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作精公主的團寵生活 第43節
“那你還我風鈴!” 康熙雖知元衿年紀小,剛才的話是童言無忌,可這事他不準備退讓,非要讓孩子吃點教訓。 他威脅道:“要風鈴是吧?拿走就拿走,拿走了就別再送來?!?/br> “本來就是你問我要的,我又沒非要掛過來?!痹茝呐簧匣聛?,對顧問行說:“顧公公,給我搬梯子,我現在就??!” 康熙氣得吹胡子瞪眼,也不等顧問行給元衿搬梯子,他自個兒搬了凳子去外頭親自取了下來。 “拿走,自己回去好好反思反思,我看你皇祖母給你慣壞了!” 元衿捧著她的風鈴,拉上青山就跑。 康熙這才反應過來,這小東西一生氣連句好聽的皇阿瑪都不喊。 “真是氣死朕了,小顧子,她怎么回事?!?/br> “公主只是一時之氣,可能是聽說阿哥們都要出京,到時候怕寂寞?!?/br> “怕寂寞就這么鬧?”康熙沉聲囑咐道,“你去和太后把這事說一聲,好好管教下這孩子?!?/br> * 可沒成想,接下來幾日,康熙發現,自己只是沒了一個風鈴,清溪書屋和沒了半條魂一樣。 先是他自個兒甩了袖子回屋批折子,那日西北風乍起,吹了半日把他頭都吹疼了,他都沒能聽見熟悉的風鈴聲。 接著是清溪書屋人進人出,每個人都和著了魔似得非要朝那空蕩蕩的角落看一眼,提醒他那里缺了個東西。 就比如那第二天—— 太子和大阿哥來書房為永定河的事面圣,胤礽跨進屋時悠悠看了眼門廊,似乎是不經意地說了句:“風鈴怎么沒了?” 御前太監不敢亂嚼舌根,大阿哥則跟著很自然地說了句:“最近風大,可能五meimei拿回去修了?!?/br> 還說:“太子那兒的兩個怎么樣?沒吹斷吧?” 胤礽和煦地笑說:“怎么會?五meimei串的時候是拿了魚線串的,入秋前還來瞧過有沒有缺損呢?!?/br> 康熙陰著臉問胤礽:“入秋前元衿去你那兒看過?” 太子點頭,大阿哥悶笑了兩下,“五meimei和太子殿下可真好,我這做大哥的就沒福氣?!?/br> “哎,這話可不對?!碧舆@回不是要和大阿哥杠,而是真心實意地告訴她,“你都成婚有女兒了,元衿是怕風鈴吵到你家的小孩子?!?/br> 然后到了夜里,康熙就聽說大福晉帶著小格格去疏峰給太后請安,元衿當場串了個小鈴鐺送給小格格玩。 再比如第三天—— 眾阿哥一起來清溪書屋請安,也是人人進屋時都抬頭看了眼。 老四和老五應是知道是什么事兒,全程埋著頭不說話。 老三附庸風雅,看著那門廊惋惜地嘆了口氣,和太監念叨了句:“那鈴不在,清溪書屋的翠竹都少了點味道?!?/br> 老九和老十兩個缺心眼,老十問老九:“九哥,那鈴鐺呢?難道太寒酸皇阿瑪取了?” “你瞎說什么呢?”老九橫了他一眼,“五meimei用的是哲蚌寺開光的陽刻平安青銅鈴,里面是十股蠶絲擰成的魚線,下頭墜的是綠貓眼石,穗子都是江南織造進貢的,哪里寒酸?” 老十年紀小,“哇”了一聲:“這么精致???” 康熙涼涼地打斷了他兩的對話,問:“胤禟,你倒是知道的多啊?!?/br> 胤禟不無遺憾地說:“是啊,皇阿瑪,我可想要一個了,就是不知道怎么和五meimei開口?!?/br> 到了這天夜里,康熙聽說元衿讓人給老九老十也送了兩個去,只是送到老九那里的那個,把綠貓眼石換成了青銅片。 康熙入睡前安慰自己:元衿這么做就是故意氣他,不生氣不生氣,他若生氣她得意。 再比如第三天—— 連王熙那個老狐貍進來時,都抬眼瞧了瞧。 康熙生怕他也說什么缺了一角,趕緊給他打?。骸巴跚浼也挥X得那風鈴吵得很嗎?朕就給它取了?!?/br> 王熙愣了愣才道:“是嗎?臣那日覺得在秋日這東西不錯,還在自己書房門口也添置了個?!?/br> 這還不算完,到了第四天,蘇赫代科爾沁班第親王進獻金秋的貢品,他一瞧見外頭的風鈴沒有了,便抓著御前太監嚷嚷。 “那鈴鐺都哪去了?” 經過三天的洗禮,太監們已經對這事了然于胸,當即答:“萬歲爺親自取了下來?!?/br> 怎么取的,為什么取的,打死也不能說。 蘇赫興高采烈地進了書房對康熙說:“萬歲爺,那風鈴您不要送我吧,公主就不肯送我!” “她為什么不肯送你???”康熙憋了四天的氣總算順了一點點,“你又這種小女兒家的玩意干什么?” “這可是公主的心意,奴才怕是永遠都不配了。哎,只能等您不要了隨手賞我?!?/br> “呵?!?/br> 蘇赫舔著臉不停地求,蒙古這天送貢品的人來人往好幾撥,他偏是不走。 他腦袋和針扎似得疼,元衿這孩子以前看著柔柔弱弱不聲不響,這回真鬧起脾氣來卻是十分上頭。 連皇太后都說勸不住她,問就是硬憋了口氣,再問就是要病過去的樣子。 皇太后派了烏嬤嬤來說犟不過這孩子,怕太逆著又生病,馬上就孩子生辰了,氣壞了多不吉利。 還明里暗里暗示皇帝是有些偏心了,且就算偏心也不該這么讓孩子知道。 呵呵呵,感情還是他的錯了? 他當即冷了臉囑咐烏嬤嬤,如果元衿不認錯,她最近都不要去馬場玩,生辰也別出來鬧了。 康熙思來想去,這幾日最像話的還是佟舅舅的大孫子舜安彥,他也跟著來過一回清溪書屋,進來時眼神那叫一個淡定,連往那風鈴方向抬頭的動作都沒有。 不愧是舅舅教養的孩子,又懂事又爭氣。 其他的人,各個都沒個安生。 非要給他熱情地補兩刀。 “蘇赫還沒走呢?” 送走了一波土默特部的蒙古人后,康熙隨口問了問身邊人。 太監剛要答話,外頭傳來了小宮女說話的聲音。 康熙豎起耳朵聽了聽,那聲音似乎挺熟悉。 他伸頭一瞧,是元衿身邊的小宮女好像叫青山? 康熙心里一松,孩子還是得冷一冷訓一訓,瞧,這不就撐不住派人來道歉了。 他大人有大量,抬手對御前的人說:“去,把五公主的宮女叫進來,看看她怎么給朕道歉了?!?/br> 小太監剛出去,他就聽蘇赫高興地大喊:“我說呢,清溪書屋的鈴鐺怎么沒了!” 過了會兒,小太監孤身一人回到御前。 “人呢?” “走了?!?/br> 康熙怔住。 小太監跪下答道:“那宮女是來替五公主給蘇赫貝勒送……東西的?!?/br> “送什么?”康熙最后掙扎著問了句。 “風鈴?!?/br> 呵,好嘛,人人都有,就他被單方面解除。 朕的女兒,干得漂亮。 作者有話說: 啊啊啊,又被隔離了 當然我的評論減半了,不說了不說了 我盡量半夜再更一更吧~ 第31章 康熙自問是有點尊嚴在身上的。 他一個八歲登基、在位近三十年的皇帝,登基以來十四歲平鰲拜、二十歲打三藩,三十不到□□,四十歲前定要弄死噶爾丹。 北至大漠、南到海域無人不知他的威名,下有新科舉子,上有兩朝老臣,誰不服他的圣旨? 他,豈能為一個小小破風鈴向八歲女兒低頭?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熬就一個字,熬到小丫頭認錯,熬到小丫頭痛哭。 到時候他依舊能心胸寬廣、勉為其難地把風鈴掛回去。 哎,說來掛了這么多日子,他怎就沒發現過那風鈴下面是綠貓眼石呢?也不知道她哪搞來的。 她后來給老九的風鈴換了青銅片,不知道是不是綠貓眼石不夠了? 還有那江南織造進貢的穗子,她這個年紀能得多少量,估摸著都是太后那里賞她的,她倒有心,全用在這玩意兒上。 康熙愁眉不展地敲了敲桌上一疊理藩院的折子,噶爾丹還沒死,漠北也才降服還有零星sao亂,前線如今連吐魯番都沒觸及,天山南北更是遙遙未及,往后還有成批需要派出去的八旗兵丁,還有數不完的硬仗要打。 小兒女無心,他卻是知道,那風鈴不是只紀念已逝去在烏蘭布通的八旗將士,還有未來更長遠的日子里會付出的鮮血。 想到這里,惆悵勝過了憋悶,可又止不住氣元衿的不懂事。 顧問行端了個堆滿錦盒的玉盤來,“萬歲爺,后日是五公主的生辰,奴才照您的吩咐讓內務府置辦了這些,您瞧瞧?” 他一樣樣打開給康熙瞧,“這是西洋的小懷表,按照五公主的生肖有只粉色琺瑯放的小豬,那是南邊新貢的絨花,冬天戴最好,還有……” 康熙一一掃過,最后撈起懷表掂量了下,挑出來扔到一邊,指著顧問行罵道:“老九老十是男孩子,你弄個金豬銀豬也不算辱沒他們,元衿一漂漂亮亮的小姑娘你弄這像什么?回頭看見了又說朕不疼她哭鼻子鬧?!?/br> 顧問行訕笑著把放懷表的盒子挪到一邊,但聽康熙繼續念叨他:“小女孩,送鳳鳥、蝴蝶、蘭花、萱草都很好,內務府庫房里是被掏干凈了嘛?找這么個丑東西給她,小顧子你生生嫌朕還被擠兌的不夠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