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書迷正在閱讀:劍君她只想吃軟飯、治愈黑蓮花女配[穿書ABO]、王爺和臣妾生個小郡主吧、[綜漫]當齊木的超能力叛逃、[綜漫] 討人喜歡的繪梨同學、[綜漫]在名柯世界當刑警、[綜漫] 月黑風高嬸出沒、[綜漫] 咒術養崽app、[神話同人] 道祖的咸魚情緣、[主排球]侑佐久甜餅
姬槐上前為韓王斟滿酒,遲疑道,“不過,臣擔心…韓非到底是王叔,王上這般公然將他贈與秦國,恐怕難免有人會說三道四..” 韓王漫不經心地笑道,“何人會說三道四?他韓非在我韓國王室,白吃白喝了近數十年,滿口治國之道,整日自以為是地勸諫寡人,實際于國家無半分功勞,于祖宗無半點助力,如此尸位素餐之人,早就該自請離韓,誰看他不晦氣?” “如今,反正秦國也快亡了,韓國無須再用他與秦王虛與委蛇,寡人將他贈與秦王,待六國踏破咸陽之日,他能與世間最欣賞他的昏君同歸而盡,倒也是他的福氣,哈哈哈!” 姬槐忙諂媚道,“王上英明!如此說來,確是臣多慮了。想必秦王如今已收到書信,臣在此提前恭祝王上大業早成!” 韓王一口飲盡尊中酒,緩緩轉動著手中酒尊,道,“世人皆稱,當今之世唯秦王為虎狼之君,那些蠢夫,又豈能知本王一鳴驚人的猛獸之心?說起來,秦王此番也算求仁得仁了?!?/br> 姬槐笑著繞到他身后,輕輕為他捏著肩膀,媚笑道,“我王以一石二鳥之計,既解決了韓非,又順手賣了秦王一個人情,堪稱高明之至!” ... 嬴政一行人來到郊外油菜地查看生長情況,周邊蹲在田壟里拔草的農人忙手足無措拜見君王,他忙下令讓眾人各行其是,不必在寒風中多禮。 治粟內史站在道旁,指著田中約摸兩尺高的菜桿,欣喜道,“臣按照王上的吩咐,挑選出這兩畝無遮擋的向陽之地,又令人平整土地,劃壟播撒泡發后的種子,命人按時除草,如今長勢十分可觀,此桿比水稻桿要高上許多...” 說話間,他見嬴政要邁腿跨入田中,急忙勸道,“王上不可啊,您乃君王之身,怎能躬行稼穡之事..” 話音未落,嬴政已笑著先將扶蘇抱到田埂上,又長腿一邁,抱著明赫也站了下來,“無妨,今日暖陽融融,田間并無露水,寡人想讓崽子們看看這莊稼究竟是如何長成的?!?/br> 李斯急忙跟著撩袍跳下來,學著蒙恬的樣子蹲身快速拔去田壟里的野草,扶蘇見狀也跟著蹲下來拔,被李斯一把拉住,“長公子乃金尊玉貴之身,請快快起來!” 嬴政卻贊賞地看向扶蘇,“無妨,讓他體驗一番農夫之苦也是好事,秦國以農立國,扶蘇雖小,也當知曉宮中一蔬一飯皆來自田間,王族之人亦不可忘本?!?/br> 扶蘇高興點點頭,推開李斯興奮地拔起草來。 治粟內史暗暗感嘆不已,王上有神農親試稼穡之心,仁君之風如渭水泱泱,怪不得仙女也對他念念不忘,再三為他送來仙界寶物... 田間的農人們雖然盡力低著頭屏住呼吸,不敢冒犯君王,但都豎著耳朵在悄悄聽呢,此番聽聞扶蘇也親身下田與他們一道拔草,心頭不由涌起百分干勁,拔得更快了——他可是拿金飯碗吃飯的王公子啊,王上竟也舍得讓他臟污衣物與手腳親自下地,可見我王果然最重視吾等農人! 嬴政抱著明赫走到一行田壟前,彎腰仔細查看油菜,他先前從未見過此物。 油菜桿確實與水稻粟米截然不同,它細長的桿上,一層層交錯布滿了片片嫩葉,也不知究竟會長到多高,以后,秦國百姓都能靠它吃上油葷了。 明赫也趁機伸長脖子左看右看,看了半天,暗暗驚心道,“不對啊,這桿也太細了,這還怎么結油菜籽啊,我記得老家的油菜桿長到這么高的時候,比這個看起來粗壯多了,奇怪...” 嬴政眼眸微變,不動聲色摸了摸油菜桿,其實在他看來,此桿已經比水稻桿粗壯了不少,原以為是豐收之兆.. 李斯暗道,我果然猜得沒錯,九公子的老家定然是仙界。 明赫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小時候看外婆種地的場景,突然靈光一閃,驚道,“他們難道沒施肥?對啊,這時候是不是壓根沒有施肥的概念???這樣的話,油菜也許只會長高,但不能開花結籽呀..” 李斯心中一驚,忙抬起頭來,正好見嬴政的目光淡淡瞥來,頓時心領神會,笑著問治粟內史,“吾觀此田中油菜長勢如此喜人,莫非你讓農人為它開后門,多施了幾遍肥?” 明赫眼睛一亮,急忙要扭頭朝李斯看去,嬴政怕他傷到脖子,便起身將他抱著轉了個方向,明赫蹬著小短腿雀躍不已,聽李斯這話,原來在戰國時期就開始施肥了? 果然,治粟內史忙解釋道,“那倒沒有,一來吾不懂此物生長之法,擔憂肥力太過而燒其秉性,二來如今各處皆忙于春耕肥田,人畜之肥尤為不足,又因天氣寒冷無法下河挖泥,故而農人十分吝惜肥力,只按往日經驗,在播種之時撒了一遍草木灰,又在菜苗寸長之時淋了一遍糞肥,并未多施?!?/br> 李斯摸了摸油菜桿,感嘆道,“如此說來,高桿便是其自身之特性了?!?/br> 明赫卻在悄悄跟系統交流,“原來古人就懂得使用糞肥和草木灰了!對,還有河泥,我還以為古代農作物產量低,是因為他們不施肥的緣故?!?/br> 系統轉身快速翻找試卷,邊看邊嘀咕,“這又是人類的傲慢與偏見了,我前幾天剛刷過古代農業的題呢,你們華夏人的老祖先可是很聰明的..” 他翻出一張試卷題目念道,“比如,在西周時期,就根據土地的用途,劃分出‘土’和‘壤’的區別了,壤是專指可以用來種農作物的土地...而且在《禹貢》中,你們的祖先還按照土壤的色澤、質地和肥力,劃分出白壤、黑壤、黃壤等九州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