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書迷正在閱讀:論綠茶的一千種釣魚技巧、詭計多端的程老板、假少爺在豪門當綠茶、再也不和死對頭宿醉了、勇者穿越到現代再就業、暗室欺心、接近黑粉[絕地求生]、給母系社會直播三萬年后、和喜歡的人一起隔離了、可以去你家嗎
他繼續道:“聽起來是小眾了,但有前途。你覺得呢?” 雖然昨晚二人不歡而散,俞漢廣卻從他和衛波共同存在的那個夢里獲得了靈感。 他早早到了公司,便特意去了樓下的咖啡館,給衛波這位夢中貴人……的早餐做了些微小的貢獻。 “我查過調研報告,也看過云平臺論壇,到現在,只有三家工作室做過攀巖游戲,游戲推出后效果都不太好。至于攀冰,市面上目前同類游戲的數量,是零?!彼餍园芽Х缺w取了下來,叼著杯沿,比了個“0”的手勢。 “這就是你說的‘有前途’?”一大早被拉到會議室,衛波本以為俞漢廣有什么震撼人心的意見,結果還沒說兩句,他反而震撼了。 確認過眼神,是個沒邏輯的人。 “沒有同類游戲,就沒有可以進行用戶驗證的路徑。如果是前幾年,還能摸石頭過河;現在——”衛波道,“吃第一只螃蟹,可以,但沒有必要?!?/br> “你行不行?”他語氣平淡,像在疑問,又像在否定。 俞漢廣急著跳下桌子:“你聽我說完?!?/br> 男人最怕兩個字。 不行。 他一本正經道:“我查了一下,這三款攀巖游戲的上線時間,最早的是在六年前,最晚的也要追溯到三年前——” 也就是說,近三年沒有類似產品出現,對玩家來說,攀巖游戲可以算是實打實的冷門類型。 “照這個趨勢,我本來以為,攀巖游戲的接受度,會是我們初期要面對的最大問題……” “難道不是嗎?”衛波把喝完的空杯扔進垃圾桶,拿起手機,點開了常去的商業網站,準備核查俞漢廣提到的報告。 俞漢廣追著反問:“市場調研、用戶分析、接受度……你不覺得,一直以來,我們太執著于游戲本身了嗎?我猜你現在在找報告,一會兒可能還會去論壇看玩家的想法?!?/br> “這樣做沒錯,可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br> 衛波要做的事情,他已經完完整整地踩了一遍坑。 自從決定要做攀巖游戲,俞漢廣其實就一直在關注這方面的消息。連續幾天在網上撈不到任何有效內容,他有點失望,發呆間隙隨手在新聞搜索引擎里輸入了【攀巖】二字,想換個思路。 新世界的大門打開了。 俞漢廣在宜州本地新聞信息流里,掃到了幾家攀巖館開張的消息。他順著摸到了一家攀巖館老板的聯系方式,在老板的盛情邀請下加入了攀友群。 他平日里經常借著各種名號打入玩家組織,對偷偷摸摸做用戶訪談這件事,再熟稔不過——他在群里時而聊天吹水,時而虛心求教,加好友、拜師、發紅包一氣呵成,整個群被他炒得菜市場一樣熱火朝天。 迅速搞清了攀巖運動的情況不說,他還收獲了群友一致點贊,混成了群主;老板也和他談得投機,口口聲聲說要他出來一起喝酒,甚至大手一揮送了他幾張免費體驗券。 早上被驚醒后,他突發奇想,聯系了攀巖館老板,帶上還沒試過的裝備,盡情體驗了一番。 手腳閃轉騰挪,不間斷的骨骼肌運動讓俞漢廣腎上腺素飆升,他的T恤早已完全濕透,額上汗水頻繁落于濃密的眼睫上。 好幾個瞬間,他眼前一片模糊,幾乎無法看清巖壁上的彩色支點。 但他的思路卻越來越清晰。 “喏,看我今早去的攀巖館。這還是個剛開業沒幾天的,館里的課程就已經預約到了下個月,我可是直接找的老板才插上了隊?!彼?,把手機屏幕遞給衛波,讓他自己看。 “還有,這是我加的攀友群,群里一共356人。據群里這位【半城煙沙】大哥說,這在他加的幾時個攀友群里,是人最少、最不活躍的一個……” 遞手機時二人指尖偶然相碰,衛波的心臟像有細小的電流通過,瞬間涌進一絲興奮。 他扯出桌旁的紙巾擦手,邊擦邊想,人類指尖的神經末梢可能是過于發達了。 俞漢廣全然沒注意到電光石火般的細節,手指還在繼續動作:“今時不同往日,雖然沒到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程度,但攀巖運動確實已經流行起來了。我說攀巖小眾,僅僅是絕對數量方面,大家對攀巖還是有一定認知的?!?/br> 看他劃拉著滿屏的群聊,衛波心中是佩服的:他每天光本職工作就能實打實地占滿八小時,還能騰出功夫,見縫插針地到處刷存在感。 花蝴蝶人設,所言非虛。 衛波仍不動聲色:“你說的是攀巖,可你要做的是攀冰?!?/br>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點,有前途?!庇釢h廣道。 “攀冰是攀巖的分支,兩種運動一脈相承,對玩家來說,沒有理解門檻。做攀冰的話,識別模式、手勢控制、交互設計等方面的技術細節都是共通的;我們既可以參考前作,同時也可以防止被質疑借鑒前作?!庇釢h廣越說越興奮,眉峰揚起。 衛波心下隱隱贊同——冰巖的全景圖大多是白色調,場景也比石巖單一,在設計和制作上更簡單。 畢竟,如果真想立項,留給他們的時間也不多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時機?!庇釢h廣道,“明年年初有冬奧會(1),如果游戲順利發行,我們能趕上這個熱點,再好不過?!?/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