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作者有話要說: 翻譯一下陛下那些長篇大論:讀書改變命運! 其實這個章節名可以叫【戀愛腦】,沒錯說的就是姜照~ 第37章 親近 隨著萬壽節過,四月很快走到了盡頭。 五月初,康王姜晏與王妃駕返彌州,小郡主被留在了宮里。 姜晗頭一回離開父母,哭鬧了好幾日,尤其是見了姜照,更是哭的撕心裂肺。 但姜照心冷如鐵,任她哭得嗓子都啞了也不讓人去哄,最后還是姜晗自己哭累了,沖她伸手要抱,才將小小的人兒抱進了懷里。 “這是朕給你上的第一課,眼淚解決不了任何問題?!?/br> 姜照捏著帕子給姜晗沾了沾眼,有些不明白這雙小孩兒眼睛怎么能流出那么多眼淚,簡直就像個泉眼一樣。 姜晗吸著鼻子,把腦袋埋到她脖頸處,委屈地打了個哭嗝。 謝錦心軟,在一旁全程看著,眼睛早都紅了。 只是礙于陛下態度堅決,無人敢擅自開口求情,現在見她們姐妹親近起來,才忍不住道:“郡主如今才多大,陛下和她說這些有什么用?” 姜照道:“早晚都是要哭一場的,哭夠了就好了,現在聽不懂的,以后自然會懂?!?/br> 謝錦覺得她是歪理,也不與其爭辯,只是問:“郡主年幼,正是離不開父母的時候,陛下又何必非讓人家骨rou分離?” 這話絕非她一人想問,卻只她一人敢問出了口。 康王夫婦愛女如命,若非是被逼的無路可走,絕對不會拋下女兒回彌州。 陛下到底對康王做了什么,嚇得他女兒都不要了,外面早有多番猜測,說姜照身為君王,毫無容人之心,心狠更勝先帝,連個小女孩兒也不放過。 熙和宮自然不會有人敢多嘴多舌,這是謝錦去了兩趟宮正司,聽來的風言風語。 平心而論,她一個字也不信。 若是此時尚不知阿照便是陛下,興許她就信了,但正因她知道了陛下和阿照是同一個人,才不會再相信旁人隨口編排出來的言論。 比起那些猜測,她更想自己去向姜照討一個答案。 “朕沒有逼他們骨rou分離,這是皇叔自己的選擇?!?/br> 姜照單手托住姜晗,另一只手拿帕子擦拭自己被淚水浸濕的脖子,偏頭看向謝錦。 姜照沒有說謊,這的確是康王的選擇。 她只是有意培養與自己親緣最近的姜晗做繼承人,留她在宮里認認地方,順便也仔細觀察一番,看姜晗到底能否有正位東宮的可能。 她并沒有強迫康王離開,也不擔心他會借此機會翻身,將自己取而代之。 姜照并不是個自負的人,但做了三年皇帝,她也不是半點手段沒有,假若康王真賴在宮里不走,在她眼皮子底下晃悠,姜照也有本事讓他翻不起任何風浪來。 是康王自己想得多,生怕自己惹人猜忌,給女兒帶來滅頂之災。 他與姜照約定,讓她撫養姜晗到五歲,如果姜晗真有儲君之相,他愿自請削藩,將彌州歸還朝廷,回來京城做一個傀儡閑王,哪怕是被軟禁起來也認了。 但若姜晗資質平平,不堪為儲,那他就要把姜晗接回彌州,做回康王府里的小郡主,此生再不入京,也再不與皇室有所瓜葛。 這個約定涉及到儲位,即便對方是謝錦,姜照也不可能和盤托出。 至于外面猜測不斷的悠悠眾口,姜照也懶得去堵,畢竟那些閑言碎語,相比她十九歲便要過繼族妹立儲的事情,實在是算不上什么。 謝錦見她抱著孩子,動作艱難,便上前去接過她手中的帕子,幫她擦去脖子上水跡。 一邊擦,一邊道:“不管王爺如何作想,郡主年幼,又是人家的掌上明珠,平白留在宮里,又如何不讓別人多想?” 姜照笑道:“何必把他人的想法看得太重,他們一不敢明目張膽,二不敢在朕面前多嘴,天家無私事,藏也藏不住,只是有人多費口舌罷了,朕并不放在心上?!?/br> 說到這兒,她眉頭微蹙,“不過這宮里也的確該整治一二了,你下回去宮正司順便給柳襲風傳個話兒,讓她自己看著辦?!?/br> 謝錦正疊著帕子,聞言看向她,鄭重其事地搖了搖頭。 “陛下若是有事吩咐柳宮正,自有傳達諭旨的章程,奴婢如今只是陛下的御前宮女,能與宮正司往來,全承陛下恩寵,又豈敢空口白牙,擅傳圣諭?” 她言辭果斷,模樣認真極了。 謝錦知道,姜照對她多番庇護,完全把她籠在了帝王羽翼之下。 尤其是在熙和宮,她名為宮女,享受的卻是半個主子的待遇,連高盛安也對她禮遇三分。 但她不敢恃寵生驕,反而時刻保持清醒,牢記自己的身份。 或許在姜照面前,謝錦有著天然的不設防和放松,即便是知道了她是皇帝,也無法只把她當成主子,但是一旦牽扯到外人外物,謝錦還是有萬分謹慎。 見她拒絕,姜照也沒有多說什么,只想著回去讓元祥去傳個旨。 姜晗哭累了,不知什么時候在姜照懷里睡去,還是謝錦先發現,召來嬤嬤將小郡主抱走,壓低了嗓音囑咐不斷。 “你挺喜歡那小丫頭?” 姜照心下有些吃味,嬤嬤剛走,就悄無聲息站到了謝錦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