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占金枝(美食) 第118節
不過話說回來吳有才“人如其名”的名號在江南道一代確實傳的挺響的,再加上他自己又是個懶得爭怕事的,雖說一眾小城縣令都是半斤八兩,可旁的縣令在吳有才“名頭”的庇護之下反而顯得沒那般出眾了。 送走了姜韶顏,林彥原本只想差人走一趟江南道都府的,可臨到了了,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他叫住了正要離去的隨從,自己上前翻身上馬,親自走了一趟江南道都府。 待到了江南道都府,聽得林彥道明原委,一眾江南道都府官員皆面面相覷:還以為什么事呢,原來就是莫要忘記吳有才? 雖說這位林少卿“廉潔”名聲在外,可一眾官員到底是有些摸不清他的意思,還是忍不住問了他一句:“林大人,這代縣令的事也不是什么大事,您若是屬意吳大人不如……” “不必?!毕肓讼虢仡侂x去時平靜的神情,林彥想了想,道,“只要公平既可,不用特意偏幫吳有才?!?/br> 話說回來,他也很好奇姜四小姐為什么要特意走這一趟的。報上吳有才的名字就能使得吳有才當上姑蘇代縣令不成? 一眾江南道都府官員也很是不解,不過林彥想也不想便拒絕了他們的“偏幫”便也只好就此作罷,心說以吳有才的本事,便是加上了他的名字能如何? 不止是江南道都府的官員這般想的,林彥也是這般想的。 不過很快,林彥并一眾江南道都府的官員便發現他們似乎想得有點錯。 不是一點,是很大。 將姑蘇五城的縣令近兩年的政績一一攤開評估之后,吳有才的政績居然還不錯,哦不,不是不錯,是一騎絕塵。 于情于理,這個姑蘇代縣令最合理的人選都應該落到吳有才的頭上。 怎么會這樣?江南道都府官員擰著眉心認真看了片刻之后發現了原委:“這個吳有才近幾個月來政績斐然??!” 近幾個月?林彥頓時明白吳有才政績斐然的原因了。 這還要多虧崇言和姜四小姐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 成了 好些時日沒有待客的姜家別苑今日有客了。 吳有才戰戰兢兢的坐在石桌旁透過開著的廚房窗戶看著在里頭備菜做菜的姜韶顏,既有種受寵若驚之感又有些忐忑。 這忐忑尤其對上面前這幾個自他之后跟隨而來的更甚了。 靜慈師太倒也罷了,不理俗事的,可除了靜慈師太之外,一旁的方二小姐和錢三是怎么回事? 一個是寶陵首富家的二小姐,一個是放高利的瘌痢頭,怎么看怎么都不是一路人的兩方人是怎么湊到一起的? 大抵還是因為里頭的姜四小姐的緣故吧! 想當年方二小姐和姜四小姐不打不相識,還是瘌痢頭錢三跑到衙門來把他叫過去的。 一想至此,吳有才便感慨不已,看著里頭熟練炒菜掂鍋的姜韶顏那種受寵若驚之感更濃了。 就知道姜四小姐是個善人呢!這樣的大善人廣交好友,能感化面前這兩位也不足為奇了。 翹著二郎腿等菜的方知慧瞥了眼一旁戰戰兢兢的吳有才哼了一聲,對吳有才道:“你倒是好運氣!居然能嘗到姜四親自下廚做的菜!” 這話委實有些酸了,看著面前除了她自己之外還有三個的客人,方知慧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心道還好自己有先見之明,知曉要來姜四這里吃飯,早上一頓只墊了個底,一會兒定要放開肚子大吃一頓才是。 姜四這死丫頭倒是交友甚廣,背著她都交了多少朋友了?靜慈師太世外高人倒也罷了,方知慧的目光從瘌痢頭錢三和吳有才兩個臉上來回移動:這兩個憑什么能吃到姜四做的菜! 被狠狠剮眼的吳有才更是膽戰心驚,心中來回盤算著自己近些時日如何了,好似沒有惹到方二小姐的地方吧! 至于錢三,雖然被方知慧瞪著也有些害怕,不過比起吳有才,他顯然臉皮厚的多,雖然不敢瞪回去,倒也還算自在。 瞪他作甚?姜四小姐是大家的,又不是她一個的,想獨占姜四小姐做的菜,這方二小姐就不要想了。 姜四小姐是不是好人暫且不提,可至少在她的地盤上就不會少了他一口吃的。 姜韶顏做菜很是麻利,又有劉娘子、香梨和小午打下手,滿滿一桌子菜很快便端了出來。今兒也不是什么節日,是以也不講究,買到什么做什么。 瓦罐里的紅燒rou,長盤里的蒸鱸魚,圓盅里的獅子頭,酸菜豆腐燉得魚頭湯,復炸過的醪糟魚鲊,香辣可口的壇子雞,爆炒的蝦醬韭菜,麻醬涼拌的的黃瓜絲以及臘rou煮的八寶飯…… 這樣滿滿一桌子菜看的前來吃飯的靜慈師太等人早被勾出了一肚子的饞蟲,連從來沒有嘗過姜韶顏手藝的吳有才都忍不住暗暗吞了吞口水,心道也不知今兒是什么好日子,姜四小姐居然做了這么一大桌的菜來招待大家。 待到入座之后,姜韶顏端起手里的桂花龍井對上吳有才道明了用意。 “阿顏在這里提前恭喜吳大人了!” 被點到名的吳有才正在瞥近處發出香味的壇子雞,又香又辣,真是勾的人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姜韶顏冷不防的這一句把心思正放在壇子雞上頭的吳有才嚇了一跳,“啊”了一聲愣住了。 恭喜?恭喜他什么? 他近些時日除了練字有了幾分成效之外好似也沒做什么事吧! 姜韶顏顯然沒準備賣關子,端著手里的桂花龍井對吳有才道:“姑蘇縣令因為稅賦問題被革職查辦了,這代縣令多半要落到吳大人頭上了,吳大人即將上任姑蘇代縣令豈不是喜事一樁?” 雖說眼下席上的人除了姜韶顏之外,旁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這一桌子菜上,可聽到姜韶顏這一句,眾人還是皆愣住了。 姑蘇縣令因為楊家的事倒臺了,也算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了??隙ㄒ腥松先喂锰K代縣令的,可這人跟吳有才有什么關系? 不止旁人這么想的,就連吳有才自己也是這么想的。 升職這種事跟他吳有才有關嗎? “吳大人不必妄自菲薄,大人近些時日政績斐然,按政績也該輪到吳大人了?!苯仡佌J真的說道。 林彥認真的看著吳有才寫滿整張紙的政績,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先有端午鄉紳胡金貴等人為禍鄉里被查處……” 這件事是崇言做的,不過因是在吳有才的地盤上,再加上吳有才在里頭跑前跑后的幫忙做事,這件事自然也有一部分落到了吳有才的頭上。 “后帶人剿滅匪寨……” 這是慧覺禪師被山匪綁去做了廚子,后來靠自己的本事逃出了匪寨跑到衙門來報官了。 “最重要的是不畏強權,那楊家女眷挖了德懿太后蘭花的事,小小一介縣令膽敢直接扣押楊家女眷,這等能力人品委實整個江南道縣令中也找不出幾個來?!?/br> 一眾江南道都府官員嘖嘖稱贊。 林彥心情復雜:這最后一件事是崇言和姜四小姐不約而同合謀的。 “其實光前兩條,吳大人的政績便已經一騎絕塵了。諸位不要忘記眼下要代縣令的是什么地方,姑蘇城!”一個江南道都府的官員重重的拍了拍桌子,激動的臉都紅了,他道,“先前的姑蘇縣令是因為什么原因被革職查辦的?還不是畏懼楊家權勢才會如此的?” “若是找個畏懼楊家權勢的,那這個代縣令同先任的縣令有什么兩樣?”那官員大聲說道,“依某看,這姑蘇代縣令就要找個不畏權勢鐵骨錚錚的官員才能徹查楊家之事?!?/br> “在座諸位捫心自問,若是你們處于吳大人的位子上,做的到吳大人做的事么?” 一眾江南道都府官員神情一僵,沒有出聲。 那挖蘭花的小事哪個吃飽了沒事做的跟吳有才一個樣去為難一個后宅的女孩子? “所以很明顯,吳大人這樣的就是我們千方百計想要尋找的姑蘇代縣令?!惫賳T咳了一聲,忽地壓低了聲音道,“他都已經得罪了,也無所謂了……旁人哪敢?” 這話還真有道理。不過一個眨眼的工夫,江南道都府的一眾官員便拍板定下了最終的人選。 這姑蘇代縣令沒有比吳有才更合適的了。 林彥就在一旁看著吳有才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得了姑蘇代縣令這個位置,心情微妙:這樣匪夷所思的事居然這么簡單就成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實至名歸 這姑蘇代縣令居然最終落到了吳有才的頭上!吳有才接過調令時還在發愣,前兩日姜四小姐設宴恭喜他時他還將信將疑。 委實不是他不相信姜四小姐,而是這件事實在太過匪夷所思。他做姑蘇縣令?哦不,是代縣令,這話你問江南道的百姓,哪個百姓敢信? 莫說百姓了,就連他都不信??!吳有才心道。 可這樣匪夷所思的事就是這樣發生了,拿著調令的吳有才怔怔的看著前來傳調令的江南道都府官差,小心翼翼的問道:“真的……真的沒有弄錯嗎?” 官差斜了他一眼,指著調令上的名字,道:“據某所知,這江南道上下沒有第二個叫吳有才的縣令了?!?/br> 那就是他了,調令沒有錯??蓱Z慣了的吳有才還是忍不住問官差:“那些……那些同僚們可有意見?在下……在下其實不做也可……” 這慫的……連官差都忍不住笑了,頓了頓,正色道:“他們沒意見,吳大人既接了調令,便準備上任吧!” 姑蘇五城其他縣令確實沒意見,非但沒意見,反而還一致認為這姑蘇代縣令非吳有才莫屬。 不過大家卻不是一開始就沒意見的,最開始時,同僚們意見很大。都府里的大人們自然不是普通人,早料到了這一出,是以讓寶陵這個吳有才代姑蘇縣令的事是最后才傳到吳有才這里的。 消息一出,姑蘇五城其他縣令當即便拍馬連夜趕到了江南道都府質問都府大人們這個吳有才有何德何能。 他當時就在現場,眼看著一眾縣令們氣勢洶洶而來,不到半個時辰便溫順如羊羔一般的回去了。 關于將好事落到吳有才頭上的解釋,都府大人們統共也沒解釋上幾句話。 “何德何能?你們問吳有才何德何能?”一位都府大人笑看著來勢洶洶的一眾縣令開口了,“吳有才他已經抓了楊家的小姐,這就是他的德他的能!” 什么意思?一眾縣令們還沒有反應過來。 “你們覺得楊家會因為這等事而倒?”那開口的都府大人接著問道。 縣令們沉默了下來。 怎么會?陛下還要重用楊大人呢!當然,這一點暫且不提。楊家這件事其實明眼人都看的出來純粹是那個什么石御史抓著律法沒事找事而已,楊大人會因為這種事就倒下嗎? 不太可能吧! “原姑蘇縣令是因為庇護楊家被查的,究竟怎么回事,大家心里清楚?!倍几笕穗y得的在一眾縣令面前說了一番剖心大實話,“因為庇護楊家被查,接任的代縣令若是繼續庇護楊家……” 一眾縣令聽的頓時一個激靈恍然回過神來:若是繼續庇護楊家,這下場同原姑蘇縣令怕是沒什么兩樣了。 為保清白,接任的代縣令對楊家必然是要“雷霆手段”的,他們這樣的小角色于楊家而言恐怕同那個遭殃的煙花周也沒有什么兩樣,待到到時候秋后算賬,沒事找事起來…… 這光想想已經讓一眾縣令生出退縮之意了。 這代縣令雖然是個不錯的機會,可比起被楊家嫉恨來說,還不如茍一茍的好。 原本想著能暫代姑蘇縣令是個打破頭皮也要搶的好差事,眼下聽大人們這般一分析:這哪是什么好差事,分明是燙手的山芋才是! 燙手的山芋自然是最好不要落到自己手里的好。 “咱們江南道安穩了這么多年,我等也都有了幾分情分,不忍看諸位惹上麻煩。吳有才……咳吳有才同諸位不一樣,他先時已經抓了楊家小姐了?!倍几笕丝聪蛞槐娍h令,道,“得罪都得罪了,那接不接也沒什么兩樣了?!?/br> 說到這里,都府大人們忍不住感慨:“我等都是能保一個是一個??!先前吳有才抓楊家小姐可沒同我們說,這也怪不得我們了!” 眾縣令們深以為然:這也不是他們不講理貪生怕死什么的,委實吳有才自己先前已經擅作主張了,確實也不要怪他們落井下石了。 這得罪楊家的活,哦不,是姑蘇代縣令的美差還是交給吳有才來得好。 姑蘇五城一眾縣令出人意料的沒有反駁,說起此事還昧著良心對吳有才好一番夸贊“辦事穩重”“謹慎”以及寫的一手好字云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