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占金枝(美食) 第393節
鄭統領捏著千里眼的手下意識的收緊了。 “不止如此,”頓了頓,周方又道,“禁軍巡邏的位置和路線是固定的,方才同我們交接的那一隊禁軍不見了!交接時蘇家的人已經準備妥當,所以那隊禁軍不當是蘇家的人??赡切┤?,同樣也不在被鄭統領派出去的那些人里頭?!?/br> 他之所以記得如此牢…… “里頭有個名喚陳千語的禁軍頭領同我有些過節,”周方坦言,“我自始至終沒有看到他的人?!?/br> 聽到這里,鄭統領臉色頓變,下一刻,便驀地脫口而出:”不好!“ 皇城城門關閉,隔絕了外頭的一切打探。 縱使千里眼也無法越過高大的宮墻,看到皇城之內。 “楊衍既然助二殿下同民間公主逃脫,可能還留有后手,”季崇言收了千里眼,將千里眼還給鐘會,道,“不過,王散的那些兵馬當足夠應付了!” 第五百八十八章 宮亂 前一刻還令人覺得恍若一座死城的皇城宮墻之上,無數弓弩冒了出來,架著弓弩的人穿著打扮不盡相同,有穿著宮裙羅裳的宮婢,有穿著宮人制式衣袍的太監,亦有穿著禁軍護衛官袍的禁軍。 這些人衣著雖然雜亂,神情卻是相似的平靜而凝重。 素日里藏匿于皇城各處的棋子在這一刻皆徹底撕開了身上的偽裝,暴露于人前。 這些人……鄭統領看的心中一緊,幾乎是立刻的,便猜到了這些人的身份。 “楊衍的人!”鄭統領驚呼,“這些是楊衍的人!” 楊衍助這民間的二殿下同民間公主挾持了太子妃同小太孫,不管是真心要助這二人,還是打著要攪亂這皇城的心思,都不可能僅止于此。 否則,這二殿下同民間公主與拋出來送死又有什么區別? “麻煩了??!”鄭統領握著手里的幡旗,猶豫了一刻,還是拿起身邊的牛頭號吹了起來。 楊衍同蘇家的人比起來,還是先解決楊衍的人來的要緊。 民間二殿下同公主若是真的勝了,是王大人決計不能接受的后果。 一聲牛頭號聲驚醒的不止有埋伏在檐下的鄭統領的人,還有丕極殿內等待待命的禁軍。 這等時候怎會有牛頭號聲?殿內殿外的指揮統領齊齊變了臉色,而后下意識的揮動了手里的幡旗。 殿內的禁軍們涌出了丕極殿,架在宮墻上的箭弩也在此時化成滿天箭雨向這邊襲來。 這一幕看的鄭統領冷汗如斗。 修筑皇城大殿的是整個中原大地上最頂尖的工匠,丕極殿內外的禁軍自不至于沒處躲藏。 待到反應過來,除了最開始沖出去的那一批禁軍之外,余下的禁軍皆很快尋到了地方躲避這漫天的箭雨。 沒有人出現,箭雨也瞬間一收,停了下來,只是弓弩的方向依舊指向丕極殿內外,不曾移開。 整個宮城陷入了詭異的對峙之中。 如此下去……不成! 鄭統領手中的千里眼轉向了不遠處已經退出楊妃寢殿的民間二殿下同公主,這般荒唐詭異的對峙……待到那一行人退到這里,便眼睜睜看著他們離開不成? 不!不行,不能這么做!必須盡快想到破局的辦法。 千里眼轉到了不遠處架住弓弩的那些人身上,其中身形高大,能以力相博的禁軍護衛只占了其中一小部分,大多數皆是相博時并不占優勢的尋常宮人同宮婢。 這些人若是沒了手里的弓弩,簡直不堪一擊,所以,他們的準備簡直可用“可怖”二字來形容! 墻頭的弩箭堆積成山,真真要等他們耗盡身邊的弩箭,怕是民間二殿下等人早逃出皇城了。 所以…… “等不是辦法,必須盡快想到辦法從他們身后繞上去,制住這些人!”鄭統領說著,目光落向了丕極殿內外他們自己人那里,垂在身體兩側的手握了握,“一時半刻怕是難以尋到這么多人……” “統領!”便在此時,一旁的周方開口道,“屬下這邊還有一隊人才下值,在偏殿歇息,可以繞路過去?!?/br> 一句話說的鄭統領當即大喜:“當真?” 周方點頭,不過遲疑了一番之后,又道:“只是這般繞路過去,便是緊趕慢趕少說也要些功夫,可那里……”周方說著,伸手指向這邊已快入射程范圍之內的民間二殿下等人,道,“他們快要過來了!” 指揮之人最忌顧此失彼,周方的指向瞬間提醒了鄭統領,他臉色頓變:“麻煩了!” 時間來不及了,二殿下等人必然是先到這里的。 所以,流血必不可免了!他接受的命令是不計代價也要攔住出宮的二殿下同民間公主,哪怕……留下來的是個死人也在所不辭! 鄭統領握緊了身上的指揮幡旗。 皇城宮門依舊緊閉,隔絕了外頭所有的視線打探! 王散帶著幾個官員正在宮門前不安的來回踱步。 原本他是要跟隨鄭統領等人一道上殿樓旁觀的,可臨到去前,還是被勸了下來。 這指揮作戰之事本就不是他所長,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老人過去了怕是反而還要叫鄭統領分心照顧而添亂。 先時就有強硬的要上前觀戰的老人,結果原本大局已定,都快抓住罪魁禍首了,觀戰的卻反而被罪魁禍首所制,成了人質,反助那罪魁禍首逃脫了。 因著考慮到這一步,王散便沒有進入其中。 正焦急不安的等待結果時,身邊的官員卻突然出聲道:“王大人,安國公來了!” 不等王散回應,又有官員驚呼:“李大將軍來了!” “還有周老大人!” “謝大人!” 驚呼聲連連,不少馬車在身邊護衛的簇擁下向這邊趕來。 看著四面八方涌來的馬車,王散并不意外。 發生了這么大的事,便是消息慢些的,收到這消息怕是也坐不住急匆匆趕過來了。 雖然今日并非朝會日,可宮門前,大周各朝堂高官相繼趕來,倒是不比往日朝會的情形遜色半分。 “王大人,我聽說二殿下他們從天牢出來了?” “還挾持了小太孫和太子妃為人質?” “怎么樣?,人救出來了嗎?” 這些朝堂上的老狐貍們此時哪還坐得???紛紛來到王散面前詢問了起來。 你一言我一語的詢問聽的王散額頭青筋暴起,只覺得往日里話語中滿是機鋒的同僚此時聒噪的半點不遜于那些坐在門檻上納鞋底的長舌婦人同閑漢。 真是吵的人頭都要大了! “還不清楚里頭的狀況,不過兩位殿下確實從天牢里出來了!”王散說道,“諸位別問了,里頭什么狀況我還不知曉?!?/br> 可這么大的事哪是他一句不知曉便能叫那些朝堂高官住嘴的。 問題繼續紛至杳來。 “他們怎么出來的?” “那些禁軍呢?” “二殿下他們是如何在陛下面前挾持小太孫和太子妃的,陛下便不阻止嗎?” 這一句話總算是問到點子上了。 王散揉著隱隱作痛的額頭,看向問話之人——安國公,道:“因為這些時日上朝的陛下是個替身,咱們陛下親自去了前線督戰,是以這些時日才會捷報頻傳!” 一句話再次引起軒然大波,七嘴八舌的聲音再度響了起來。 有人要立時修書陛下請求回歸,有人道難怪陛下這些時日懶于政事,還有人道怪不得自己的奏折上了這么多天,陛下都不理會…… 各種抱怨聲、建議聲吵的人頭都痛了。 “好了,莫要吵了!”看著吵鬧不已的一眾官員,王散接過身邊人的藥罐,吞下了一顆避暑氣的藥丸,清涼的藥味暫且驅散了幾分周身的不安,王散定了定神,開口道,“里頭什么情況我亦不知曉,我等在這里等著便是了!” 這些往日里的同僚真是吵死人了,宮門一閉,他怎會知曉里頭的狀況? “王大人,”方才問到點子上的安國公在此時再次開口了,他看向王散,問道,“那民間的二殿下同公主是如何挾持住太子妃和小太孫的,可有人幫助?” “自然是有的?!蓖跎Ⅻc了點頭,道,“借了蘇家的手進的宮,而后又在楊衍的幫助下……”話至一半,王散那卻突然噤了聲,而后似是想到什么一般,臉色大變,“不好!” 這一聲“不好”倒不是想到了楊衍的插手,事實上,楊衍的插手半點不意外,這老狐貍不耍陰招才怪了。 他想到的是另一件事。 楊衍確實在幫助二殿下和那民間公主,可楊衍的本意怎可能是幫助這二人,他若是楊衍,這兩人活著還是死了都無所謂,甚至死了興許更好。 比起蘇家還要考慮小太孫的安危,楊衍卻根本不消考慮這些人的性命,又或者,眼下所有皇嗣都死了,于楊衍而言才更有利! 如此……楊衍根本就是借那兩人的手,將所有皇嗣都引了出來,齊聚一堂之后,那必然……必然會在皇城之內布下一個天大的殺局! 糟了!一想至此,王散便冷汗涔涔,目光下意識的看向皇城之內,垂在身體兩側的手也下意識的顫了顫:楊衍的目的根本不是助哪個人逃出皇宮,而是…… 日光照在王散冷汗涔涔的臉上,有人嗤笑:“王大人臉色難看的同個死人一般!” 青白交加的,確實半點血色也無。 可……這話怎能這么說?王散一派的官員當即憤怒的瞪向出聲之人——鐘會,一旁是聞訊趕來的季世子,似是路上遇到,便順路一道來了。 被人抬在擔架上的鐘會看向緊閉的宮門,卻是不以為然:“如此怕死作甚?打開宮門看看便是了!” 一句話堵得正吵鬧不堪的高官朝臣們幾乎是不約而同的,停了下來。 打……打開嗎? 可來時已經聽聞宮里頭禁軍正在互相對峙,不止如此,王大人去之前還借了五城兵馬司的五百官兵。 若是只蘇家安排的人倒也罷了,可眼下顯然不止,楊衍這只落在最后的黃雀顯然是準備不分你我,亂殺一氣了。 安靜了一刻之后,吊著一只胳膊的李大將軍站了出來,走到宮門前大喝:“都讓開,給老子開門!” 這種時候還能站出來……便是安國公也忍不住看了他一眼,目露意外之色:“李大頭,你雖說家宅治理的一塌糊涂,是非不分,一筆亂賬,還剛愎自用的,這個時候能站出來倒是有幾分義氣!” 李大將軍:“……” 安國公這是在夸他還是在罵他? 一眾大人都沒有說話,只李大將軍喊“開門”,守著城門的官兵看向一旁臉色青白交加的王散:這門到底是開還是不開??! 王散還在猶豫,卻聽一旁有人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