心的了?!?/br> 大家的話題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后天開學的事情上了。 “學校還有一位老師是嗎?” “對的,”林珞珞說,“明天開始,她會從村里把孩子們分批送過來?!?/br> “真不容易啊?!崩辖處煾锌?,“有點我們小時候上學時候的感覺了……” 聽老教師講完她們那個年代的故事,林珞珞才發現,底層女性的貧困,并沒有隨著時代而改變。壓在她們身上的那座名為父權的大山,依舊沒有被搬開。 而她現在所做的、未來要做的,就是要幫助這些女孩子們,早日逃脫名為傳統實為糟粕的父權的壓迫。當然,這些事情并不是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但好在走到哪里,她都能遇到這些志同道合的伙伴。 > 新生報到第一天,林珞珞本以為會很忙——畢竟還涉及到注冊學籍之類的事情,畢竟很多還在在村里的學校上到初中,也未必注冊了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