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作精公主的團寵生活 第6節
她忽喜忽嗔,真真就是年畫上走下來的娃娃。 五阿哥一時都看呆了。 元衿瞧著五阿哥,突然作出恍然大悟的神態,她上前扯扯他袖子:“五哥哥帶我去吧!五哥高,有五哥保護我,肯定就不會摔啦!” 五阿哥覺得她元衿的非常非常有道理。 要不能帶漂亮meimei摸燈籠,自己白吃那么多飯,白長那么高個干什么? 作者有話說: 和四哥約兔子燈,和五哥約舉高高的渣女小元衿。 都是私設~笑笑就好啦! 還是紅包換評論還不會(別養肥我?。。?/br> 第5章 太后向來寵愛五阿哥,他這般豪言壯語一出,太后內心便不再執著于要讓元衿靜養。 她拉著五阿哥連聲夸:“咱們胤祺就是心腸熱,都知道要帶meimei了?!?/br> 倒是烏嬤嬤心眼更密些,勸太后道:“公主從堆秀山上摔下來的那一下不輕,當時都驚動了在乾清宮賜宴諸王的萬歲爺,還連夜召了太醫進宮來瞧。好不容易這些日子養好些,今兒精神氣也足了,能說說笑笑了,不如再養得結實些,到時候隨五阿哥一起回上書房念書,兄妹兩一起上進,不是更好?” 烏嬤嬤這話說得曲折,可太后和她是幾十年的主仆,哪能聽不懂這言下之意? 隨即,太后便拉著元衿左瞧右瞧,仔仔細細地打量了一圈—— 精神氣雖好,人長得也討喜,但黑眼圈還在,手腕比竹竿還細,身形也比同齡那幾個公主阿哥消瘦。 根子里還是個病秧子。 這樣的孩子若是隨隨意意放出去,再出點什么事兒,他們寧壽宮在康熙跟前不好交代。 退一步說,太后名義上永遠是康熙的嫡母,即使康熙有什么想法她也能好好過下去,可太后更在意胤祺,如若元衿有什么和胤祺扯上關系便不好了。 太后自己沒能誕下阿哥,看親手養大的五阿哥向來如眼珠子般珍貴,日日都希望他能成才,還能得康熙器重。 故而碰上他的事,都極為小心謹慎。 “胤祺啊,你五meimei還在病中,咱們先讓她養病如何?養好了你帶著她玩?!?/br> 元衿眨眨眼,撲在太后的膝頭,說:“皇祖母,元衿不怕吃藥,那元衿好好吃藥后,就跟著五哥哥啦?!?/br> 小姑娘香香軟軟,雖不及敦實的阿哥可靠,但人心是rou長的,太后又上了年紀,哪里經得住這般懇求。 她下意識彎腰抱起元衿,讓她坐在自己膝頭。 宮里孩子各有不同,可元衿一直是當中最漂亮的那個,如若不是病體拖累,一定會比現在更水靈。 太后順手拿了枚梅花糕,遞到元衿嘴邊。 “小元衿乖,皇祖母聽嬤嬤們說過,你吃藥從來都不哭,乖乖的。以后不但吃藥要乖,吃飯也要乖,早點長高長大才好?!?/br> 元衿垂眸看了眼梅花糕,色澤誘人、香氣撲鼻,可上頭那灑滿糖粉的十幾種堅果里恰好有紅綠絲。 她不吃紅綠絲,一口也不能吃,只要舌尖碰到那個味,就會犯惡心。 她乖巧接過,猶豫著送到嘴邊時,瞥見旁邊的五阿哥咽了咽口水。 五阿哥正是長身體的年紀,吃飯如無底洞,看見什么都能吃下。 剛才那幾片羊rou,還不夠填滿他二分之一的胃。 元衿見狀遞了過去:“哥哥先吃?!?/br> 五阿哥心里感動得幾乎要流淚,meimei不但乖巧可愛,還有孔融讓梨的精神。 他怎么好意思搶meimei的點心呢! 五阿哥坐在了元衿旁邊的圓凳上,舉起筷子,義正辭嚴地拒絕了梅花糕和meimei的誘惑。 “用膳有順序,先主食后甜點,不可亂了規矩?!?/br> 元衿便與太后說:“我也要和哥哥一樣!” 太后見兩人一脈同氣,更是喜笑顏開。 “好好好,你們一起先吃主食,再用甜點?!?/br> 五阿哥還肅起一張臉,擺出做哥哥的姿態說元衿:“你吃完飯還得吃藥呢!不吃藥,怎么和我出去玩?你可要長得比二jiejie高才行!” 一屋子人哄笑。 被寧壽宮嬌生慣養的五阿哥,一直憨厚天真的五阿哥,竟然也會板起臉教訓meimei來。 如此,元衿跟著五阿哥一起吃掉了三盤羊上腦,再以葷素搭配的名頭,一起吃空了一盤高湯白菜。 再由五阿哥親自看著,元衿喝下了一整碗中藥。 太后在一旁樂成了朵花,只覺膝下養著一對金童玉女,怎么瞧都喜慶。 這日過后,太后每日在五阿哥來請安時,都叫權嬤嬤把元衿帶來。 兄妹兩一起用膳,再看著元衿吃藥。 五阿哥連看元衿五日,越看越喜歡。 宮里的公主大多和他有年齡差,和他同齡的阿哥則都是競爭對手,太后額娘每日耳提命面,就是要他能勝過皇兄皇弟。 騎馬、射箭、規矩、身高,哪樣都要比,一不小心比不過,就能換回好幾頓嘮叨。 還是漂亮meimei好,不用爭不用搶,事事都學他,樣樣都聽他。 每日見一次meimei,書房里的壓抑都能一掃而空。 * 到了十五元宵那日,太后并沒有讓元衿梳妝打扮,而是一早詔了太醫入宮替元衿診脈。 此事元衿心中早有準備,她那日聽烏嬤嬤說話時就知道,寧壽宮對她的寵愛和小心,都建立在小心謹慎和保護五阿哥之上。 但太后此次的用心超乎元衿也超乎寧壽宮眾人的想象。 烏嬤嬤這日親自囑咐了寧壽宮管事太監孫福壽,說太后懿旨,讓太醫院必得派兩位太醫同來。 孫福壽是寧壽宮地位最高的大太監,又帶著太后懿旨,太醫院院使當即親自領著太醫院最擅長跌打損傷的太醫梁之惠,到元衿的殿宇與她診斷。 院使負責診脈,梁之惠負責看傷。 兩人分別看過后,略略交換了下意見,便留下梁之惠開方,院使去前殿和太后回話。 梁之惠看上去不過二十多歲,藥方寫得卻奇快無比,他擬完后遞給權嬤嬤。 “早服醒神湯,夜服安神湯,后腦的淤血一日熱敷三次,順著一個方向揉即可?!?/br> 他又問元衿:“公主可還記得,摔跤時是往后倒的,還是往側邊跌的?” 元衿按接收的記憶思索了下,可不但沒能想起,還突覺后腦傷處一陣刺痛。 這還是穿來后從來沒有過的。 她不愿為難自己,便搖了搖頭。 梁之惠深深瞧了她一眼,后又在方子上加了兩筆。 “嬤嬤照方處置,微臣之后會再來診脈?!?/br> 權嬤嬤遞上個塞了賞銀的荷包,被梁之惠以公主還未痊愈的借口拒絕。 而后,權嬤嬤便對梁之惠贊不絕口。 “到底是太后的話有用,這梁太醫比之前的人仔細多了?!?/br> 元衿隨意瞥了眼,那方子的確寫的細,連揉淤血的方法也細細寫成了三步。 享福人和苦命人就是不一樣啊。 元衿癱在暖炕上,由著宮女照方給自己揉淤血時想著。 雖然一定要去宮宴的目標黃了,但能得個好太醫看病也不虧。 畢竟這具身子的底實在差,要由著這樣差下去,她不但要再早死一次,還會死得拖拖拉拉、痛苦萬分。 今日五阿哥和太后都去了乾清宮宮宴,不會再有人喊她去前殿“營業”。于是用過午膳后,元衿就翻開那本佛經,邊默讀背誦邊學寫字體。 無論那位神童敏敏的傳說是否為真,這本佛經都是難得的佳品,尤其是字體深得元衿喜愛。 她喜歡古樸方正的字。過去家里人都認為女孩該學秀氣的柳體,可她偏偏要練蒼勁古樸的顏體。 這本佛經的字,深得顏體的莊嚴之氣。 見字如見人,元衿都可想象到一個嚴肅敦厚的和尚抿著唇在肅靜佛寺里抄經的場景。 她抄了兩頁,五阿哥突然出現在她身后。 “喂,小元衿,你怎么抄上經書啦?” 元衿沒想到五阿哥這時會來,“五哥哥?你不是該在宮宴上嗎?” 五阿哥大喇喇往稍間的暖閣上一坐,揮手讓自己的哈哈珠子和太監進屋。 “是皇阿瑪讓我來的!” 康熙? 元衿不信,她穿來這些日子,通過嬤嬤宮女的話數過,康熙如今兒子排到十四,女兒排到第九,她個五公主正好夾在當中。 俗話說:靠老大,疼老幺,最不待見是當腰,她就是個腰中腰。 元衿問:“五哥哥,皇阿瑪還記得我,我就沒白活?!?/br> 這喪氣的話,讓五阿哥心頭一緊。 康熙素來重視阿哥,他們這些阿哥平日若有個頭疼腦熱,都能得皇父親自看望,若是太子,皇阿瑪甚至會通宵陪伴。 而五meimei則沒有過這樣的待遇。 皇阿瑪已經把她生病,當做件理所當然的事,今兒在宮宴上聽說她還未好不能到時,連半點遺憾都沒有。 胤祺怕元衿傷心,扯謊道:“記得,當然記得啦,還說要你好好吃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