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臣妻文的絕美炮灰 第138節
而且或許是她想多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她可不信真有這么巧的事情。 武寧侯倒是覺得這一個孤身女子這種境遇確實十分困難,當下有些憐惜之心的說道。 “你若還沒有打算,不然我給你個建議?” 武寧侯此話一出,本來要走過來的陸澹和姜邈都不由的停下腳步,對視了一眼。 這個人姜邈和陸澹在肅州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她跟武寧侯之間曾經的那些糾葛和過往,當時姜邈還擔心這個人跟著到了京都之后會不安分。 卻沒想到,這人之后就沒了消息,更沒想到的是,她早已經將這個人都忘在腦后很久了之后,她卻突然就這么出現了? 還是在謝家的其他人都已經回鄉的這個時候? 姜邈不由的往武寧侯夫人的表情看去,卻只見她只是含笑的站著,臉上并未漏出任何外漏的情緒。 但憑心而論,武寧侯夫人怎么可能真的一點感覺都沒有? 而那個帶著柔弱書香的女子聞言一愣,目光復雜的看像了陸岳,抱著野花的手都捏得更緊了一些,帶著些許不可置信地微弱希冀。 大將軍陸岳卻對身邊的氣氛完全沒感覺一樣,自顧自地說道。 “我記得你當初應該還挺有才學的吧?” 陸岳有些詢問的看了一眼旁邊的妻子,卻沒有得到自己妻子如往常一樣默契告訴他說的對不對的目光,而是自己妻子仿佛事不關己的低頭仿佛在看著自己袖子上花紋的樣子。 但他話已經出口,也不能不繼續,那就當她當初確實挺有才學的吧! “你若實在沒地方可去,我兒媳前些日子辦了個織造坊,里面女子非常多。以你的才學,讓內子給你推薦一下,養活自己應該是沒問題的?!?/br> 陸岳話音剛落,在場的所有人連同陸澹和姜邈都有些哭笑不得。 至于本來只靜靜的聽著的武寧侯夫人,這次她又能收到了武寧侯看過來的征詢的目光了,干咳了一聲,微微的點頭。 “你爹好歹也是曾經的謝太師呢,做事也太不講究了,哪有因為是外嫁女就不管不顧的?!我若是有個女兒,我養她到老都沒問題!” 得到了妻子的肯定,陸岳一下子聲音就更加理直氣壯起來了,連帶著謝太師都吐槽起來了。 那一家子人,怎么能將一個女子單身一個人扔在京都呢? “……將軍誤會了,妾身倒還是有地方安身,只是暫時在此盤桓一段時間罷了?!?/br> 謝姑姑聽到陸岳的話,當下臉上的表情都有些空白,這次看著陸岳的眼神是真的非常復雜了。 終于在年代久遠的現在想起來當初,她對悔婚的事情并未多做猶豫的原因之一,不就是因為這個人一直都是她不怎么有好感的不解風情嗎? 只是這些年來家里給她換的丈夫不僅地位不怎么高,還早逝了。而她曾經悔婚的人,卻步步高升一步一步走到了高位。 常年的意難平讓她下意識的可能將這個前未婚夫的形象在心里美化過了吧。 “妾已經出來時間不短了,院子里婢女可能等得焦急了,便不打擾先行告退了!” 謝姑姑說完話,便又行了禮之后,急匆匆的轉身就走了,生怕陸岳真開口給她介紹一份活干不可! 謝姑姑走了之后,陸岳才有些不可置信的說道:“……我這是誤會了?” 在得到他妻子一個肯定的延伸至后,陸岳無奈的搖搖頭:“我真以為她現在無處可去只能在寺廟棲身呢,說話都說不明白?!?/br> 讓他鬧了個笑話,剛才夫人干咳那一聲,肯定是在笑話他。 “或許人家有可能是為了你特意過來的呢?” 身為妻子,她完全能聽出來,不管是最開始的聯系還是提議,陸岳都是完全是真心實意的,這才讓她哭笑不得,不知道該怎么評價自己夫君。 “不可能,這都多少年了?!?/br> 看著聽到她說這句話之后臉上完全不相信不當一回事的陸岳,武寧侯夫人是真的無奈了。 算了,不解風情也有不解風情的好處。 三天之后,陸澹和姜邈在城外送兩人。 曾經的武寧侯夫人如今的太上皇后卸下了她往日里一貫貴婦的裝扮,換上了一身方便的騎裝。 也不知是否是因為終于要圓夢的原因,她此時連神態都仿佛輕松昂揚了不少,眼睛里都是興致勃勃的光芒。 看著這樣的妻子,陸岳哈哈大笑的說道。 “你這樣子讓我想起了第一次見你的時候,當時就覺得這女子一看就有韌性,合該做我媳婦!哈哈?!?/br> 武寧侯夫人翻了個白眼,連叮囑兒子和姜邈的話都不想說了。 “走了!” 直接騎著馬一馬當先的出發了。 武寧侯也直接對兒子和陸澹以及送行的人簡單的說道:“行了,都回去吧!” 說罷,就轉身面對身后曾經跟著武寧侯回來探親的士兵。 他們也早已經集結完畢,武寧侯直接發令。 “出發!” 旌旗飄揚,隊伍蜿蜒,氣勢十足。 姜邈牽上陸澹的手,一起陪著他默默的看著隊伍走遠。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半個月之后, 陸澹和姜邈收到了邊關送來的最新消息。 果然正值秋收之時,邊關發現了不少外敵蠢蠢欲動的痕跡,但此時的邊關的主心骨也已經回到了邊關, 總體上來說都是抱著一種積極的態度的。 此時朝中主事之人乃是陸澹, 往年朝中總是各種借口和李由拖欠邊關軍餉的官員,再沒有往外蹦跶了。 但也不是說完全沒有不同的聲音, 像是戶部的官員確實覺得邊關軍費所耗巨大, 整個朝廷還有很多需要用錢的地方,不能足額給予這種李由, 陸澹還是能夠接受的。 不過他父親臨走之前已經跟他就邊關的問題談過了, 對他父親這次想要將邊關往后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問題都解決了這種事情, 陸澹也非常的贊同。 而為此陸澹也已經特意將國家財政的問題, 做了一些詳細的了解。 明確了雖然有些困難,但財政還是能支持過來的。 所以不管是收縮皇宮范圍, 安置冗余人員,還是對改朝換代的登基大事他都沒有想要大辦的原因,其實就在于此。 這些不必要的錢確實沒必要花,再加上魏昭本身的私庫也是頗豐, 挪挪的話, 還是完全能覆蓋到的。 陸澹將他的考慮在朝堂上說出來之后,朝中官員全都啞口無言了。 當初的時候,誰都沒有想到皇上竟然還有這方面的考慮。 尤其是皇帝的私庫,雖然是從前朝末帝手中接過來的, 但是歸了皇上私人這種事情, 任誰都挑不出理來。 但現在皇上卻明確要將這些錢拿出來, 收拾邊關這些年來膠著的情況, 實在讓所有人都有些震驚不已! 自新帝登基以來, 可以說基本上都在全心全意的為這個國家的正常運轉和更好的發展而努力,只要長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到。 無論是財還是色,都從發生的事情當中表明了一種并不是很在意的樣子。 就連權利,新帝他也并非是一手抓的。 知人善任也是最近這些時日里,大家都達成了一種共識的認知。 皇上他好似對每個官員所擅長的方向心里都有一桿秤,朝中的一些不起眼的變動,也能讓政事的處理速度快上幾分。 幾次下來,便是對皇上的調動稍有微議的官員,也大都心悅誠服了。 當然,這從前朝繼承過來的朝堂,弊端還是很嚴重的,但皇上基本上都是處變不驚游刃有余的樣子。 不管是朝中官員的支持還是反對,只要能說出一些道理來,皇上也基本上都抱著包容寬容之心,從未有人因此獲罪。 但若是碰到了明顯出于私心或者私欲,睜著眼睛說瞎話的官員,皇上也從不給他們留臉的和稀泥。 這種時候雷厲風行的作風,明顯也震懾了不少想渾水摸魚的人。 如此種種,少不了有人在私底下感嘆,便是沒有掌管天下兵權的父親,也沒有政變登基,以如今皇上的能力,在曾經的朝堂之上,到最后也絕對會有一番作為的。 解決了邊關軍費的問題,朝中官員也說不出什么反對的理由了。 其實很多官員對這些年來,關外之敵對關內的威脅也是提心吊膽的。 畢竟以來武寧侯就那么一個,萬一出個什么意外,當年差點被人打到京都來的事情,記得的人還有很多沒有退下去呢。 而且先帝的時候還好,雖然最開始的時候因為后宮和兒子的事情,冤枉了武寧侯府滿門。 但等到這一任武寧侯拼殺出來之后,總是還知道明面上的尊重和維護,也或許是被曾經差點滅國的事情搞怕了。 對武寧侯掌兵權的事情在派自己兒子去接手未果之后,也不曾遷怒武寧侯,反而更加地將此重任完全的壓在了武寧侯身上。 不管心里如何想的,總歸還能演出來一些讓大部分都相信的君臣相得。 而到了末帝的時候,形勢就有點不一樣了。 末帝那對領兵的武寧侯防備的姿態明顯的就差釘在臉上了,朝中的末帝信任的派系,也總是各種小動作不斷,平常官員對此也只能擔驚受怕,惶惶不安。 如今聽皇上的意思是已經有了徹底解決這個威脅的想法,雖然不可能完全斬草除根,但是十幾年幾十年的安穩,總比年年膠著的場景值得高興。 除了邊關帶來的軍事方面的信息之外,陸澹也收到了自己母親寄來的報平安的信件。 姜邈從寫給她的信里,也看出來夫人的心情應該是很不錯的。 這樣她和陸澹也就放心了,證明邊關那邊沒有什么不想看到的意外發生。 除此之外,姜邈還收到了邊關寄來給姜恒的信,是已經改名姜野風的衛風寄來的。 他還不知道姜邈身為女子的身份,以及將要成為皇后的事情。 倒不是姜邈沒有再跟他聯系,而是因為對自己身份的事情,她沒想好怎么跟她這個認的弟弟說,畢竟在他心里自己是個哥哥的角色。 但姜邈也將自己可能要成親了的消息,寫信告知了他。 也鼓勵他好好地保護自己,好好地生活,他們終有一日會再相見的。 姜邈從陸澹那里得知了衛風他上輩子的不一般,這輩子雖然他的命運軌跡改變了一部分,但是姜邈相信,有能力的人終究會出頭的,這也是她對姜野風最真誠的祝愿。 此時姜邈已經和陸澹一起搬到了宮中居住,當然是分開居住的。 武寧侯夫婦離開之后,她和陸澹二人就常常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算起來還是直接住在宮中比較方便。 應該說是陸澹住在宮中最方便,而姜邈并沒有這個煩惱,因為不管是從宮中還是從武寧侯府之中,去往郊外的織造坊路程都不怎么近。 但陸澹著實放心不下她一個人在府中居住,索性就一起搬進皇宮之中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