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箬有神明 第62節
書迷正在閱讀:北島來信、咸魚上了天榜第一、陰陽渡、迫嫁、春臺既明、我與夫君同掉馬、我平平無奇一座城、[清穿]雍正的懟懟皇后、粉池金魚、當社恐穿成網絡渣攻后
寒熄詢問:“阿箬的,心愿呢?” 阿箬一怔,夜風吹過,將那盞蓮花燈吹遠,阿箬的聲音輕飄飄地傳來:“我想盡快找到所有歲雨寨的人,這便是我的心愿?!?/br> 她想將她欠寒熄的,盡快還給他,她想讓寒熄恢復如初,她想在自己臨死前的那一刻,再見一眼過去的寒熄,那個身后背著金靈光環,披滿月色,纖云環繞的神明。 寒熄卻在她說出這句話后,長久地沉默了下來。 阿箬沒看見他眼底有何喜色,她心中不解,這段時間的疑惑堵著心頭,可阿箬每每與寒熄說起正事時,他都像是不能理解她話中用意,往往被一些其他小事輕描淡寫地轉移了注意力。 “您不擔心嗎?”阿箬終于忍不住開口。 她走向寒熄,在離他三步的距離坐在甲板往船艙的階梯上,伸手拂過發絲,不敢去看他的臉:“您不擔心我不能把歲雨寨的人全都找回來嗎?不擔心他們用您的仙氣禍亂世間,也不擔心或許有朝一日您不能……” 阿箬說不下去,她能明顯感覺得出來,寒熄對此,一點兒也不急,甚至不太在意。 阿箬沒抬頭,故而沒看見寒熄望向她的眼神,那雙一貫溫柔的桃花眼中也有原本不應屬于他的些許落寞。 寒熄定定地看著阿箬的頭頂,看她發上竹枝隨風晃動的竹葉與飛舞的發絲,看她輕蹙的眉心,看她咬著下唇欲言又止,也看到了她心中雜亂的情緒。 “不擔心?!焙ǖ?。 阿箬詫異抬頭,她原以為自己得不到對方的回復,因為一直以來,她與寒熄提起此事,他都是沉默的。 “阿箬,可以找到?!?/br> 阿箬可以找到他們,寒熄知道的。 他眉眼彎彎,居高臨下地望向阿箬。寒熄眼神中有著些許欣慰,就像那一瞬間他又成了枯木林中高高在上的神明,正給予焦慮的阿箬一些肯定和安慰。 “您真的知道……我在與您說什么嗎?”阿箬昂著頭,滿眼希翼。 寒熄抿唇,片刻后道:“我知道?!?/br> 他知道?他若知道,為何要帶著她四處閑游?為何要對那些不重要的小事感興趣,甚至為此花費許多時間去學,去看?為何不曾主動尋問過歲雨寨的其他人? 阿箬問不出這些話,她只問:“您難道不期待所有仙氣回歸體內的那一天嗎?” 寒熄聞言,忽而一笑,這回他沒有回答,只是過了許久輕輕嘆了一聲:“期待嗎?” 那一聲嘆息隱沒于夜風中,阿箬似乎聽見了,又似乎是幻聽,她認真地看向寒熄,希望從他那里再聽到一些關于他對歲雨寨所剩無多的人的去向看法,可寒熄沒再說話了。 放花燈的人逐漸散了,湖上畫舫的徹夜笙歌才剛剛開始,阿箬與寒熄在水上飄了一整天,已經沒有再玩下去的心思。他們讓船夫將畫舫靠岸,道謝后上了岸。 柳樹下的草叢里因人群經過驚起了幾只螢火蟲,淡淡的綠尾光芒閃爍,方才在小畫舫甲板上的對話好像也隨湖風吹散,停泊靠岸便似什么也沒發生過。 阿箬牽著寒熄的手,手指不自覺地握緊。她想不論寒熄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她都會跟隨的,即便心里再焦急,也不會去破壞他的興致,畢竟這世上……沒有什么比能讓神明大人開心更重要的了。 “神明大人,阿箬喜歡與你多說話?!卑Ⅲ铔]敢回頭去看寒熄,她想若她常能與寒熄這般說話就好了,她可以將自己內心所想告知對方,也知道寒熄不再是當初剛化出身軀的他了。 他的神智,意識,自我正在隨著歲雨寨人身上的仙力回歸而逐漸歸位,阿箬唯有與他多說說話,才能從那只言片語中知道他的想法,心事。 片刻靜默,阿箬暗自嘆了口氣,正欲拉寒熄回去客棧,手卻被對方反握住。 阿箬回眸,寒熄背對著滿湖面燈火的畫舫,街市上的燈光被柳樹枝遮掩了大半,斑斕的微光落在了他的臉上與身上,叫阿箬看不太清他的神情。 可她能聽見他的聲音,他道:“我為阿箬,點燈?!?/br> 阿箬愣住。 寒熄折下了一條柳枝,柳葉化成了細長的花瓣,青綠色的花燈于他的掌心迅速形成,花燈中心不是燭火,而是幾只尋著靈氣而去的螢火蟲。 他將這滿湖獨一無二的花燈推向了水中,花燈隨風而去,輕飄飄地落在水面上,螢火蟲圍著花燈環繞,與它一并在水波紋路中來去。 阿箬的呼吸漏了一拍,心跳也加速得太快,她的舌尖抵著牙齒,理智讓自己不要開口,可在畫舫的光芒與螢火蟲的微光交錯下的寒熄看上去太溫柔了。他的手緊緊地牽著她,那雙眼卻落在遠去的花燈上,目送青綠花燈逐漸飄入滿湖花燈中,與其他的混在一起,又顯得那么特殊。 “您知道人間七夕放花燈的意義嗎?”更何況是一名男子,為女子放燈。 阿箬抿嘴,心道,這是兩情相悅的人為了互許終生,才會在七夕一同放燈許愿,她想寒熄一定是不知道的,所以后面的話她只悄悄在心里念了一句,沒再壯著膽子問出口了。 螢火蟲遇見燭火膽怯,便是那柳枝變成的青綠花燈上有靈氣,它們也只能飛回來。 特殊的花燈光芒在那一瞬熄了下去,又被周圍的燭火照亮,阿箬的眼神好,她瞧見了那些柳葉中有一片上面也寫下一行小字,只是離得太遠,她實在難以分辨上面寫了什么。 阿箬的心噗通噗通亂跳,她屏住呼吸,愣愣地看向寒熄,看了許久,直至對方將視線收回,溫柔地與她對視,阿箬才忍不住吞咽。 “您、在上面寫了什么?”阿箬的聲音幾乎像蚊子哼出來的般。 寒熄輕笑了一下,沒告訴她。 作者有話說: 最近事多,總是更遲了。 第72章 與仙醉:四 二人沿著湖岸往回走, 一路上瞧見許多擺攤賣花燈的,金魚燈,兔兒燈與龍鳳燈, 用細細的竹枝挑起, 里面的蠟燭以銅絲固定,點亮至少能燒一個時辰。 除了這些燈,還有各色面具, 馬面與牛面豬面的較多??匆娺@些面具, 阿箬就想起來之前她也給寒熄買過一個, 因為寒熄這張臉不論走到哪兒都過分引人注目了。 現如今也是,只要街上有人,誰都忍不住朝寒熄側目。 七夕節街上行人多是少男少女, 文人墨客在字畫攤前駐步, 聽到一些女子的嬌笑也忍不住看過去,便見一眼就能看出是縷衣巷或平樂街里出來的姑娘膽大地盯著鴿子燈旁站立的男子瞧。 阿箬正彎腰與老板交涉,給寒熄買一張面具。 一手交錢, 阿箬拿起那張白鶴面具,面具旁還有洗干凈黏上去的鵝絨。她先是將面具在自己臉上比了一下, 確定面具不傷臉, 鵝絨也不蹭得人臉上發癢,這才將面具交給寒熄。 寒熄沒接,只是微微彎腰朝她湊近, 擺明了要她幫他戴上。 阿箬輕輕咬了一下舌尖, 淺笑踮腳, 給寒熄戴面具。 就在此時天空忽而炸開了一束煙火, 火星綻放如流星滑落, 砰地一聲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阿箬的雙手捧著面具, 還未戴到寒熄的臉上便見對方側過臉,桃花眼中倒映著又一次綻放的煙火,耳畔砰砰爆炸聲傳來,絢爛的火花墜入云湖,天空與水面同時盛放璀璨。 寒熄看向煙花,阿箬看向寒熄。 男男女女朝湖岸靠近,紛紛站在垂柳樹下抬頭看天,再看湖面上漂泊的畫舫。萬家燈火如墜星河,若此刻站在至高處再看白月城,必然是一副色彩斐然的生動畫卷。 湖上最大的那艘畫舫上傳來了琴聲,遠遠飄至所有人的耳里,只見一衣著鮮亮的女子們抱著琵琶走至甲板,八個人圍坐一團,再請那一身牡丹絕色的壓軸女子出場。 那女子頭上戴了兩朵牡丹花,酥手軟胸,細腰肥臀,身上掛著金鱗,隨著她每一次舞動都發出清脆的嘩啦啦聲響,與琵琶琴瑟共鳴。 她輕身一躍,赤足腳尖點地,竟在空中轉了四圈才落地,手肘上搭著的彩綢隨風飛揚,仿若謫仙降世,可再看她涂了胭脂水粉艷麗的臉,又像是闖入俗世惑人的妖。 “那是誰???”一人問。 有擅作曲的書生道:“那是若月館的銀仙兒?!?/br> “銀仙兒?銀仙兒最擅長的不是琴嗎?怎舞姿竟也這般迷人,瞧她跳得這模樣,可把一旁舞姬成群的玲瓏館給比下去了?!?/br> “銀仙兒已經許久不彈琴了,這你也不知道?看來近日家里夫人管得緊,你已許久沒去過平樂街了吧?早在兩個月前銀仙兒便首舞一曲,華驚四座,可把人給看呆了,從那兒之后她便不再撫琴了?!?/br> “你們可知如今銀仙兒也掛紅牌了?” 紅牌綠牌是平樂街青樓里的說法,掛綠牌是只賣藝,掛紅牌便是色藝皆賣。在平樂街里掛紅牌會被同行恥笑為何不去縷衣巷,但銀仙兒一舞動千人,若月館也就由著她了。 “這般妙人,誰能有那個錢買她一夜?” “楊家公子啊,近兩個月,銀仙兒的閨房中都是楊家公子進去的?!蹦侨苏f完這話,伸手指了一下畫舫中坐在主位的男子,對方大約二十出頭,披金戴銀,好一副紈绔風流的模樣。 說起楊家,眾人難免想起今日發生的一件大事,知府周大人的夫人周楊氏午時跳湖,下午便傳出消息溺水不治身亡。楊家人此刻應當為這嫁出去的姑娘傷心難過,與周家一道安排后事,可這楊家的公子卻在七夕包下城中最大的畫舫,請整個兒若月館的藝姬上船歌舞助興,實在令人唏噓。 煙花短暫,很快就結束了,眾人的視線自銀仙兒出畫舫后便被她深深吸引,連何時煙花停下也不知。 寒熄見不再綻放煙花,便將視線收回,再面對阿箬時特地將臉湊上面具,等她給自己系繩子。 阿箬收了面具,手指有些發緊。 自銀仙兒出來后,她的眼神也沒有一刻從那個女人的身上移開。那不是阿箬記憶里任何歲雨寨人的長相,可偏偏在這一瞬她能感覺到某種牽引,她的心臟在這一刻又開始不舒服了起來,悶悶的。 阿箬抿嘴,手指比了結印后按在眉心,再睜眼去看,湖面依舊波光粼粼地倒映著白月城中的燈火,畫舫甲板上歌舞繼續,正中間舞姿動人的銀仙兒四周,并未有任何仙氣飄出,阿箬不能與對方產生感應。 銀仙兒不是歲雨寨的人,她沒見過對方的相貌,也沒在她身上看到寒熄的仙氣。 她不是妖,也不是仙,甚至不是什么精怪,湖面上隨風飄搖的靈,幽幽泛著淡綠色的光,與螢火蟲一般飛舞,那些靈被一切美好事物吸引,卻又離銀仙兒遠遠的。 很古怪。 如若銀仙兒不是她要找的人,那她心里這股不適又是如何產生的? 若銀仙兒不是妖、鬼、怪,那漂浮于湖面上的自然之靈又為何遠離她? 一根手指輕輕地戳在了阿箬的眉心,阿箬一怔,再去看,寒熄正彎腰歪著頭看向她,似乎是在疑惑她為何忽而面露愁容。 回想起兩個月前寒熄昏迷不醒了一天一夜,再回想今日午時那突然當眾說自己是藝姬銀仙兒的周夫人,難道堂堂知府夫人還比不上一個藝姬的名聲?便是將身份地位看得再豁達淡薄的女子,也不會希望自己被所有人知道為奴籍藝姬。 銀仙兒有些古怪。 隔著半面云湖,周圍又因那一曲一舞圍上了太多人,阿箬不放心讓寒熄一人站在岸上自己去畫舫查探,也不好大庭廣眾之下施展結界陣法,驚異所有人。 她重新踮起腳,將面具戴上了寒熄的臉,低聲道:“我們先回去吧?!?/br> 寒熄與阿箬并肩而行,未看前路,雙眼一直透過面具看向阿箬。 面具兩側的鵝絨輕掃烏發,與他身上的銀紗亦很相配,純白面具上有仙鶴額頂的一抹紅,畫成了火紅的太陽,那張面具下的雙眼隱匿于黑暗中,只倒映出阿箬的模樣。 寒熄問:“為何,為難?” 阿箬一怔,她意外于寒熄的敏銳,竟能察覺出她在為難。她舔了舔干燥的嘴唇,眼神不自然地再看一眼湖上畫舫,銀仙兒已經進了船,伺候在楊家公子的身側。 阿箬忽而想起她與寒熄坐在畫舫中,與另一艘畫舫擦過,那邊燈紅酒綠的情形。對嘴喂酒的畫面此刻卻在她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更叫她尷尬無措了起來。 半晌她才道:“明日我們去平樂街?!?/br> 去平樂街,去青樓,與之前云城那回不同,這次沒有正當捉鬼降妖的理由,便只能以消遣,花金找樂子來接近銀仙兒了。 去平樂街,有何可為難的? 面具下的寒熄挑眉,卻沒問出,因阿箬在說出這話后耳尖微微泛紅,有些可愛。 七夕夜平樂街縷衣巷還有云湖上鬧了徹夜,夜里落了薄雨,次日潮濕悶熱。若月館里大部分叫得出名字的藝姬昨日都上了楊公子的船,原以為今兒個沒客,卻沒想到一大清早便有兩位相貌不凡的公子進了館子。 阿箬巧施障眼法,將自己扮作男子模樣,可她對一般男子也沒什么印象,仔細想想會來青樓玩的紈绔子弟模樣,便借了隋云旨的臉帶著寒熄踏入若月館。 隋云旨的相貌與身量,再穿一身綢緞藍衫,的確是被嬌養長大的公子哥兒。 阿箬早間化成隋云旨的模樣,寒熄見了盯著她看了好幾眼,眼神中些許不滿情緒,立刻便能讓人察覺到他心情郁悶。 阿箬還借了隋云旨的聲音,軟著嗓子哄道:“我這也是沒辦法,否則女子身入若月館且不說會不會被館主趕出來,便是行動起來也不方便。神明大人,您要是瞧隋云旨這張臉礙眼,那今天便不往我這邊看?!?/br> 一貫的服軟口氣,卻是清朗男聲說出,寒熄的臉色更加難看,盯著阿箬的眼神似乎帶著一股火,直叫阿箬大膽地捧起他的臉,主動把他的臉撇過去,看向不遠處的云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