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綠帽的經紀人24
葉俏沒有被傅傳聲的冷淡嚇到,不過,再糊弄下去也的確沒意思。 事實上,男人的耐心已經比她預期地要好不少。 方才回家,她先洗了澡,耗掉大概一小時,中途還讓對方給饑腸轆轆的自己準備消夜,雖然傅傳聲一臉綠油油,不過最后并沒有多說什么。 等葉俏把自己收拾好,換上家居服走出來,便聞到足以治愈人心的食物香氣。 再到她吃飽,把碗盤洗干凈,準備紅酒,所有事情暫時告一個段落后,現在已經過了午夜十二點。 夜深人靜,正適合談心。 “你知道多少?” 見葉俏沉默,傅傳聲單刀直入地問。 《謬思》是一部以女主視角出發的懸疑向小說。 在連載時就因為g練簡明的文風和恢弘嚴謹的故事架構吸引了一票讀者追隨。 后來,相關題材興起,加上陸續有大V推薦,這本最初由于沒有粉絲基礎,始終在排行榜尾巴徘徊的作品開始一飛沖天,開始了長期霸榜。 這是一個不斷刷新紀錄的過程。 后來有人傳言,文學網站的幾次大改,調整榜單和投票規則,都與這本書有關。 它創造的巨大流量讓出版方賺得衣缽滿盆,同時也阻礙了一部分的流動。 哪怕到了現在,數年過去,《謬思》依然穩居完結榜前五。 在每月更新的榜單中,除去不計入完結數據的,都能見到它的影子。 同時,它是作者“不孤”的第一部作品,也是唯一一部作品。 時至今日,仍能看到許多讀者在問作者什么時候打算推出新作,然而對方從來沒有回復過,不論長評短評,褒獎質疑,就如他在專欄置頂寫的“單純想留下一個沒有遺憾的故事”。 他只是說故事的人,唯一要做的就是將故事說好,其余都不重要。 有這樣一個作者,也替《謬思》更添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近年來,小說影視化漸漸成為趨勢,不少大IP搭上了這波熱潮改編成劇或電影,《謬思》作為國內第一大文學網的壓箱寶,去向自然更受矚目。 然而《謬思》卻遲遲沒有動靜。 直到羅高林與傅傳聲合資成立的公司“未玩娛樂”突然宣布,他們取得了《謬思》的版權,即將把這部膾炙人口的著作影視化。 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不少讀者哀號。 但同時也有另外一部份人內心在竊喜著。 肥水不落外人田,如果版權在“未玩娛樂”,女主角的人選已經幾乎是板上釘釘了。 十有會落在趙小菀頭上。 包括趙小菀自己也是這么覺得的。 可外人并不知道,說《謬思》的版權在“未玩娛樂”其實只對了一半,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在傅傳聲個人手中。 就連業內,知道這個消息的人也寥寥無幾。 會同意讓羅高林把這個并不完全正確的消息散播出去的原因很簡單,那時候,公司正在準備上市。 為此,在財報數據外,他們還需要一個亮點,一個故事,一個能讓投資人感興趣的項目。 《謬思》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 然而,盡管公司成功掛牌,《謬思》的影視化進程卻陷入停滯。 這本不是什么讓人驚訝的事。 畢竟影視化的過程經常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包括與原作的溝通,劇本的改編,再到班底的搭建和角色的遴選,還有最重要的資金投入,但凡有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得進行協商與調整。 這個過程,誰也說不準要多久。 可《謬思》的問題在于,傅傳聲根本沒有要把它交出去的打算。 哪怕他手上已經有劇本的初稿。 “還不到時候?!?/br> 傅傳聲總是這么對羅高林說。 當初,他同意公開手中有《謬思》版權的先決條件就是,這本小說的影視化過程得全權由他來處理,羅高林也是同意了的。 可隨著時間過去,影視行業在近年步入寒冬,受到來自股東與投資人等多方面壓力的羅高林卻漸漸失了耐心。 他希望傅傳聲能加速項目的推進,再不然便把作者的聯絡方式交出來,由自己去進行溝通。 可傅傳聲在這方面卻異常堅持。 兩人因為此事吵了好幾次。 同時,其他的分歧,壓抑多時的不滿與抱怨也開始浮出臺面。 可以說,《謬思》就是一個導火索。 提到這本小說,傅傳聲周遭的氣壓都變了。 無形的空氣彷佛凝結成塊,沉甸甸地鋪滿四周。 葉俏并沒有馬上回答傅傳聲的問題。 她在權衡,也在斟酌。 好半晌后,將懶洋洋搭在桌上的雙臂撐起,葉俏選擇坦白道出自己知道的全部。 其實用一句話就能概括。 “你就是不孤吧?”葉俏的聲音淡淡?!啊吨囁肌返淖髡?,不孤?!?/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