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我怕你的身份暴~露后,我們會遭受更沉重的東西,那些東西會壓垮我們,那將是我們無法背負的災難,古來常說長痛不如短痛,大概就是如此吧,就當你不曾來,就當我不曾愛。 九曲縣,顧府門前,李原和胡子嫣二人依偎在一起,目送著顧晚的馬車遠去“相公” 胡子嫣略惆悵的看了一眼李原,她們今后一定要好好的,萬不能像顧晚她們一樣啊。 李原貼心的給了她的娘子一個擁抱“嫣兒放心吧,顧兄她會安全回京的,伯父身體有恙,她為人子女也該回去伺候老父的,以后我們要幫她多照料一下音兒嫂子呀。 胡子嫣安心的瞇上了眼睛,傻相公,我擔心的不是她們而是我們啊,不過自己應該是多慮了,她的傻相公既不會貪杯誤事,對別的男人更是不屑一顧,自己是幸運的。 回京的馬車上,顧晚看著李原給自己準備好美酒,借酒消愁愁更愁嗎,可是此刻她為什么一口都喝不下了,就連手腳也變得無處安放,她不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只寄希望于時間,期望時間能沖淡一切。 不是有一句話這是樣說的嗎:時間是最好的良藥!顧晚自欺欺人的想著。 可是,在無數個日夜之后她才知道,原來這世上有一種綿長的疼痛是任何東西都帶不走的,那種疼痛叫作:愛而不得。 (京城前序) 鎮遠將軍李德光早年間乃是一無名小將,他年輕時好勝斗勇,機緣巧合曾救下過一個商人女,當年的他雖然武藝高強卻不如別人圓滑世故,所以一直都只在軍中做一個小小的虞侯,后來卻好像突然被都指揮使發現了他的存在一樣,一路節節高升。 等到后來,他立下大功位于將軍之列時,偶然與從前的都指揮使同席,哪怕在怎樣不善人情世故,他也知曉應該感謝一下當初的提攜之意,卻不想竟由此知道了自己晉升的真相。 原來升職并不是因為自己的努力和運氣,而是因為京城的陸氏花重金幫他上下打點,隱隱的他想起當初曾出手救過一個貌美的小姐,當時匆忙互報了名號,好像就是什么陸氏商行的大小姐。 后來當朝圣上,賞賜將軍府之后,他左思右想之后,還是決定登門去拜謝一番比較好,其實也有了一些年紀差不多該娶妻了的念頭,只是沒想到陸氏女陸琴雖身為商人之女,卻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又因其貌美,也有了個京城四大才女之一的美名,于是郎有情妾有意的情況下,他們就這樣結了親事。 李德光此人雖然讀書少,但到底是坐到了將軍位子的人,也算有些本事,大多數時候還是識大義的,于是他便將陸琴迎為了正妻,本來兩人婚后相處也算和睦,只是婚后一年,陸琴仍無所出,一來二去李德光就有了納妾的打算,其實在他這個地位的男人,娶兩個算是妻妾比較少的了,別的大多都三妻四妾,所以當他把與陸琴齊名,也是四大才女之一的周宛迎進府時,陸琴也沒有計較什么。 只是后來這周姨娘進府沒幾個月,她們二人就巧合的雙雙都有了身孕,而李德光呢,為了所謂的傳宗接代,每日里都念叨著要生兩個大胖小子,于是兩個女人也都變得緊張起來。 到了臨盆的時候,周姨娘的孩子早一天出生了,剛好是個男孩,取名為李端嚴,模樣性子都隨了父親,而嫡妻陸琴卻是晚一天才生子,幸好也是個男孩,取名為李端儒,也就是我們的顧晚了,模樣性子卻都隨了母親。 隨著兩個孩子逐漸長大,個性也是截然相反,一個尚文一個尚武,而顧晚呢,穿越到古代沒幾天,就從母親的言談舉止中,大概知道了自己是被謊報了性別,所以在后來陸琴因病逝世后,本就無意官場的她,就開始整日籌劃著離開京城,而她的父親也因為極喜長子李端嚴,對顧晚的關注就少了許多。 等到顧晚陰差陽錯有了親事,借新婚之際,留書離家出走后,他這個當爹的也只是憤怒了一下,只當孩子沒吃過苦頭。 再后來得知顧晚墜落懸崖生死不明,雖然也郁郁寡歡了許久,但畢竟一直對文弱的小兒子關注少,沒有投入太多感情,除了開始的愧疚過后,傷痛也就漸漸的淡了許多。 可天心難測,誰知道此次出征,他一直寄予厚望的長子卻戰死沙場,他也因此一下病倒了,本以為自己膝下無子了,卻被陸智告知,那不慎墜崖的次子還活著,在感嘆將軍府后繼有人的同時,李德光又擔心起他那端儒孩兒弱不禁風的身子,恐怕難當大任啊。 而沉浸在喪子之痛的周姨娘,在得知顧晚竟然沒死時候,第一時間就憂心起當時自己策劃的刺殺一事,恐怕也已經被那顧晚識破了。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這么多年,她為了兒子苦心謀劃,原以為解決了后患,卻沒想到,這將軍府偌大的家業,最后還是給那個女人的孩子做了嫁衣。 她的兒子是長子,哪怕討到老爺的喜歡,卻因為不是嫡系,就要低人一等,她的兒子那么優秀,最后卻落得這般下場,周姨娘守在李德光的病床前,神思恍惚著,她年輕時也曾是京城四大才女之一,當初沒有聽那人的勸告,這一生都給了這個男人,可最后,她卻什么都沒有得到。 第二天,周姨娘在精神重壓下,差人備轎去了京郊的青石道觀,不是為了解惑,也不是為了求禱,只是來找故友敘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