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離婚前一天[天災] 第105節
“他們能截咱的水咱不能截他們的路???他們的全勞力也是要去鎮子上打工的,要去鎮子就得從咱小區門口過。 咱也設個路卡,也不收買路錢,咱就堵死了不讓過!反正之前咱們也說好了,這小區現在是咱們的,和他們迎水村沒任何關系。咱的路愛叫誰過不愛叫誰過那還不是咱說了算?” “對!再跟其他幾個聚集點的人說說,就算他們從咱門口繞過去,他們還能從所有的點兒都繞過去?那就繞吧,看他們一天的時間能繞多遠。 他們要是有能耐堅持每天繞那么大圈,我也服氣!” “對,這個法子好,咱現在就去找另外幾個聚集點一起商量,不行就聯合起來跟他們干! 主要是這也太缺德了,這是要把咱大家都給卡死??!” …… 人們還說了很多,沈溪后面的也沒仔細再聽,她只是兩眼晶亮的盯著自己meimei。 最后沒忍住伸出一根手指在沈淙的腦袋上戳了一下:“你這腦子怎么轉這么快?小時候也沒覺得你有這么靈???” 沈淙笑了笑沒吭聲,腦子里卻在琢磨之后的事兒。 如果幾個聚集點的人聯合起來去和迎水村談判,那么這個問題不難解決。 迎水村的人做的這件事說白了就是個小聰明,從哪兒論他們也不占理。 那個所謂的小堤壩長不了,估計這一兩天就得拆了。 可是這件事結束之后呢? 按照沈淙的記憶,這場旱災還要堅持很長一段時間,以后因水產生的矛盾只會越來越多。 等到將來河水真的越來越少,或者真有一天要斷流了,小區的人怎么辦? 全靠政府的送水車? 要知道那個通道到現在還無法過車呢,那送水車將來怎么過來還是個問題。 最好的辦法是打井,而且要盡快開始行動。 水越來越緊張之后,能想到這個主意的地方必然會越來越多,到時候打井隊肯定會特別吃香,也肯定特別難請。 最重要的是——價格也會越來越貴。 但是,就算是現在要請,打井隊去哪兒找? 還有,請打井隊要花費的開支從哪兒出? 沈淙越想越頭疼。 她捶了捶頭,無聲的嘆了口氣,只覺得自己有病。 又沒人給她發一分錢,怎么天天cao的都是領導都cao不了的心。 事情的發展果然如沈淙想的一樣,迎水村這次并沒有堅持很久。 在幾個聚集點的人一起組織起來去找了他們,并且也撂下了重話之后,小河的水再次恢復了正常。 可這件事給大家心里留下的不安卻并不是馬上就能夠被忘記的,沒等沈淙提醒,小區的人已經自發的開始討論要找人打井的事兒了。 只是打井肯定要花錢,而這筆開支肯定是人們此時無法承受的。 所以討論的人很多,到后來這個話題還是不了了之。 畢竟光說也沒什么用,大家此時都還處于為明天的早飯擔憂的境地,更遠的事兒一時也顧不上了。 政府之前說的話也沒錯,關于土地污染這件事上面確實很關注,之后也先后派了好幾撥人走了很多地方去做實地考察。 只是考察歸考察,結果怎樣卻無從得知。 那些人來之后也不過就是重新收集些土壤,然后就走了。 一直也沒有給大家一個實在的說法。 比起別的地方,小區的氛圍還算好。 沈家給的那點土雖然起不到大用處,但對于緩解焦慮還是有點幫助的。 小區里已經開始有人在院子里深挖了。 大家都覺得他們小區距離加油站啊,污水廠啊都挺遠的,就算是那些地方泄露似乎也流不到他們這里。 沈家就是例子! 大家都是住在一個院里,他們家與別家唯一的不同就是消殺的時候把整個屋子包裹住了,除此之外他們家也沒干別的。 他家土地沒污染,那就意味著小區的土地最大的污染源還是藥品,而并非傳言中的其他污物。 這樣的討論越來越多,參與到深挖土地,從深處取土的人家也越來越多。 人們已經放棄了之前在院里開出來的荒地,全部改成沈淙最早建議的用容器立體式種菜。 一些細心的人不僅深挖土地,重新取土種植,還特意記錄了從不同深度的地下取出的土壤種出來的菜生長情況。 以備后續參考。 另外還有一些腦子活的,私下里找到沈家,再次提出用玉器寶石去交換他們家的土壤。 當然這回人們換走的土不再單純的用來種菜了,好些人會把那土與自己深挖出來的土按照不同的比例配置,用配好的土來種。 反正每一個人都在為了生存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又過了半個多月,小區很多人家的菜都長出來了,而且有相當一部分人家的菜長得極為茁壯! 甚至看上去不比沈家自己種的差。 畢竟沈家現在種的各種菜啊,苗啊的太多,精力有限不能分攤到每一種菜上,而別人就不同了。 別的人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除了謀生之外的剩余精力都花費在這些菜上。 心勁兒用在哪兒都是能夠看得出來的,那些菜苗也給了人們應得的回報。 小區這次真的支棱起來了,每天都會有專人去往鎮子上的收購點去送菜。 一次兩次,次數多了就再次引起了所有人的矚目。 因為現在別說其他地方了,就是鎮子里種子公司,還有鎮里專門成立的攻關小組自己搞的實驗田也沒有種出這樣水靈的菜! 小區,還有沈家又一次成了眾人關注的對象。 不過這一次沈淙他們全家都相當的淡定,對于這樣的情況并不擔憂。 畢竟家里的土壤都被那些專家組取樣好幾回了,也沒見他們研究出來個什么結果。 要是那土壤里含的生機能夠被測出來,估計老早就有人找過來了。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7-23 13:21:24~2022-07-24 00:00:5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一窮二白 10瓶;雯紫小透明、青橄欖樹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2章 調研組來了。 這個調研組來的人大家都還認得, 就是之前最早來小區取土去做檢測的那批人。 這些人來了之后也沒干別的,依然是先挨個參觀了院里幾戶種菜最好的人家,然后把他們種菜用的土取樣拿去檢測。 這種事現在都屬于基cao了, 隔三差五來一遍, 大家也都沒什么感覺,讓他們隨便。 可他們這次并沒有很隨便。 他們竟然就在小區里住了下來。 而且他們小組成員似乎還做了分配,哪個人負責哪幾家都是固定的。 之后的日子里, 每天這個人就會在他負責的居民家里轉, 看他們怎么種植,還事無巨細的問一些問題。 問他們一些諸如這盆菜是幾號種的,幾號開始發芽的? 什么時候收獲的第一批菜,大概收了幾斤? 問得詳細極了。 不僅問詢,他們還會盯著居民干活。 按理說他們一個個都是專家,懂得應該更多, 可是對于怎么種菜他們并沒有給居民們什么建議, 就是在一邊靜靜的看,認真記錄。 問的話就笑瞇瞇一句:“你們按平時cao作就可以, 我們只是來了解一下情況?!?/br> 態度很好, 卻看得人心里說不來的感覺。 沈家自然也是有人負責的。 而且因為院里人最早的土壤都是從他們家挖的,負責記錄他們家情況的人還是這個考察組的負責人。 這人年齡在組里算是大的, 五十多歲了。 許是年齡大的人覺少,他每天來沈家的時間可規律了。 早上太陽剛初他必然就會過來敲門,每次來都正是沈建義起床正準備給種的菜苗澆水的時候。 這人很有禮貌, 每次來也并不進屋,更不窺視沈家的生活。 人家就在后院待著, 看沈家人cao持。 等他們把菜苗收拾好開始干別的活兒了, 那人就告辭, 然后晚上再到要澆水,要收拾的時候他就又來了。 他開始的時候也和組里其他人一樣,會和沈建義聊天。 問他這些菜什么時候種的???種的時候是怎么cao作的,土里上基肥了沒等等問題。 可后來他也發現了,估計沈老頭年紀大了,雖然種菜的時候也會有意按照那些教程采取科學種植,可很多時候還是靠估摸。 他可做不到什么都記得住。 從他這兒能夠問出來的,還不如組里其他成員從院里幾個小年輕那里問出來的多。 說起來這院里是真有那種特別心細的人,還有人特意做了種植記錄,將整個種菜周期寫得明明白白。 那才是給他們提供了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