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頁
宇文睿眼底閃過精明睿智的光芒,“皇帝逼不得已,只能接受這個建議,如果他不接受,便是與人民為敵。這個時候,弱勢的東州趁機提出‘合理’的意見,就看皇帝答不答應?!?/br> 南榮玥看著宇文睿老jian巨猾的表情,噗嗤一聲就笑出聲來,暗嘆這個三公主的手段高明。 …… 其實,皇帝當初扶持南榮玥為圣女,為了避免圣女獨斷專行,他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光明圣殿的高層除去圣女外,還有兩名祭司,十二名圣殿騎士,其中,有一名祭司和六名圣殿騎士是皇帝的人,在圣女的行事與皇帝相左時,這半數的人就會阻止圣女肆意妄為。 起初,南榮玥初來光明圣殿根基不穩,她什么也做不了,等到她站穩腳跟后,為了更好地幫助宇文睿,她開始削弱皇帝在光明圣殿的勢力。 找個名頭將皇帝的人外派出去執行任務、遠離光明圣殿,這對南榮玥來說并不困難,而且那段日子,宇文乾正忙著和裴家斗法,根本沒有閑心去管光明圣殿的內部斗爭。 南榮玥將皇帝的權衡之術學個十成十,自此之后,光明圣殿盡在南榮玥的掌控中,待皇帝反應過來為時已晚。 以至于后來當南榮玥開了先例繼任圣女一職的時候,總有婢女在背后悄悄討論。 ——這位圣女大人看似溫和軟弱,實際上堅韌又強勢。 她將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宇文睿后來的行動中幫她解決不少后患,著實功不可沒。 三日后,皇宮,御書房。 當皇帝收到某些消息后,他才后知后覺明白了什么,自己竟然中了東州的計! 此事得從京畿的難民回到東州后聲討皇帝說起。 飽受磨難的難民們在京畿備受冷落,皇帝壓根不肯救助他們,甚至連城門都不讓他們進入。不過幾天就餓死不少人,痛失親人的難民們恨極了皇帝的冷漠,一時間怨聲載道。 此時,不知誰散布消息說這一切皆因裴家,而皇帝又是裴家的姻親,偏頗裴家、拒絕接收難民再正常不過。 可實際上呢,裴家跟皇帝的關系有多么惡劣沒幾個人知道,老百姓得不到內部消息,又被怨恨沖昏了頭腦,便將謠言信以為真。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皇家秘辛、裴家造反之事,皇帝不方便透露,更是有苦說不出。 直到裴家被滅門,東州打完仗后,新上任的州主愛護民眾、體恤百姓,連忙下令,打算派兵去京畿和西州將難民們接回來。 誰知東西州的分界線被京畿軍隊圍得水泄不通,東州的兵馬被困住,根本出不去,也就無從將難民接回家。 消息傳出,整個東州都怒了,民眾舉著橫幅浩浩蕩蕩來到街頭,連連抗議皇帝的無良。 不過幾日,消息滿天飛,不單是東州,就是京畿和西州也都傳出皇帝的斑斑劣跡,老百姓的質疑聲此起彼伏,一時間,皇帝的威望急劇下降,口誅筆伐聲不斷。 當皇帝的桌案被一封封的諫言堆滿時,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進攻西州是假,讓皇帝派兵壓境才是真,自己竟被東州一方算計了! 可事情已經超出他的控制范圍,整片大陸千萬雙眼睛正緊緊盯著他的一舉一動,皇帝心急如焚。 這下好了,仗打不成,土地分割不到,自己的地位反而岌岌可危! 迫于輿論壓力,皇帝將江琉木和南榮玥請到御書房。 皇帝面色和善道:“江州主、圣女,對于此事你們有何建議?” 實際上,他在暗地里咬牙切齒,暗恨這兩人倒是懂得觀望,擺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悠閑姿態,皇帝想著自己諸事纏身,必定要將這二人拖下水,絕不能讓他們摘干凈。 南榮玥氣定神閑道:“本座建議陛下立即撤兵,安撫好京畿難民的情緒,再派人將他們安然無恙送回東州,最后再道個歉以平民憤?!?/br> “不可能!”皇帝當即拍案拒絕。 他是當今天子,哪里能紆尊降貴去做這些有辱尊嚴的事情,要他給那幫賤民道歉?做夢! 南榮玥挑挑眉,不再說話。 宇文乾只能將全部希望寄托到江琉木身上,他眼巴巴看著他。 江琉木摸摸下巴道:“陛下真不愿放下身段道個歉?” 皇帝想都不想點點頭。 江琉木又問他:“那陛下愿不愿意妥協呢?” 宇文乾思考片刻道:“只要不用朕道歉,做出讓步不是難事?!?/br> 在他看來,給老百姓道歉就等于承認自己有錯,可皇帝一生輝煌,也自命不凡,哪能容許自己在位期間有任何污點呢? 他是要成為千古一帝、被后人歌頌與敬仰的人,要他道歉認錯就跟要他的命一般,所以他絕不答應。 江琉木道:“那么便與東州談判吧,陛下不妨退一步,先聽聽他們的訴求!” 皇帝的手指緊了緊,好一會才松開。 “好吧,就這么辦?!彼讌f道。 作者有話要說: 生死時速啊啊啊啊,差點趕不上QAQ 第116章 談判桌上 四月的綿綿細雨總歸下不停,街道上一片濕滑泥濘, 三兩個行人舉著油紙傘緩慢行走, 清明剛過, 不論是大街小巷, 都顯得冷冷清清。 京畿某家客棧二樓, 南榮玥與宇文睿坐在雅間內安安靜靜吃午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