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書迷正在閱讀:劍君她只想吃軟飯、治愈黑蓮花女配[穿書ABO]、王爺和臣妾生個小郡主吧、[綜漫]當齊木的超能力叛逃、[綜漫] 討人喜歡的繪梨同學、[綜漫]在名柯世界當刑警、[綜漫] 月黑風高嬸出沒、[綜漫] 咒術養崽app、[神話同人] 道祖的咸魚情緣、[主排球]侑佐久甜餅
“愛卿快快請起!大秦既要終結亂世,匡扶天下蒼生,便當先為蒼生解決道路問題,此乃寡人之責也!況且,我秦國如今還得了仙人饋贈之水泥,此物以水以河砂攪拌,能凝為硬如石頭之物...” 秦國有仙人襄助一事,鄭國在潁川郡也隱有耳聞,他急切抓住君王的衣袖,眼中盛滿了欣喜的渴求, “硬如石頭之水泥?王上可否讓老臣看看此物?” 嬴政當即興沖沖帶著鄭國出宮,攜他同乘五馬金車,來到朝廷在咸陽郊外緊鄰石山腳下設置的水泥工坊,觀看機器制造水泥的流程和產出的細如面粉之水泥。 工人們皆戴著白色的口罩,君臣二人到來后,五黑也取出口罩勸他們帶上,水泥畢竟是有粉塵的。 看著眼前令人震撼的一幕,饒是鄭國早做好仙人助秦之準備,亦絕未想到仙人給秦國送來的,竟是高聳如巨人般的仙界神器,這由無數道工序組合而成的龐然大物,竟能開采山上之巨石,并自動將其碾碎、攪拌、磨粉、高溫燒制...最后,恁大的巨石竟變成了石粉! 他心情激動地抓起一把水泥,放在手心用粗糙的大手捏了又捏,比黃土還細膩的石粉,妙哉! 這時,五黑命人用木桶端來了水,親自手持鐵鍬,從水泥成品堆里舀出一些放到地上,又倒入少量河砂攪拌一番,最后,再用木瓢加入適量水不停攪拌,鄭國興奮地看著這一幕,這被稱為水泥的石粉,竟真能以水黏合,其功效與黃土無異啊...不,王上說了,它能跟石頭一般堅固! 待攪拌均勻后,五黑便將其鏟至一旁的地上層層攤開抹平,對看得格外認真的鄭國道,“如今日頭大,約摸兩三日便能干透...” 說著,他便細細為鄭國解釋著近日摸索出來的水泥、河砂、水三者的配比問題,接著,他又帶鄭國體驗了角落一處已干透的水泥地。 這處灰白的水泥路面,乃是工坊先前試驗所鋪,總長寬不過三四米,可鄭國在上面走著走著忽然就老淚縱橫了,往后天下能有此堅固仙物修渠筑堤,再也不會發生黃土堤壩被暴雨沖毀、下游無數百姓在睡夢中被奪走性命之事了吧? 嬴政與五黑看著取下口罩抬袖捂臉的鄭國,默契地并未上前勸解,當日他們第一回 踏上這小小一段水泥路面之時,何嘗不是激動得熱淚盈眶? 以石為泥,以水拌石泥,待水干之時,出來的不是泥卻是石,何其震撼人心! 良久,默默哭夠的鄭國終于掩袖拭淚,先拜罪一番,再道,“王上,老臣一路想了又想,此番雖要聯結諸國河道陸道,卻也不必全盤推翻列國原有之漕浚溝渠大工程,譬如魏國之鴻溝與韓趙之舊河渠,皆是百年前水家大才規劃出的最適合列國之方案,我等將這些堵塞舊道原地鏟除重建便可...待老臣盡快勘繪出秦韓趙魏四地之地理輿圖,便可先前往道路損毀最嚴重的韓魏兩地施工...” 頓了頓,他又道,“至于齊楚燕之地形輿圖,倒也不必等到秦國吞并三國再繪制...” 在君王驚喜的灼灼目光中,他一字一句道,“老臣愿親往楚地,力勸師兄率門人出山助秦!” 縱便不改列國大溝渠工程,要勘繪天下道路山川并施工,依然是一項無比龐大的工程,鄭國知曉,僅憑自己一人,帶著來秦國十多年間教出的數名弟子奔波指揮,所耗時日少說也要十多年。 他另一位同門師兄李冰五十多年前受秦昭襄王之囑托,在蜀地嘔心瀝血治水修路開渠,最后累死在了郡守任期之上——鄭國深知,李師兄與自己一樣并不懼怕死亡,他們怕的是身死之時、卻未完成利民之重任! 是以,為盡早將此利國利民大事落地,他必須前去將隱居的掌門師兄請來襄助。 嬴政本以為鄭國要說,他決定親自喬裝前往齊楚燕三國勘繪輿圖,卻未料到,對方竟稱要親往楚國請師兄門人出山,眸光不由深邃起來,語氣驚詫道, “可寡人聽世人傳言,水家早已...” 鄭國走下水泥地面,重新戴上口罩欲行禮請罪,輕嘆道,“此事干系師門密事,若無掌門師兄首肯,老臣絕不敢私下置喙,還請王上寬??!但老臣愿將王上之仁德、將秦國今日之興盛,盡數告知師兄,以說服他動身來秦...” 嬴政忙上前一把扶起他,激動道,“愛卿為我大秦殫精竭慮,寡人深感于心,有勞愛卿了!” 接下來,鄭國帶人奔赴趙國故地,將各處地形地貌一一記下后,便取出他治水修渠途中繪制的秦韓魏輿圖對照,閉門謝客冥思數日后,繪制出一張密密麻麻輿圖,四國之地不但道路河渠互相聯結,還為趙國故地規劃出連接燕齊道路河渠接口、在魏國故地規劃出連接黃河的接口、在秦國南境規劃出連接楚國北境的接口.... 待萬事俱備,朝廷即刻派人,前往路況損壞最嚴重的韓國故地潁川郡與魏國故地東郡施工。 此兩地在寧騰和陳平等郡縣官吏的帶領下,先前暫緩用黃土修復的舊路,已用煤渣與黃土鋪了一遍,勉強能維持車馬人緩慢通行。 這一趟熱火朝天的臨時修路行動,既未得到朝廷撥付經費,亦未得到朝廷詔令,全是當地民眾自發表態搶修的。 正值農閑時節的百姓得了朝廷的稅賦優待,本就對君王朝廷感激不盡,在聽聞朝廷暫緩修路的緣由,竟是為找大才好生規劃一番、給大伙修出更寬敞結實的新路后,便成群結隊主動跑去郡衙縣衙,告知長官:他們愿自帶干糧將舊路稍稍補救一番,以不妨礙日常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