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是以,陳知不僅順利被救, 還因陳知刻意的表現被收為了義子。在查席家的時候,另一個意外驚喜就是席亞的青梅竹馬田阿陳。 她就是陳可, 陳知的meimei,她最終嫁給席亞,還生下了淼淼。 對于這件事,陳知不愿相信這是席光駿良心發現,但顯然當初丟了的陳可是被席兆駿所救, 他不止救了,還找了一戶清白人家把陳可當親生的撫養長大, 最后還讓自己的兒子娶了她。 陳知記得出事前,席亞不只見過陳可, 他還抱過她。席亞因是家奴之子又與兄長年齡相當,他一直是兄長的近侍。 雖是家奴,但兄長更多地是拿席亞當伙伴,當兄弟,從來沒有真的以家奴待之??蛇@樣的仁主,得到的是冷血的背叛,不得善終。 當年兄長帶陳可玩耍時,席亞常常安侍在旁邊,他對陳可是很熟悉的,有時兄長哄不好的,他倒是得心應手。不知是不是因為這一點讓他們對陳可手下留情,見她又小不記事,就沒有取她性命。 席兆駿是怕了因果報應嗎,救落水的他,對陌生小孩釋放善意,回護陳可,這些都是在贖罪嗎? 無論席兆駿是出于何種原因與心理,這些都不足以讓陳知放過他,放過席家,但現在情況不同了,或者說情況早就不同了。 陳知這些年漸漸理解了席亞為什么會娶陳可。 得到過小女孩釋放的善意與信任,有那么一瞬間希望她好,每投入一點關注就會一直關注下去,只要對她的管教出手過一次,就不能再視而不見。 席亞因小時候關照過陳可,同時被陳可投放過大于哥哥的信任,所以,他不能見她去死。 又因她在養家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隨時關注,這樣一路下來,席亞投入的時間與心血最終變成了放不下的一份心。 青梅竹馬的情意就是這樣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匯成的,到你發現的時候,想再撤身為時晚矣。 陳知與席亞的情況有幾多相似,初到席家,席姜就向他釋放了單純的善意,真摯的感情,真拿他當親哥哥一樣?;秀敝g,他甚至在想,如果陳可在他身邊,該就是這樣的吧。 一開始,只是一點點關注落在了席姜身上,再后來越來越多。 陳知的經歷讓他對危機有很強的預感,他會把有可能阻礙大道的所有不確定掐滅在開始之初,所以他用他的方法讓席姜遠離了他,可這樣做了以后,他又開始怨怪席姜對他的冷漠疏遠。 那是一段很長時間的混亂與擰巴。 直到席姜看上宋戎,他真的有很長時間不再關注席姜,他以為他把這份不可說壓了下去。 但后來的事實是,反彈的威力比他想象的要猛烈,有東西從心、從身體里迸出,勢不可擋。 最后就到了如今的地步,她終成大道上的不確定,而他心甘情愿,甘之如飴。 就這樣吧,一個席姜一個淼淼,一個愛人一個親人,他認了。 席姜終于忙完了典卷上的所有施項,留下配備的人員,回去了藕甸。 崔瀚這時早已得知了宋戎的結局,面對北方權力集中,落于一家之手的局面,他也只能先按兵不動。 此時在都城當政的是不被崔瀚這些大衛舊臣認可的姚王,他是大衛的異姓王,幾場混戰最終是他占領了都城,但他只是運氣比較好,雖被眾多人不服,但總要有個人來占著都城,不讓它亂了。 天時地利,姚王目前還算安穩地生活在都城。 是以,現在的局面就是,姚王坐鎮都城,崔瀚駐守灤城,在灤水之南,牢牢地擋在了都城前面。 再往北就是席家軍,整個北方已落入他手,而西邊的西圍,是新近崛起的一支力量,大家的認知里,應該是孟桐的殘部結合當地周圍的散士而成。 只有席姜知道,都不是。西圍軍中沒有散士,都是訓練有素的正牌軍,是日后攻打皇宮拿下天下的陳家軍。 這事除卻武修涵知道,她沒有聲張,哪怕是在議堂里,父兄們議事議到西圍軍時,她全程緘默。 倒是陳知,因他手下章洋曾與西圍統帥魯迎相交甚密,被叫來議堂說事。 “相交甚密”,席姜在心里冷笑,上一世陳知手下的將軍與一品大員,當真是互相了解的很。 冷笑的同時,席姜心里還響起了警鈴,這是要把章洋推到前面來嗎,她的杜義可是連議堂的門都沒路過過。 章洋講了好多魯迎的事,以及魯迎手下兵士的情況,這些全被席奧記了下來,都是些關于西圍軍的寶貴資料。 相信崔瀚也一定很想知道這些,但他只能親自派人混去西圍,這并不容易,西圍現在是鐵桶一個,治城制度極嚴,能混進去焉知不是陷阱,得到的消息真假難辨。 席姜借杜義與武安惠婚事的名義,與武修涵多了很多交集,畢竟他倆人算是一個夫家一個娘家,杜義娶親的大部分錢財都是席姜添的。 這日武安惠纏著席姜去幫她選首飾,這樣的事情最近有很多,但席姜對武安惠的態度是能不見就不見,推了她好幾次。 今日她同意了,因為武修涵也去,她有事情要與武修涵說。 武安惠在挑首飾,福桃比席姜上心,二人現在扎在里屋,對著一桌子首飾挑挑揀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