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書迷正在閱讀:深海遇見你、心中的野火、冰淇淋桶、小兒科(SC 1V1 H)、你說不穿褲子【短篇集】、虛假戀愛攻略(女騙子,np)、風搖翠竹(1v1 sc 青梅竹馬)、黑手黨和人質(sm,捆綁)、藏嬌(SC,金絲雀)、昭昭薦櫻辰
		
		    信不信,這一針都是要打的,醫生先綁了她的手,用拿棉花蘸了酒精,輕輕擦了擦才扎下去。    葉寶溪深吸了一口氣,她能察覺到針頭刺進皮膚,疼痛很快傳達到大腦,她握著余沛的手也沒用力,等了幾秒鐘,漫長得像一個世紀過去,血終于抽夠了。    體檢的所有流程結束,葉寶溪拿著蓋滿所有章的表交到輔導員手里,又和余沛去逛學校,cao場圖書館超市食堂,每一個角落都會是有趣的。    *    軍訓開始的時候恰好趕上葉寶溪生病,像高中一樣在病號連度過半個月,最后在大禮堂坐著看迎新表演,在表演前有老師代表和學生代表發言,在節目之前的冗長時段。    但葉寶溪看得很認真。    因為臺上站著的是余沛,大學沒有校服,她穿著正式的白襯衫站在旁邊等待發言的時機。舞臺上有燈排照下來,光里面的灰塵也翩翩起舞,而余沛抿著唇站在光里。    “這次的學生代表好漂亮啊?!?/br>    “看起來也很聰明的樣子?!?/br>    “是alpha吧?好想要她的微信?!?/br>    “我待會上表白墻問一下,不知道她有沒有戀愛對象。這種學霸看起來不會沾染煙火氣的?!?/br>    “她有女朋友了?!?/br>    聲源在葉寶溪左手邊,她轉頭看一眼,茶茶這次瞪大了眼睛像眼球鼓鼓的小金魚在逗她:“又見面了?臺上的是你女朋友吧?”    “確實是?!?/br>    到了大學就沒有掩飾的必要了,葉寶溪大大方方地承認了,她看著臺上的人與有榮焉:“我和余沛念一個高中,那時候她就很厲害了,一直在拿獎?!?/br>    她想起那一次的數學競賽,從領獎臺下來尋找她的余沛,把獎杯塞到她手心里的余沛,一直陪在她身邊的余沛。    “我們余沛是值得被喜歡的人?!?/br>    *    和葉寶溪想象中的不一樣,她和余沛沒有因為繁重課業生出嫌隙,對方上完早八還能提一份早餐給早十的她,反而是她和追星的meimei混一塊了。    最開始,是一份炸雞盒子發起的邀請。    “葉寶溪!我的炸雞盒子吃不完了!你過來幫忙分擔一點吧!”    因為睡的是A號床,大家剛開始記不清名字的時候都叫她A妹,后來連本人都習慣了這個稱號。A妹正沖她招手,面前擺了一盒吃了一半的大塊炸雞盒子,又順手拿了一個塑料手套給她。    “順便一起看一下我老公怎么樣?”    A妹發出邀請,吃人嘴短,葉寶溪也把椅子拉過去看著電腦,屏幕上的直播已經開始,但燈光還是暗著的,黑暗里能看見幾個隱約的身影。    “你老公也在里面嗎?”    葉寶溪認真觀看,恰好燈光亮起,她把沾滿甜辣醬的那一面轉過來咬進嘴里,而屏幕里的幾個穿著制服的女生已經上場了,跟隨著音樂擺動手臂,眼睛盯住鏡頭。    A妹馬上拿手指住其中的一個,讓她看:“葉寶溪!看這個!我的周西寶貝!”    “好!”    葉寶溪順著A妹的方向看了一陣,被鏡頭里面站后排的女生吸引了注意力。    說不是盛世美顏這樣幾乎是捧殺的話,眉眼都是乖順的,垂著眼簾的樣子讓人想起潔白無害狀的鈴蘭花。鏡頭偏過去,她就望著鏡頭笑一笑,握著話筒跳舞的樣子不能說不認真。    “這個女生叫什么名字???”    葉寶溪指了指屏幕里的鈴蘭,而A妹也看了一眼:“她嗎?姜書予,人很漂亮很溫柔,不太會來事?!?/br>    這種團的模式是舞臺和溝通兼具的,有歌舞環節也有MC環節,不太會來事的人也容易被埋沒——事實上,在任何地方過分安靜的人都容易被埋沒。葉寶溪也猜出緣由,但對著鈴蘭花只會心軟:“她有什么缺點嗎?看起來好討人喜歡啊?!?/br>    追星好像是一瞬間就起來了的熱情。    大學生雖然課多但總有閑的時候,也有許多可以摸魚的時刻,而且48系的模式是過去葉寶溪從來沒有了解過的,從東洋傳過來的主打面對面近距離的偶像。    再結合實際以及國內市場進行了一些改變,幾乎每周一次的公演,也很多接觸的機會。雖然在嚴苛一些的粉絲眼里,簡陋舞臺上的舞蹈不算舞蹈,把幾首歌翻來覆去地跳也不算什么。也有人只愛看她們聊天環節,但這種模式還是狠狠滿足了葉寶溪的新鮮感。    每周都有舞臺欸!還有比這更好的事嗎?相反地,葉寶溪并不太喜歡聊天的環節,她對對方沒有過度的了解欲,喜歡吃的食物喜歡的人都不好奇,就喜歡看大家在窄小的舞臺上跳舞的樣子。    沒有各大衛視上晚會里精心設計的舞美,也沒有絢麗的燈光,照來照去也只有幾種色彩,一些簡陋的道具和小小的升降臺,高度也并不高。    但是,鏡頭掃過去,所有人都在努力地表現著,在小小的鏡頭里面哪怕只有半張臉的人都認真地望著鏡頭。    除去高考,葉寶溪又短暫的感受到了夢想的力量。她們當時坐在座位上從早到晚寫題冊,便利貼上面寫著自己的理想院校貼在桌面上,日復一日,為了那個學校的名字流汗和淚水。    而團里的人也是這樣,金字塔尖的人少,更多的是在底下慢慢往上爬的人。并不是沒有往外走的機會,但機會也很少落到她們頭上。很多人要煎熬著,面臨著很多的壓力,為了夢想慢慢地在一個小劇場里消磨時光,面對的還是一份不確定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