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狼,我不愛你了(快穿) 第99節
書迷正在閱讀:別碰我meimei、她們之間-絕望與希望、肥rou合集(粗口調教,bdsm)、林素、唐小姐已婚未育、乖乖挨cao的少女們(調教,sm,粗口)、澹月微遲、她坐擁江山,享無邊孤獨、【帝XEN】錯位、神豪流偶像
毒酒剛一下肚,李丞相就凄慘的哀嚎起來,七竅流血,慘叫了好一會兒才痛苦的斷了氣。 周圍其他參加宴席的官員們早已被嚇得面無人色,他們真沒想到這場慶功宴居然真的是皇帝和李丞相毒殺昌寧侯的鴻門宴。 只是沒想到昌寧侯父子棋高一著,不僅沒有中計,還直接反了。 安樺站在那里冷眼看著李丞相被毒酒折磨得斷氣了,然后抬頭看向坐在龍椅上已經嚇尿了的皇帝。 皇帝大腹便便中年禿頂眼下青黑,一臉腎虛的模樣,此時驚恐之下涕泗橫流,渾身縈繞著一股尿sao味兒,實在不堪極了。 安樺眼里閃過一絲嫌棄,將手中的大刀一甩,直接擦著皇帝的臉頰扎入他的龍椅椅背上。 膽小如鼠的皇帝眼睛一翻,嚇暈了過去。 第86章 他過河拆橋[03] 安樺看見皇帝昏過去之后, 走到龍椅旁,拔下那把刀,轉身看向宴席上冷汗津津的眾官員們。 能有資格來參加皇帝舉辦的慶功宴, 這些官員們一個個都是身居高位的皇帝心腹或者李丞相的黨羽。 換句話說,沒幾個好東西。 安樺也對他們毫不客氣的道:“諸位大人,陛下身體虛弱, 昏迷了過去, 陛下昏迷前將政務托付給昌寧侯處理,如今李丞相暴斃,由昌寧侯擔任丞相之位。諸位大人,可有異議?” 眾人看了看七竅流血臉色痛苦死去的李丞相,又看了看被嚇暈過去的皇帝, 誰敢吭聲?大殿內一片寂靜。 安樺目光巡視了一圈, 見無人反對,滿意的笑道:“既然如此,那么諸位大人就回府休息吧,明日記得來上早朝” 眾人戰戰兢兢的走了出去,路過那些盔甲染血的士兵時, 感受著撲面而來的血腥味兒, 強行忍住嘔吐的沖動, 加快腳步走出了皇宮。 然而皇宮之外, 也有一支支的傅家軍在巡邏,整個京城都被傅家軍給掌控了。 回到府中的眾人心有余悸,暫時保住性命了,卻也不知未來會如何。一個個都開始思索著脫身之法, 或者是向昌寧侯府投誠。 宴席上的官員們離開之后, 幾個親兵把地面上李丞相的尸體拖出去處理掉, 大殿內就只剩下昌寧侯和安樺兩個人了。 昌寧侯看著那壺毒酒,怔怔嘆道:“真沒想到皇帝居然真的不顧大局要對我動手?!?/br> 若非安樺提前提示過他,他只怕還以為皇帝不會隨便殺他,即使要對他動手,也是構陷罪名剝奪他的兵權再拿他下大獄,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在大庭廣眾之下毒殺他。 昏君的行事作風總讓人那么猜不透,他居然真的就不顧一切的干出這種事了。 昌寧侯也懶得再多想,看著安樺問道:“你覺得該怎么處置皇帝?” 這些年來,安樺時常給昌寧侯出謀劃策,展示自己的才華與智慧,已經讓昌寧侯習慣什么事都問問他的建議了。 安樺道:“昏君要殺你,本來留他不得,不過幾個皇子病弱,隨時可能夭折,只能暫且留下這昏君性命。為防止他不安分,可以讓他真的虛弱下去,吊著命死不了就行?!?/br> 昌寧侯點了點頭,既然都決定要造反了,他當然不會瞻前顧后優柔寡斷的覺得這么對待皇帝不好,直接聽取了安樺的建議,派人給皇帝下藥,讓皇帝纏綿病榻。 至于政務,都由昌寧侯這個丞相來做最終決定,朝堂掌控在自己手中后,昌寧侯大肆安插自己人進入朝堂,清洗皇帝的心腹和李丞相的黨羽。 清洗過后的朝堂基本都被清空了大半,昌寧侯一時間都有些人手不夠了,他麾下并無那么多人才來填坑。 這個時候安樺建議他,舉辦一次恩科,就是格外開恩的舉辦一次科舉考試。 按理說只有皇帝才有資格舉辦恩科,但皇帝現在就是個躺在床上喘氣的工具人,昌寧侯直接寫了圣旨,拿出玉璽往上一蓋,這就是合法的圣旨旨意了。 圣旨頒布之后,不少學子們心中激動起來。 如今亂世初顯,誰都不能置身事外,可對這些學子們來說,寒窗苦讀這么多年,為的不就是參加科舉得到功名利祿嗎?即使亂世要來了,也不能阻止他們參加科舉。 京城對大興朝各地方的掌控非常薄弱,昌寧侯和安樺都對地方的科舉考試公正性不抱什么希望了,但他們還是盡力的保證了京城附近的科舉公正性。 在會試前,各地舉人進京趕考,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京城再度熱鬧了起來,仿佛之前大軍接管京城發生宮變的事情只是一場虛幻的夢。 李丞相的突然倒臺,昌寧侯的崛起,皇帝淪為傀儡,京城被昌寧侯府掌控……這些消息早已隨著京城的解封傳了出去。 大部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昌寧侯這些挾天子以令天下。 只是暫時無人敢明面上跳出來指責昌寧侯,做那第一個出頭鳥,都在默默的積蓄實力,對昌寧侯以皇帝的名義發出的圣旨陽奉陰違。 這次參加會試的巨舉人,有不少都是各地豪強勢力派來的,目的無非是想趁此機會打入京城內部,為日后逐鹿天下做準備。 安樺對此一清二楚,所以他親自出馬去考驗那些參加會試的舉人考生,把其中是間諜眼線的考生都挑出來,等到會試閱卷時自然會將這些人都刷掉。 只有那些身家清白或者是中立勢力的考生才有資格參加殿試。 也別說什么公正不公正的,非常時期行非常手段,他們也不可能培養其他敵對勢力的人擔任重要職位。 好在并不是所有考生都是其他勢力派來的眼線,安樺剔除了那些用不得的人,剩下的考生也不在少數。 會試考題的最后一道大題,就是問考生們對于昌寧侯鎮壓紅糧軍這場戰役的看法。 其實就是為了篩選出有意投靠昌寧侯府的考生。 因為只要有心投靠昌寧侯,必然會對昌寧侯鎮壓紅糧軍這場戰役大吹彩虹屁,這樣的考生,最起碼思想上不會有問題。 安樺可不想在殿試時遇到那種指著昌寧侯罵jian佞逆臣的頭鐵考生。 因為這一次殿試,是由昌寧侯出面主考的。 往屆殿試都是由皇帝或者太子主考,參加殿試的考生才會被稱作是‘天子門生’。 昌寧侯出面做殿試主考官,其中的意義已經很明顯了。 那些愚忠皇室的書生,必然是看不過眼的,難免會說出一些過激的話,讓昌寧侯難堪下不來臺。安樺要提前把這些不安定因素排除掉。 有安樺的一步步篩選,最終能走到殿試上,出現在昌寧侯面前的考生,全都是識時務的俊杰。 眾考生對昌寧侯恭敬拜道:“學生拜見丞相大人!” 昌寧侯心中意氣風發,面上卻還端著嚴肅的表情,沉聲道:“免禮,平身。入座,準備考試?!?/br> 安樺跟在昌寧侯看著這一場由傅家舉辦的科舉考試,這些考生全都是未來傅家的班底,也是他未來的手下。 在這些考生當中,安樺格外重點關注了一下其中一個看起來家境不太好,衣服袖口都磨脫線,青衫洗得略微發白的中年考生。 這個考生三十多歲的樣子,面色滄桑,兩鬢略有白發,飽經風霜的樣子,但氣質卻很沉靜,即使安樺盯著他看了好半晌,他也察覺到了上頭有人關注他,依舊下筆穩重的繼續作答,不曾慌神。 安樺會格外注意一下這個人,是因為傅凝生前在洪揚升身邊見過此人。 他名為許錚,出身寒門,全靠寡母和jiejie做針線活給人漿洗衣物供他讀書,因得罪了當地豪強,即使有舉人功名在身,他們一家的日子也十分難過。 上一世許錚是洪揚升身邊的軍師智囊,草莽出身的洪揚升,一開始根本沒有那么長遠的眼光發展自己的勢力,是因為他救下了被豪強迫害的許錚,得到了許錚的效忠幫助,才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不然洪揚升沒點本事和勢力,也沒資格接觸到昌寧侯的女兒這個階層的貴女,更不可能得到昌寧侯的認可,把女兒下嫁。 固然洪揚升是在得到傅家的全部資源之后才得以潛龍飛天的,但在飛天化為真龍之前,首先洪揚升也得自身是條潛龍才行。 洪揚升能成為最終勝利者,成為開國皇帝,可不光是靠自己心狠手辣,自身能力也不容小覷,身邊更是匯聚了眾多能臣勇將。 在洪揚升在登基之后,坐穩江山,開始清洗功臣,那些仗著自己的功勞張揚的武將勛貴是涼得最快的,洪揚升徹底收回兵權,又把刀口對準那些跟著他打天下的謀臣。 一大批開國功臣,最終得以善終的,只有寥寥幾人,其中就有這個許錚。 許錚幫助洪揚升,更多的是為了報恩,而非為了功名利祿,所以他很干脆的辭官歸鄉,躲過了清洗。 上一世許錚會被當地豪強逼迫得家破人亡,寡母和jiejie全都被害死,自己也深陷牢獄。恰逢洪揚升攻破許錚家鄉那座城池,當地豪強負隅頑抗被殺,許錚被救了出來。 當時的洪揚升就跟紅糧軍首領差不多,也像是個土匪頭子,但他比紅糧軍首領更聰明,知道劫掠百姓沒有油水還容易引起民眾怨恨,就只劫掠豪強富戶,還散財給當地的貧苦民眾,獲得民眾感激,奠定自己的民眾基礎。 洪揚升知人善用,他出身低,自己學識淺薄,但他知道招攬有本事有學識的人為他出謀劃策,還懂得跟著自己手下的聰明人學習,慢慢充實自己,擺脫出身低微帶來的劣勢。 傅凝嫁給洪揚升時,從洪揚升身上已經看不出他曾經是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草莽文盲了。 即使傅凝對洪揚升恨之入骨,也不得不承認此人雖然刻薄寡恩過河拆橋但確實是個梟雄人物。 許錚能伴隨洪揚升這樣的梟雄多年,并且在洪揚升的清洗中全身而退,可見其本事不凡。 安樺忽然踱步走到許錚的身旁,站在他身邊看著他作答的卷子,他的字寫的很方正,似乎沒有多少棱角,但筆鋒之中卻暗藏鋒芒。 再看他答題內容,言之有物,又不失圓滑,安樺下意識的微微頷首。 安樺也沒想到自己只是因為昌寧侯手下缺人才,勸昌寧侯開一次恩科篩選招攬人才,居然能釣到許錚這條大魚。 上一世沒有開恩科這回事,許錚大概是等不到兩年后的會試,就被當地豪強迫害得家破人亡。 如今安樺提議開恩科,許錚就抓住機會入京參加會試,只要他能金榜題名,他家的危機自然迎刃而解。 看來安樺無意間截胡了洪揚升的一個頂級謀臣了。 他心里還挺高興的,洪揚升事業剛起步時身邊可沒幾個能人愿意投效,唯有一個許錚是他運氣好撿漏了,他還是后面在許錚的幫助下慢慢發展壯大后才招攬了更多的人才。 如今許錚被安樺截胡,洪揚升勢力的發展必然會減緩,又沒可能得到傅家的資源,別說飛天化為真龍了,能不能成為潛龍都要打一個問號。 安樺看了一會兒許錚的試卷,就踱步離開了,免得打擾了許錚繼續答題。 安樺回到昌寧侯身邊,昌寧侯壓低聲音問道:“那個考生有什么特殊的嗎?” 安樺淡淡一笑,道:“是個人才?!?/br> 昌寧侯聽出了他話語中的欣賞意味,便道:“那此人便給你了?!?/br> 昌寧侯自從將安樺當做繼承人培養之后,就處處為他鋪路。今日的殿試,若非安樺還年輕,昌寧侯都想把這次恩科殿試的主考官位置讓給安樺。 現在只是把一個安樺看中的人才劃分到他手下罷了,對昌寧侯來說,根本不算什么。 在交卷之后,昌寧侯還特意找出許錚的卷子多看了一會兒。 確實寫的很出彩,但也不是沒有不能跟這份卷子相媲美的其他考生的試卷。 昌寧侯沉吟了一會兒,把許錚排在了第四名。 本來看在安樺的面子上他打算給許錚一個狀元之位的,可是他想到直接讓許錚做了狀元,許錚可能不會甘心效忠于一個年紀輕輕的侯府世子,所以就把許錚的名次壓了壓。 在殿試之后,名次公布之前,昌寧侯就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安樺。 安樺微微點頭,沒有什么異議,反正不管許錚是第一名還是第四名,他都只看許錚的能力,能力足夠優秀,排名倒數第一也不影響他對他的重視。 在張榜之前,安樺就先派人去許錚在京城落腳租住的民居請他來昌寧侯府。 安樺派去的人是自己身邊的一個親兵,知道他對許錚的重視,所以請許錚來昌寧侯府時十分客氣:“許貢士,我們世子有請?!?/br> 許錚腦海中迅速浮現出殿試那日在自己身邊駐足了許久的衣服下擺。 他考試答題時不敢抬頭去看那人的長相,但答完題退出大殿時,他趁機抬頭掃了一眼殿內的人,發現穿那件衣服的人正是昌寧侯世子傅安樺。 所以今日這個親兵來請他,一提到‘世子’,許錚就立馬想到了昌寧侯世子。 他的心跳有些加速,如今大興朝最有權勢的人當然就是昌寧侯,傅安樺作為昌寧侯世子,若是自己能得到他的看重,他家里的那些麻煩就不算麻煩了。 許錚懷著滿腹思緒跟著來請他的親兵踏入了昌寧侯府,穿過長廊,來到了侯府的后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