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箬有神明 第29節
書迷正在閱讀:北島來信、咸魚上了天榜第一、陰陽渡、迫嫁、春臺既明、我與夫君同掉馬、我平平無奇一座城、[清穿]雍正的懟懟皇后、粉池金魚、當社恐穿成網絡渣攻后
也不是事事都應,很奇怪,阿箬與他說正事,他多半是聽不懂的,重要的信息一個也品味不出,反倒是一些閑暇里胡侃,寒熄看向她的眼神更頻繁,應聲更多。 比如去年春季離開煊城后,他們被邊野小國的流兵圍住搶錢。阿箬身上的銀錢有限,都是以前替人捉鬼降妖時留下的積蓄,自是不能被人搶了去。 她假意懼怕,悄悄湊到寒熄的身邊對他道:“神明大人,這些流兵拿了錢也不會放過我們的,等會兒我從側面出擊,可能會有血濺過來,您往后退兩步,莫要叫人傷到了?!?/br> 這般生死攸關的緊要事,寒熄置若罔聞,阿箬扭下自己的手腕掙脫束縛,再重新接回腕骨從懷中抽出匕首刺向面前那個流兵時,對方的血立時噴涌而出,一大潑往寒熄的身上灑去。 寒熄沒動,月白的衣衫上落下大片猩紅的血跡,似盛放的赤紅牡丹。 流兵只有四人,阿箬出其不意致勝,再回頭見寒熄的手背上都落了一滴血,她干干凈凈纖塵不染的神明大人身上布滿了血腥味,就連眉頭都皺起來了。 阿箬焦急地湊過去道:“怎么辦,還是弄臟了,我給你擦擦!” 她沒顧腳旁掙扎受傷的流兵,用手去擦寒熄胸前的血跡,越擦越臟,急得快哭了,結果一陣風便將他身上的污穢吹走,唯余阿箬的鹿眸下掛了兩滴豆大的淚。 之后阿箬想起,她當時與寒熄說話是靠著他肩側說的,沒道理他聽不見,之所以沒有后退避開那些血跡,大約是沒聽懂。 可后來阿箬在某個城門前瞧見夫婦大打出手的笑話,一路笑呵呵地與寒熄說那男子被其夫人抓花了臉,左三道,右三道,分外對稱像花貓,太好笑,寒熄居然眉尾一挑聽懂了,鼻音輕哼的一聲笑發出來,驚得阿箬舌頭打結。 阿箬也不知寒熄的神智究竟恢復到哪一步了,是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發好轉,還是說必須得找到下一個歲雨寨的人,將仙氣還給他了才能有所提升。 一年多的時間里,她只琢磨出了不要與寒熄說正事這一點。正事還是需她自己擔著的,因為寒熄非但不會聽,甚至不會應,有時連“阿箬”都不喊,就這么直愣愣地應對一切危機。 可她也不能放任寒熄不作為,她希望寒熄能更快好轉,更快恢復如初,所以在一些閑事上,阿箬愿意多些耐心去引導他。 正如此刻的剝蓮子。 她是想讓寒熄自己吃的,因為這蓮子的味道的確不錯,阿箬想讓他嘗嘗,到頭來蓮湖主人送的兩顆蓮蓬全都入了阿箬的肚子。 寒熄剝了一半,阿箬實在不敢有勞他動手,便只能捧起雙手將剩下的半個蓮蓬拿過來,自己剝著吃了。 阿箬一邊剝蓮子吃,一邊看向湖心的小船。船上坐著的便是蓮湖的主人,他正在帶著一個小工采蓮蓬,小船劃得很遠,人影也只剩輪廓了。 阿箬看花看景看得入神,沒瞧見寒熄的眼神其實一直都落在她這兒。 那雙桃花眼中茶色的瞳孔內倒映著阿箬的側臉,寒熄發現她每一次吃蓮子時,嘴唇都會包著蓮子抿進嘴里。玉白的蓮子與朱紅的唇,還有她偶爾張嘴露出的牙齒與舌尖,她吞咽時喉嚨處細微的滾動。 她吃東西很靈活,蓮子只需剝一個頭,便能在唇齒間輕易地去皮,巧舌一卷,就把完整干凈的蓮子卷進嘴里。 寒熄的眸色幽深,看得久了,嘴唇也跟著阿箬抿入蓮子的同時微微動了一下。 他好像做不到。 他不吃那些東西。 湖邊的白鷺被一行游人驚起,幾只鳥雀展翅朝長亭這邊飛來,幾道雀鳴聲后,便是一聲女子的驚叫:“老爺!老爺!” 阿箬手中的蓮蓬吃完了,她吐掉絮出來的蓮子皮,豁然起身朝發出聲音的方向看去。 小船停飄于湖心處,船上的兩人也聽到了動靜,停下手中采摘,半站起身來探頭探腦。 湖岸兩側的雜草有些深,足半人高,加上被風吹動的柳條像綠色的珠簾,唯見一側湖岸的幾道彩衣人影,看不清那里到底放生了什么事。 女子哭哭啼啼的聲音響起,嘴里喊道:“救命啊,來人啊……救救我家老爺,救命??!” 蓮湖主人離得太遠,便是使船回來還需一陣子,阿箬眨了眨眼,稍猶豫了會兒沿著湖邊走了一段,不一會兒便瞧見了幾個人。 女子婦人打扮,約三十出頭,面容清秀,穿得不算艷麗。她身邊倒下的男人倒是一身錦衣玉束,年近半百,兩鬢蒼白,正捂著前胸大口喘息。 二人的身后還跟著一名丫鬟與兩名小廝,在阿箬到來時,兩名小廝也突然覺得胸悶氣短,捂著心口的位置直喘,幾個眨眼便倒在地上抽搐,與那半百的男子一模一樣。 “啊呀!”丫鬟驚叫,不知所措地去查探那兩名小廝。 婦人瞧見有人過來了,抹著淚道:“求姑娘救命,幫我找個大夫吧……老爺,老爺你怎么了?你別嚇婉娘啊……” 婦人哭哭啼啼的,阿箬也不是大夫,這里前不著村后不著店,便是離前方城池也有十幾里路,她到哪兒給找大夫? 況且…… 阿箬仔細看了一眼那三個倒下的男人。 以他們的情況,怕是叫了大夫來也無用。 阿箬怕自己看錯了,又朝前走了兩步,待到近了,聞到了風中那股酸味兒心里便更加確定了。她眉心緊蹙,幾步便小跑到了男人的身邊,提裙蹲下,伸手掀開了對方的眼皮,已全然不見黑眼珠了。 男人的呼吸越來越困難,肥壯的身體直抽搐,翻出來的白眼珠從眼角兩側滲出了黑墨,阿箬見狀連忙將手收了回來。 阿箬愣了一瞬,見那婦人要去扶男人,又扯著她的手腕把她拉開,揚聲對那丫鬟道:“別碰他們!” 丫鬟本想去拉那兩名小廝的,聞言連忙松開,往后退了幾步。 只見三個男人翻開的白眼珠徹底被墨色染黑,他們的身軀也不再抽搐,雙手雙腳松開后,蒼白干裂的嘴唇張開,吐出一口濁氣來。黑色的墨從眼眶泛出,蔓延眼瞼,結成了兩塊黑斑,三個男人也先后斷了氣。 婦人見狀,腿一軟便跪在了地上,哇地一聲哭出來:“老爺??!” 阿箬慢慢朝男人的鼻下探去,確定他已經死了,這才松開了緊抓婦人的手。 婦人不敢相信男人死得這樣快,從倒下到咽氣連半盞茶的時間都沒有。她抹著淚道:“老爺,你平日里身體那么好,怎么突然就沒了……嗚嗚嗚,這要是叫夫人知道你跟我出來一趟便喪了命,我也別活了!” 婦人越想越覺得沒了活頭,沒想開便往蓮湖旁噗通一聲跳下去,阿箬在一旁都看呆了,完全沒反應過來。 幸而蓮湖的主人也使船歸來,跳下湖便將婦人救起,拉回岸邊。 婦人沒死,只是暈了過去,丫鬟也徹底傻眼,愣愣地跪在地上。 蓮湖主人是個四十左右的壯年,家中兒子正是行醫的,他耳濡目染了些,一般急促死亡的病癥都有跡可循,可死成眼前這三個男人一般的他也從未見過。 “好大一股酸味兒?!鄙徍魅缩久迹骸斑@眼下黑乎乎的……是什么???” 阿箬低聲道:“咒?!?/br> 一種七日內將渾身血液化作酸腐尸水,奪人性命的鬼咒。 這三個男人……遇過鬼。 作者有話說: 阿箬把蓮子放進嘴里:喏,這樣吃的。 寒熄把蓮子塞進阿箬嘴里:嗯,吃吧。 第36章 濁玉臺:二 阿箬以前捉過幾次鬼。 人因怨念或執念死后不肯離去, 身軀腐化,靈魂始終漂泊于世間,因沒了凡人軀體的束縛, 借用浮于空中的靈氣化為己用, 便成了人們口中的——鬼。 這世間有許多靈氣,凡人rou眼不可得見,靈氣重的地方鐘靈毓秀, 當地的人壽命相對也會更長。靈氣聚集之處, 亦被人稱為風水寶地, 可招財旺運。 人死后,沒了rou眼便可直面這些靈氣,靈氣玄妙, 運用得當者甚至可以重塑rou身, 化作與妖一般的非人生靈,但若心中怨氣盤桓,那些靈氣也會變成殺人的刀, 好比眼前突然死去的三個人。 蓮湖旁清風撫柳,幾人都蹲下去查探三具尸體, 唯有阿箬一人站得筆直, 瞥向男人死后眼下的漆黑斑痕。 那些從眼眶溢出的尸水,也可看出咒的深淺,若是一般害人的咒顏色偏紅偏紫, 像這樣黑的, 可見那鬼怨念深重。這鬼咒不但會害死者, 甚至會禍及死者周邊的人, 只要是與他相處久了的, 亦會被邪祟侵體, 一命嗚呼。 阿箬朝昏厥過去的婦人看去,這婦人的身上也有些黑氣,只是尚未鉆入五臟六腑,只浮于她的體外,看來她與這男人接觸的機會并不多。 捉鬼一事……阿箬掂量了一下腰上掛著的荷包。 以前她不愛管這些閑事,除非迫不得已幫人捉一兩次,得些傍身的銀錢,而那時寒熄還只是背簍中的白骨,阿箬無所謂是于荒郊野外幕天席地,還是找間客棧落腳。 今時不同了,寒熄雖不吃不喝,可平日里住宿卻不能馬虎,阿箬也不舍得讓他跟著自己吃苦。 阿箬想了想,對那掛著淚還的丫鬟問道:“你家老爺平日里很少回家嗎?不怎與這位夫人接觸吧?” 丫鬟還處于云里霧里之中,阿箬問什么就回答什么:“不不,這位不是夫人,是劉老爺在外養的外室。因不能生育又安分守己夫人才留下她,這次她娘家雙親亡故,老爺才陪著出來散心解悶的?!?/br> 阿箬心道難怪,因是外室才不多有接觸,鬼咒雖染上了身,卻也不算麻煩。 “你家老爺是做什么生意的?平日里可與死人打交道?”阿箬回憶過往,她遇見的鬼,不是在為富不仁的商賈家自盡的可憐人,便是一些做紙錢壽衣生意的,身上陰氣重,容易碰到這些。 “老爺是云城成衣鋪的老板,家大業大,不與死人打交道的?!毖诀哒f完,一旁的蓮湖主人頓時咦了聲。 蓮湖主人問:“云城?可是有慈恩圣女像的云城?” “是、是?!毖诀唿c頭。 蓮湖主人啊呀一聲:“前段時間,好似是上個月吧……也有個云城的女人死在了咱們這邊了,正是我小兒子接手治療的。她先是說胸悶氣短,后來又上吐下瀉,病了三天便死在了客棧里?!?/br> 阿箬蹙眉,問:“死狀如何?” “雙耳流泥而亡,眼珠子都凸出來了,很嚇人?!鄙徍魅藝K嘖搖頭。 雙耳流泥,眼珠內爆,也是鬼咒,只是相對于這男人死亡的速度而言會慢上一些,仍舊無解。 若想解咒,唯有在中咒之人死前,解決了施法的鬼,別無其他出路。 阿箬抿嘴道:“他們這是遇上了不干凈的東西了?!?/br> 話無需點透,一句便讓在場幾人愣了神。這世間也非人人都信鬼神之說,蓮湖的主人便不怎么信,可從云城那邊過來的丫鬟卻是極信奉這些的。 他們云城有慈恩圣女像,幾乎家家戶戶每日祭拜,乞求圣女保佑他們事事順遂。一聽阿箬說劉老爺他們幾個是碰上了不干凈的東西,丫鬟連忙掏出袖中小木牌,緊緊地握著喃喃幾句:“圣女保佑,圣女保佑……” 蓮湖主人嘆了口氣,他查探完,確定這三人已經死得透透的了,便讓采蓮蓬的小工去城里叫人來幫忙把尸體送走,再把他小兒子叫來給這暈過去的婦人看看可有何大問題。 小工應話連忙朝城里奔去,他就算腳程快,一來一回也至少得一個多時辰。 蓮湖主人不方便去碰婦人,便是阿箬和丫鬟兩人扶著婦人往長亭而去,以免這夏末的正午天里將她曬得更嚴重。 阿箬扶著婦人往長亭走,途中打量丫鬟,瞥了一眼她手中的木牌。木牌做工粗劣,上面雕刻著一個女人的模樣,想來便是云城的“慈恩圣女”了。 “姑娘從云城來前,可聽說過城里發生了什么古怪的事?這鬼不會平白無故出現,害人前必有先兆?!卑Ⅲ鑶栐?。 劉老爺不是第一個中咒而死的云城人,在此之前一定有人與他一般死狀。 丫鬟抿嘴道:“我平日里與婉娘都住在城外小莊里,甚少入城,也不知城里近來是否鬧過鬼,可有慈恩圣女保佑,想來一般邪祟是不敢在云城胡作非為的?!?/br> 阿箬聞言挑眉,她活了三百多年,卻從未聽說過慈恩圣女是誰。 莫非也是某個神仙? 畢竟她見識淺薄,大千世間天外有天,她不曾聽過,也未必不存在。 “慈恩圣女是哪路神仙?”阿箬隨丫鬟一道將婦人放在了長亭庇蔭的地方靠著亭柱,像是閑聊般問了一句。 丫鬟道:“慈恩圣女是天選之女,十年前云城曾鬧過妖邪,迷惑世人,死了許多人。后來有人求問上蒼,上蒼才命慈恩圣女下凡降世,化解了妖邪。從那之后云城便一直都是安定的,為了感謝慈恩圣女,也為了震懾妖邪,城里人眾籌花重金雕刻了一尊慈恩圣女像?!?/br> 天選之女?下凡降世? 阿箬聞言,回眸看了一眼仍坐在石桌旁吹風看遠方蓮花,對周圍發生的一切都置若罔聞的寒熄。 丫鬟這話說得頗為熟悉,怎么聽起來與那一身月白的神明大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