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書迷正在閱讀:劍君她只想吃軟飯、治愈黑蓮花女配[穿書ABO]、王爺和臣妾生個小郡主吧、[綜漫]當齊木的超能力叛逃、[綜漫] 討人喜歡的繪梨同學、[綜漫]在名柯世界當刑警、[綜漫] 月黑風高嬸出沒、[綜漫] 咒術養崽app、[神話同人] 道祖的咸魚情緣、[主排球]侑佐久甜餅
如此一來,那些原本躲藏在燕楚深山數月,準備待秦軍大規模掃盜風頭過去,再重出江湖東山再起的盜匪們,在親眼抬頭看著半空中快速飛過的蜿蜒“巨龍”后,在派嘍啰打探出它們皆是秦王請來的助力后,不得不懷著同樣的“秦王竟有神龍襄助”之猜測,在驚懼交加中紛紛走出深山,紛紛主動向官府自首服刑。 成功自投羅網的他們,竟還暗暗慶幸不已:縱便去當刑徒服苦役,也比被巨龍一口吞進肚中好! 隨著大秦各項分工有條不紊進行中,咸陽城的道路整修工程,也在諸昭的親自監督下緊鑼密鼓進行著。 由于咸陽肩負大秦都城重任,又有聯結國中各處道路之功用,自然是要趁機擴寬主道的。 而在格外重視農耕的大秦,自然不可能往農田密集一側擴道,于是,拆遷規劃線內的民居與占用少部分民田,便成了不可避免之事。 拆遷一事,對古人而言,倒也不是甚新鮮詞匯。 早在春秋時期,魯文公就想勸服兩個股肱大臣搬去旁處居住,好把他們的地盤騰出來擴建宮室,當然,這是統治階層面對公卿的拆法。 在亂世數百年間,列國豪強勛貴隨意尋個由頭,或連由頭也不尋,直接派出家臣打手將庶民與家當一道扔出去,將他們的茅草屋就地推倒、以興建苑囿別居之事,實在數不勝數。 這時期的拆遷,正是讓百姓談之色變的“強占民屋民田”。 不過,龐大帝國的君主嬴政,自然不是那等以勢欺民之人,為收攏民心秉護大秦,他與韓非商議出一個法子,以一道朝廷補償的詔書,擊退了百姓們的隱憂: 凡劃入主道規劃線內之家,朝廷皆會派出官吏丈量房屋尺寸、核實稼穡農桑作物,在以錢糧如數補償作物損失后,還會為百姓在咸陽重建房屋,在此期間,朝廷將搭建臨時草木棚安置百姓。 這補償條款若在后世人看來,不過是單純按一比一賠償罷了,對拆遷戶而言無利可賺,甚至,隨著主道的擴寬,朝廷為他們新建的房屋,可能地段還不如現在的好——放在后世,進場的開發商估計簽約率連10%都達不到。 但這是等級森嚴、庶民活得千難萬難、特權階層可以隨心所欲的封建時代,百姓們并不懂后世經濟學思維或房地產理論,朝廷下了令,他們自然要乖乖遷走。 而嬴政親手擬寫的這道詔令,對兩千多年前的他們而言,真真是陛下前無古人之體恤愛民創舉! 要知道,在秦國官田制的土地形勢下,除了獲得爵位分封之人,百姓們只擁有土地的試用期,此番擴路占用的民田,本就歸屬朝廷所有,縱便朝廷不賠償農作物,也是占了情理的。 再者,千百年來他們的祖祖輩輩,只聽過權貴王族強占民居的; 哪有人聽過:占完民居后,朝廷不但搭建棚子安置他們、賠償官田中的稼穡農桑損失,竟還會為他們重建房屋的? 一時之間,咸陽被拆遷的百姓與未被拆遷的百姓,皆面帶喜色交相稱贊著:我大秦陛下,真乃萬世未有之圣君也! 八月,隱居于齊地偏僻海島的齊國大儒浮丘伯,聽聞此事唏噓不已,次日便親率三百弟子跋山涉水,前往當年姜尚公所筑之瑯琊臺,于此間巨石上,刻下令后世千年津津樂道的《刻瑯琊碑》—— “始皇帝徳才高叡,雄才大略,以強兵一統四海,以仁義聞頌天下,創民屋民田補償制以作則千年,實乃千古至圣至明之君也!” 同年,荀子親傳門人浮丘伯,帶三百儒生入秦。 值得一提的是,在嬴政與浮丘伯諸人對談一番后,很快便驚喜地發現: 這一派繼承了荀子批判性思想的儒者,遵循的,并非淳于越等人提倡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儒法; 他們遵循的,乃是荀子提出的“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之儒法,竟在無形中,契合了大秦如今施行的儒皮法骨之道! 荀卿,為大秦貢獻多矣! ... 跟著扶蘇前來城中觀看修路的明赫,已再一次被古人的智慧所震驚:秦朝,竟有下水道排水系統! 戴著簡易口罩防灰、只露出兩只眼睛的他,此刻正好奇地看著工人們小心翼翼地,將一節節七八十公分長的五角形陶管,拼接成一整段長長的“寬水管”,規規整整地擺在挖好的壕溝中。 他不由悄悄跟系統嘀咕道,“統子,我覺得古代工匠的智慧比我強多了,還好我前世的考大學的競爭對手不是他們...太牛了,華夏竟然在遙遠的秦朝就有下水道了,嘖嘖...” 系統急忙搜索出資料,解釋道,“宿主,你又誤會了,早在秦國之前的兩千多年,華夏就有下水道了!后世考古學界發現的最早排水陶土下水管道,出現在新石器時期的淮陽平糧龍臺山遺址...”(2) 正邁著小腳悄悄離壕溝越來越近、準備湊近觀察水管的明赫,聞言不由腳下一個趔趄,直直朝壕溝里栽去! 在衛尉軍大呼“快救九公子”、在面色猝然大變的扶蘇與蒙毅飛身奔來、在系統迅速開啟防護模式時,明赫已被離他最近的修路民夫穩穩接住。 由于壕溝足有一米多深,民夫無法抱著他爬上來,只得單手用力撐著壕溝,用另一只手將嚇得說不出話的明赫,遞到了奔來的蒙毅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