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書迷正在閱讀:[主排球]侑佐久甜餅、[綜漫]超能力者炮灰干部的災難、[綜漫]超能力者的災難日常、[綜英美]在哥譚上網課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名柯同人] 攻略那個竹馬、[綜漫]當楠子拿了梵天社畜劇本、[綜漫]這個名偵探過分可愛、[綜]我的神話體系和你們不一樣、[綜漫]鬼殺隊在咒術高專的正確打開方式、[綜漫]我在橫濱用馬甲虛構救世主組織
帝辛嘴角一撇:“放在那么明顯的地方,讓后代哪個缺了錢就來我陵墓里挖一挖?” 龍脈所在之地,巫祝能知道,后世子孫自然也能卜算得知,那么大大方方敞開自己的陵墓,帝辛自認還沒有這樣的寬容大度。 ——更何況他早知自己死后靈魂尚在,到那時,難道要他看著自己的陵墓被再三光顧? 商音的視線跟著李世民深入秦嶺山脈,看著看著,忽然嘶了一聲:“……這好像,的確是個陵墓?” 慘遭打臉的帝辛:“?!?/br> 他也定睛看去,想知道是哪個后人如此大度。 陵墓的入口可以說是極其明顯,入口處有一方石碑一樣的東西高高矗立,石碑間赫然鑲嵌著兩人都無比眼熟的軒轅劍。 何止是帝王陵墓這么大大方方放在龍脈所在之處,就連軒轅劍也是不遮不掩,沐浴著歲月的日光。 商音:“……” 帝辛:“……” 商音不用掐算就知道這陵墓是誰的,軒轅劍自秦始皇嬴政之后便不見了蹤影,這墓主身份,除卻嬴政別無他人。 葬于靈氣所鐘之龍脈,又以軒轅劍震懾靠近的魑魅魍魎——該說不說,這想法雖然十分霸氣狂妄,卻又極其的……巧妙。 最關鍵的是,可行。 只要華夏龍脈不倒,軒轅劍不出,嬴政的陵墓就一天不可能被宵小冒犯。 而只要秦始皇嬴政的陵墓尚在,不論時事如何過遷,天下怎樣分分合合,國朝幾度更替,軒轅劍的蹤影永遠不會消失在漫長歷史之中。 這位人皇沉眠于龍脈之中,而軒轅劍,會一直矗立在龍脈之上,俯瞰人族。 商音咋舌感嘆:“所以這就是他當年沒有傳下軒轅劍,而是鑄造了一個傳國玉璽所替代的原因?” 帝辛卻是搖了搖頭。 同為帝王,他幾乎是瞬間就明白了嬴政為何如此行事。 “軒轅劍為黃帝所傳,因為其重量太過,且劍有擇主之靈,鮮少有王族能佩劍于側,當年在殷商一脈手中時,就幾次險些丟失?!?/br> “若是戰亂之中,軒轅劍更會輾轉多人之手,下落不明?!?/br> “再者,最重要的一點……” 帝辛曾經讓兒子武庚試圖執劍,但武庚明明武藝超群卻始終無法拿起軒轅劍,那時候,帝辛就明白了一件事。 “并不是所有的王,都可為人皇?!?/br> “但政權與王座,卻需要一個不挑剔繼承者的象征?!?/br> “我沒有廢除軒轅劍的魄力,但他做到了?!?/br> 第94章 貞觀三年,觀音與惠岸行者奉法旨前往東土大唐選出取經人。 這日,李世民正命高僧陳玄奘于化生寺設壇,宣講佛法。 那高僧陳玄奘實乃如來佛座下弟子金蟬子轉世,特來應劫。 觀音與惠岸行者化作游方和尚求見人皇,還未說話,觀音就被叫破法號,被人皇引為座上賓。 觀音還未來得及詢問她何時來過東土大唐與帝王交流佛法,李世民便像是早有準備一般,招來陳玄奘,以迅雷之勢敲定西行取經者,轉手就將觀音贈予的袈裟寶物轉贈與陳玄奘。 觀音只覺得一切太過順利,心中暗自警惕,但李世民卻當著她的面與取經人陳玄奘結拜為義兄弟,賜國姓——唐,更名為三藏。 自此,唐三藏周身人族氣運籠罩,應劫取經人之選塵埃落定。 觀音與惠岸使者走這一趟,雖并未多費口舌,但人皇的積極配合卻令觀音十分警惕在意。 觀音于長安城中再三打探,竟發現貞觀元年之時竟已有人冒充她名諱與人皇交流,甚至為人皇造勢不少! 然觀音再三掐算卻都無法算出背后之人,正當她心中不悅之時,腦中忽然靈光一閃,想到了那位洪荒仙佛都諱莫至深,三緘其口的須彌天尊者。 觀音沉默良久,低誦法號,無聲離去。 五指山下 修行終于結束的悟空時隔百年,重新回到這座帶給他屈辱的五指山前,臉上已經沒有了當年的毛躁激進,可那雙眼睛卻還是如日光輝耀,如星光熠熠,不曾被磨滅。 悟空收回猴毛,睜開眼時,自己已然重新被壓入五指山下。 他已經明白,當年師父師母完全可以將五指山擊碎,卻并沒有這樣做的緣由。 只有當他真正知錯,真正得到教訓,真正擁有反抗圣人的力量時,他才能真正從五指山下出去。 憑借他自己的力量,拿回自由。 拿回他的,如意金箍棒。 …… 商音與鴻鈞并肩立于云端,看著悟空一遍又一遍對抗如來——亦或者說是接引留在五指山上的圣人之力。 如今鴻蒙意識尚在,不論悟空靈力修為如何遠超準圣大圓滿,都無法成就圣位。 但誰說,圣人便一定要是鴻蒙意識所承認的圣人? 天地所定,自當為圣。 悟空現在缺的,就是這樣一份天地功德,萬物所向。 悟空此行,前半段走的是與唐僧同行的西游量劫,后半程,卻是孤身一人的逆天之路。 若成,自悟空之后,世間生靈再不被鴻蒙意識壓制,因果命運不再任其撥弄更改,圣人也將會是天地生靈所舉,而非鴻蒙意識授位。 商音抬手,將那根已經全然不同的如意金箍棒插進五指山山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