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第48章 轉機 轉眼間距黎州地震已經過了大半月,眼見災情逐漸穩定,總的傷亡人數也已經統計出來,與近況一起呈在了皇帝御案之上。 黎州州丞李禎在此次災情之中表現非凡,因知州宋世澤與總兵白榮皆以身殉職,一切事務都壓在了他的肩頭,欽差未到之時,幾乎是夜不能寐。 姜照問過二位欽差的意見,確定李禎是個可造之才,便正式下旨讓他頂上了知州一職,又從京都調撥了兩個年輕官員過去,一文一武,既是補足了黎州官職空缺,同樣也是半是監督、半是監視,確保李禎能做好一州長官。 至于前任知州宋世澤與總兵白榮,姜照感念于他們的愛民大義,命李禎上任后另修州衙,在原來的衙門廢墟上建起一座廟宇,為黎州逝去的百姓亡靈超度祈福,在廟里為宋世澤與白榮立往生牌,讓后世官員向他們學習,也讓黎州百姓不要忘記他們。 姜照還特意囑咐,待廟宇修建好之后,讓李禎代天子上香,以表哀悼之情。 不久李禎回了信來,說謹記陛下圣諭,但如今賑災款已經所剩無幾,后面為百姓重建家園都很困難,修廟的事兒更得往后排,希望陛下能夠理解。 姜照又豈能不懂他的意思,只是無奈囊中羞澀,真的再沒有銀子能撥過去。 眼見軍餉出發之日越來越近,朝中官員也都被她薅了個遍兒,她本就不富裕的皇帝私庫更是直接搬空,李禎能向姜照哭窮,姜照又能向誰去哭窮? 朝上她提了一回,讓群臣集思廣益,可大家也沒什么好法子,一口大鍋輪流去甩,最后還是甩到了陛下頭上,氣得姜照直接罷朝走人了。 她本來想回寢宮,卻被元祥攔在半道上,說韓學士正在御書房候著。 于是御駕轉到御書房,姜照剛一腳踏進殿內,韓宣就迫不及待地迎了上來,拱手作揖,喜形于色道:“陛下,轉機來了!” “什么轉機?”姜照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韓宣道:“賑災款項的轉機,三軍糧餉的轉機,已經來了!” 姜照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他在說什么,忍不住也喜上眉梢,趕忙問道:“有了什么轉機?速速與朕道來?!?/br> “陛下請看這個?!?/br> 韓宣并不著急解釋,而是從袖中摸出一張折疊好的紙來,恭謹呈到姜照面前。 姜照笑意微斂,一邊接過紙張,一邊不耐煩道:“有何事不能直言,非得要拐彎抹角,又讓朕看什么東西?” 她把折疊好的紙張打開,方知原來是篇文章,題目在上首,寫的是:敬告天下人書。 姜照來了些興趣,也不再埋怨韓宣,一邊看著文章,一邊走向御案后,將那篇篇幅并不算長,卻字字精細,句句振聾發聵的文章通讀了一遍。 文章為黎州災情而寫,簡短卻精悍,短短幾句描述出人間煉獄,又引經用典,書肺腑之言,其行文之間真情流露,字字驚心,看得人不禁悲從心來,眼眶發熱。 而這篇文章的目的也很明顯,勸天下富人,乃至平民百姓,澤愛同胞,由己及人,盡慷慨之力,伸援助之手,以告蒼天后土,四海同源。 “滴水成河,河匯大江……真是好文章,卿可知這是何人所作?” 姜照按下文章,抬眼看向韓宣。 韓宣笑道:“微臣知道陛下求賢若渴,但這篇文章最重要的不是有狀元之才,而是切切實實的為陛下解了燃眉之急?!?/br> “此話怎講?” “這篇文章傳播甚廣,在黎州附近的各州府更是隨處可見,已經引起了多方豪紳的重視。 無論他們是真的被文章說服,還是相互攀比求一個好名聲,這篇文章的目的都已經達到了,自前幾日起,已經有許多掛著不同族徽旗幟的銀車糧車陸續運到黎州,甚至還有很多平民百姓慷慨解囊,自發組織起來捐錢捐物,力援黎州?!?/br> 韓宣眉飛色舞,越說越激動,大步走到案前,斷言道:“陛下,滴水成河,河匯大江,若集一國之力,何愁黎州不能重建,何愁三軍糧餉不齊?” 姜照恍然大悟,霍然站起身來,拊掌嘆言:“天下人之大義,朕當銘記于心?!?/br> 壓在心口的大石頭終于落地,姜照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那么輕快過,臉上的笑意怎么也壓不下去,連案上堆起來的那些繁瑣奏章,都看順眼了許多。 韓宣也一同笑著,又問道:“那篇文章的作者,陛下還想知道嗎?” “朕自然想知道?!苯湛聪蛩?,坐回到椅子上,“這般奇才,若不能為朝廷所用,實在是大孟的損失,你若是知道是誰,就不要賣關子了,要朕三顧茅廬也使得?!?/br> 韓宣道:“微臣的確知道是誰,說出來陛下或許也知道,只是可能沒見過罷了?!?/br> “你說的是誰?” “前任吏部尚書,謝玉折?!?/br> “誰?” 姜照剛坐下沒多久,又被驚的站起了身,韓宣有些不明所以,覺得陛下的反應實在過大了,但是既然陛下問了,他只能又回答道:“這篇文章,是當年因私受賄賂,買賣官職幾項大罪,被先帝判處滿門流放的前任吏部尚書謝玉折所作?!?/br> “竟然是他……” 姜照呆怔片刻,突然笑出聲來,惹得韓宣一臉疑惑,喚道:“陛下?” “朕知道了?!苯湛聪蝽n宣的目光格外贊賞,笑道:“韓卿,你今日給朕帶來了那么多好消息,朕得賞你點兒東西,說吧,想要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