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鬼殺隊在咒術高專的正確打開方式、[綜漫]我在橫濱用馬甲虛構救世主組織、藏在心底的密碼、遙遠時空飛來的花瓣、他又在兇我、穿成女帝的小肥物、聯姻對象總裝直[穿書]、路易同學無法拒絕、驟然疲憊、豢神
要是當時她醒著,她也得放一把火燒了。 但惡鬼的聘書不是燒了就能了事的,宣家人之前想要將她送回云家,想來也的確有部分是出于想要保護她的心理。 她爹和哥哥顯然要去商議后面該怎么辦,沒有在此多逗留,嫂嫂也跟著一起走了,只留下宣母跟她多說了一會兒話,又吩咐丫鬟將她屋里打點妥當,叮囑她要是在屋里呆著悶,可以去院子里走走,但一定要穿暖和了,不能著了風。 宣母對她的關心細致入微,手心柔軟又溫暖,宣芝握著這雙手,能感覺得出來,在她昏迷期間,是她一直在身邊照顧自己。 她是那種很標準的古典美人,纖眉柔目,溫婉賢良,將宣家后宅打理得妥妥帖帖,大事小情上全憑家里男人做主。兩母女感情其實很好,原主的性子也隨她。 宣芝輕輕撫過她眼下青痕,柔聲道:“阿娘,女兒不孝,這幾日辛苦娘了,我扶您回去休息吧?!?/br> 宣母搖搖頭讓她止步,又關懷了她幾句,才帶著身邊丫鬟走了。 等宣家人都走后,宣芝將丫鬟都打發出去,屋里只剩下她一個人。 她終于可以放松下來,宣芝靠在軟榻上休息了一會兒,從袖子里掏出一個繪迎春花白釉小瓷瓶子,這赫然便是先前宣磬從儲物袋中掏出的補靈丹。 當時他倒出一枚補靈丹后,將瓶子直接放在了茶幾上,宣芝手捧神符展示時,“一不小心”將它裹進了自己袖子里,宣磬離開的時候,似乎也并沒有發覺。 她靈力低微,有了這瓶補靈丹,關鍵時候總可以靠著嗑藥撐一撐。宣芝捏著小瓷瓶,美滋滋在耳邊晃了晃,瓶子的丹丸叮叮咚咚地碰撞瓶身,霎是好聽。 她將剩下的那半杯冷透的丹水飲盡,盤膝而坐,將靈氣引入自己丹田。她修為實在太低,就算丹藥效力被浪費掉七八成,一枚補靈丹也足以將她空虛的氣海盈滿。 在氣海靈力充足的情況下,宣芝又重新召出神符來,這一次手心里的神符金光卻很黯淡,那頗為唬人的祥瑞紫氣也散盡,這么看上去還比不上普通靈符的靈光耀眼。 神符如此黯淡,肯定安定不了宣家人的心,所以宣芝方才在放出神符時,刻意花了心思造出金光和紫氣假象,給神符包裝了一下。 不過看來沒什么用,書里的紙片人不識得大圣爺爺和二郎真君的威名。 宣芝神識沒入神符,眼前一剎那天高地闊,她站在神符大門后,后知后覺地發現,眼前天地似乎和她第一次進來時不太一樣了。 最初她進入神符時,見到的是五座山岳寂寂地高聳于云間,山頂坐落著一間小小神廟。 現如今其中兩座山岳明顯有了變化,其中一座蒼梧郁郁,薄薄山霧中顯出似錦繁花,其上一道銀色瀑布遠遠的晃著眼。宣芝心神一動,便已出現在水瀑前,飛濺的水霧撲到臉上,沁人心脾,仿若是真的一般。 花果山水簾洞。 這是宣芝心里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她毫不猶豫地穿過水簾而入,內里果然鏤空,雕琢著亭臺樓閣,石中像是摻雜著金沙,一點微弱的光線透過瀑布,就能將洞中照得透亮。 這好像是將她心中關于花果山水簾洞的印象具象化了出來。宣芝從洞中出來,在瀑布之上找到了那間神廟。 神廟倒是沒什么太大的變化,依然小小一間,堂前擺放著一尊四足方鼎銅香爐,神龕上浮著一圈神光,一團祥云團在那神光之下,被金光鍍成了奶黃色,看起來像是加了蜂蜜的棉花糖。 筋斗云可太軟了!宣芝想把臉埋進去! 她從神龕籃子里取出供香,點燃插入香爐,裊裊青煙筆直而上,散入虛空。 神龕上“沉睡”的祥云忽地一彈,從金光中漂浮出來,涌到宣芝面前。 神符外,宣芝驀地睜開眼睛。 雪白的祥云突兀冒出來,圍在她左右。宣芝立即揪住筋斗云上一團白云,急忙道:“先別帶我飆,我現在不想騰云駕霧!” 筋斗云頓了一下,放開她,開始在屋里飄來飄去。宣芝看了一眼桌上的漏刻,從軟榻上跳下來,穿上繡鞋,撲到筋斗云身上使勁揉了揉,筋斗云摸上去比棉花還軟,又比綢緞還柔,她實在找不出合適的詞來形容它的手感。 宣芝從云團中捋出兩條兔子似的長耳朵,當做把手,好控制筋斗云的方向,她將它牽到窗前,低聲道:“我們就在久黎城周邊轉轉,你一個跟斗可別又把我送到十萬八千里外了啊?!?/br> 筋斗云彈了兩下,像是在點頭。 宣芝扒上云團,筋斗云帶著她從屋檐下騰空而去。它的速度實在太快,府中諸人只覺得頭上一個白影晃過,再定睛去看,又一切如常,只當自己是眼花了。 今日是個明媚的好天氣,天空湛藍,浮著大團大團的白云,筋斗云飄蕩在久黎城上空,就和其他云團沒有任何差別。 宣芝伏在筋斗云上,目光細細地掃過久黎城的布局、街道,以宣府為原點,將縱橫的街道和大的宅邸與原主記憶里的名字對上號。 久黎城依山傍水,西北方向倚靠著山脈,一條河流從北到南穿城而過,東西南北四座城樓。在九黎城中最高地,建有一座恢弘的廟宇,依著山脈之勢,建了三重殿宇,長而寬的青石臺階從山中廟宇一直延伸到城中主街。 符師借用神力,以自身靈力為供香。而一整座城的人要想得到神靈庇佑,便要建廟鑄像,以香火供奉。宣磬說要找畫師來繪制神像,就是這個緣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