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書迷正在閱讀:劍君她只想吃軟飯、治愈黑蓮花女配[穿書ABO]、王爺和臣妾生個小郡主吧、[綜漫]當齊木的超能力叛逃、[綜漫] 討人喜歡的繪梨同學、[綜漫]在名柯世界當刑警、[綜漫] 月黑風高嬸出沒、[綜漫] 咒術養崽app、[神話同人] 道祖的咸魚情緣、[主排球]侑佐久甜餅
話音未落,張天師一把奪回寬袖,冷聲道,“王上可知老夫若施這場法事,要損耗多少壽元?二十年!老夫不過區區凡世俗人,能見神君一面已是天道垂憐,豈敢再與神君討價還價?若王上心意不誠,此事便作罷,老夫亦可省下這二十年之壽元,只是這解決秦軍一事...” 魏王忙道,“請天師勿要誤會??!寡人并非不愿出這兩萬斤黃金,著實是先前煉丹用金太多,眼下國中存金不多...” 張天師這才長嘆一聲提點道,“王上糊涂??!魏國黃金不足,楚國卻有列國間最大之金礦,楚金精純,品質遠勝列國之金,若神君能收到如此黃金,想必定會對魏國更滿意幾分...” 魏王眼中精光閃爍,“以物換楚金?可國庫之中糧食...” 張天師看出他的不舍,微微一笑,“貼心”提醒道,“國難之時,婦孺匹夫亦當為國出力,王上不妨下令讓百姓捐出糧食,再以糧找楚國換金。如此一來,有了神兵天助,便可魏國得保,萬民皆安吶!” 魏王撫掌而笑,“天師真乃我魏國之恩人也,寡人即刻下令征糧!” 張天師得到滿意的答復,便昂首闊步走出王宮,待行至宮門之時,見魏無知正在苦苦哀求侍衛放他進去,不由輕蔑一笑,登車趕回府中。 待坐在馬車之中,他終于放下人前的驕矜自持,恣意笑了起來——何謂時運昌???老夫是也! 自秦軍攻魏消息坐實,魏王便再三派人前來請他商議大計,他苦惱于該如何以子虛烏有之術“御敵”,根本不敢貿然前去接下此事,只得一邊以“長生丹藥火候正在關鍵時期”敷衍,一邊暗中派人前往燕國送信求援。 誠然,張天師大可一跑了之,但魏王的無上恩寵已讓他日漸膨脹,漸漸竟已將魏國視為了囊中之物——未到戰敗的最后關頭,他斷然不舍將之拋棄。 正在這一籌莫展之時,一日府中忽天降一美髯仙師,自稱其乃黃帝座下仙翁,因當年追隨黃帝修行于具茨之山,如今見具茨故地將生靈涂炭,故來此人間助魏國渡過難關,此番乃是循著城中龍氣而入...(1) 按理說,張天師這種精于玩弄人心的術士,是絕不會被此言蒙住的,但對方在天師府開門見山便道“循著龍氣而入”,實在大大取悅了他。 試想,哪個凡夫俗子敢在魏國都城之中,口吐如此大逆不道之言,怕不是活膩了? 再者,他見對方隆準龍顏,通身氣度比自己還要勝上幾分,所說之事又有上古典籍為證,堪稱言之鑿鑿,竟不自覺就信了幾分。 而當對方以“狹窄之地氣勢不足,需找一開闊地授你仙法”為由,邀他前往山間修習驅除秦軍之法時,他立刻就鬼使神差地同意了。 在對方施完一場他從未見過的神妙法事后,當場取出一把菽豆撒于地上,除此外再無任何舉動。 片刻,他便親眼看著一隊身穿堅甲、手執利器的神秘士兵突然出現于山下,大呼“神兵愿聽仙翁調遣”,豈能不當場震驚地俯首貼地,心悅誠服敬呼“仙翁”? 想到這里,張天師撫著一把美髯,自得地笑了起來——仙翁認準他乃魏國之主,已親自傳授他撒豆成兵之法,他于山間試驗過,一把菽豆便可變出一隊神兵,只是他功力有限,不能如仙翁那般百發百中罷了。 但他深知,神兵所用之神戟神刀,并非凡間俗鐵所制,而是擊打扭折亦分毫無損之神鐵,堪稱能以一敵十! 如此一來,只要他有足夠的菽豆,莫說滅掉這三十萬秦軍,便是滅掉列國亦不在話下... 所謂兩月之期,不過是他特意留給魏王那蠢貨籌集糧食與黃金的——既然這魏國遲早是他的,這錢財糧食,他自然要早些握在手里。 ... 兩月之期轉眼便至,張天師終于將撒豆成兵之術練得爐火純青,而那些未落到秦軍手中的各城池,也堪堪湊齊了君王下令征收的“每戶三十石糧食”——因魏王擔心得罪豪強貴族,此番便只向平民征收糧食。 魏國本就地少人多,一戶四五口庶民之家,縱便勤快些租種豪強之地,一年到頭能留下的收成也不過六七十石,全靠平日偷采樹皮枯草野菜湊合著熬過一年。 而眼下,今歲稅賦原本早在秋季便已上繳,百姓還要再多交半年之口糧,心中之絕望憤恨可想而知——這意味著,他們只能將原就不多的一日兩餐之口糧,再一分為二精打細算,分成四餐來食用。 可那些本就摻了半數樹皮草根碎末的稀粥,根本無法支撐他們度過漫長的大半年,在這種情況下,拋棄小的還是老的、以節省口糧的嚴峻難題,再一次出現在魏國百姓面前。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但凡一家人能勉強糊口人人不餓死地活下去,誰又愿親手將至親之人送上絕路? 如此一來,本該與魏軍同仇敵愾抗擊秦軍的魏國百姓,便失了那股守護家園的心氣。 因為他們如今對魏王之懼恨,更要遠勝對秦軍來襲之懼恨—— 聽聞,秦軍沿途攻打城池卻紀律嚴明,只與魏卒拼死決戰,不曾掃蕩過百姓,待秦軍占領那些城池后,亦是自備軍糧埋鍋造飯,并未朝城中百姓要過半顆糧食。 而他們的君王,竟要趁此國難之機,將各地百姓逼上死路,何其狼心狗肺的昏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