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攻略手冊 第36節
姜鸞停在廊下,目送著裴顯佩劍往前,步履沉穩地上了臺階,停在緊閉的殿門外。 起先出來的是徐公公,兩人交談了幾句,徐公公趕緊小跑著進殿回稟去了。 片刻后,果然有嘹亮的聲音傳出,“召——河北道兵馬元帥——裴顯——覲見!” 謝瀾站在殿外漢白玉石階的高處。 他送了姜鸞,本來已經回身往殿里走,但注意到裴顯走近紫宸殿時,他的腳步便停住了。 姜鸞遠遠的看著,注意到兩人一個在石階上頭,一個從下方拾階而上,兩人注意到對方,對視了一眼,雖然并未交談,但謝瀾的面色明顯不太對。 裴顯登上石階高處,和謝瀾擦肩而過時,他并未停下腳步,連一句寒暄也無,徑自跨入紫宸殿內。 謝瀾落后半步,也跟隨進殿。 “公主看什么呢?!鄙韨鹊那锼煊X她的視線。 “謝舍人的臉色不對?!苯[饒有興致地盯著紫宸殿方向, “四大姓教養出來的郎君,向來講究什么‘寧靜致遠’,‘澹泊明志’,你看看他剛才的表情,眼睛里幾乎要淬火?!?/br> 姜鸞嘖嘖地感嘆,“他一定知道裴小舅進殿要稟的事。而且一定不是好事。你看他連‘寧和淡雅’四個字都維持不住了。到底是什么樣的大事,崩了什么大山了?!?/br> “走吧,公主?!毕騺碜钚闹笨诳斓南闹链叽?, “管他崩了什么大山呢。反正剛才裴督帥當面應下的,不影響明天開公主府?!?/br> 姜鸞想想也是?!白甙??!?/br> 一行人安靜地走出皇帝寢宮地界,直到踏進了臨風殿地盤,她懶洋洋地躺回竹榻上,這才繼續往下說, “管他崩了什么山,不影響明天公主府收裴督帥和謝舍人的禮就行?!?/br> 作者有話說: 【頭頂可樂雞翅感謝投喂】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好好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flowers 20瓶;德哥我想你 13瓶;漸行漸遠漸無聲、被鎖章都被關進了我手 10瓶;雙層吉士堡、抖森一美會開花 6瓶;清栩- 5瓶;再來多多 3瓶;小鈴鐺、桃之夭夭 2瓶;拖延癥晚癌患者、龐小歪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0章 【六月二十, 晴,上上大吉。麒麟巷開公主府。 熱暑逼人,日進斗金?!?/br> 開公主府是京城里的大事。 六月二十日這天大清早, 各家送禮道賀的車馬就塞滿了麒麟巷。長長的車馬隊伍從巷口直排到了靖善坊的坊門外頭。 公主府新漆的五間三啟大門敞開,長史淳于閑領著新選拔的四個主簿, 十來個管事,從早上開始迎來送往, 記錄禮單。 姜鸞的公主儀仗隊伍早上浩浩蕩蕩出了宮。 三百漢陽公主府披甲親衛在隊伍前后持戟護衛, 長戟鋒銳, 盔甲閃亮。出宮走的正南門,朱雀大街兩頭鳴鑼封路。 早起的京城百姓在路邊探著脖頸瞧熱鬧, 相互竊竊私語,“有公主出降了?” “看儀仗, 不是出降, 是開公主府?!?/br> “嚯, 開府的公主少見,有些年沒遇著了?!?/br> 有識字的百姓念起儀仗上的封號, “漢陽公主——” “漢陽公主?!?nbsp;街道兩邊嗡嗡的聲音逐漸大起來,許多人低聲議論著,“不就是今春隨著晉王殿下守城抗敵的那位先帝幼公主……” “……開府了啊?!?/br> 天色很好,馬車很穩, 姜鸞在車廂里睡不著。 初升的盛夏日頭映在窗紗上, 隔著一層紗簾,清晰地看到映出前后護衛隊伍的公主府親衛騎兵手持長戟尖的反光。 被裴顯在校場點出的偏將李虎頭,人長得兇惡, 卻是個憨厚人, 此刻穿著鮮明鎧甲, 扛著雪亮長戟,騎在皮毛油亮的戰馬當先開道。親衛隊伍從上到下,一個個都顯得威風凜凜。 送出去的二十斤金鋌沒白花,姜鸞很欣慰。 公主儀仗沿著寬敞大街前行,沿途車馬兩邊避讓,日頭升上樹枝的時候,儀仗隊伍繞過堵在坊門的長車,緩行進了麒麟巷,停在公主府門前。 姜鸞下了馬車,抬眼打量自己的新府邸。 里頭修葺得怎樣不知道,至少從門面上來看,抬頭正上方掛上了黑底泥金的氣派大匾額,新刷了朱漆的正門上六十三顆全新的鎏金銅釘,門前長的草拔得干干凈凈,門口也換上了兩只全須全尾的新石獅子,看起來煥然一新。 “不錯?!苯[滿意地一點頭。 淳于閑得了消息,迎出門來,領姜鸞去正堂。 京城慣例規矩,開府這種頭等重要的大事,通常會連辦兩日宴席。 頭一天通常是些身份普通的下屬官吏、出身寒門的京城官員、關系疏遠的尋常親戚登門賀禮。 親近好友、勛貴高門,第二天才會登門,身份越貴重的貴客到得越晚,第二天午后才是重頭戲。 現在是頭一天早上,時辰還早,貴客未至,淳于閑這個長史還算得空。 兩人便坐在通往正堂的長廊某處檐下,淳于閑掏出隨身賬簿,奉給姜鸞查點,只略說了幾處最重要之處。 “宗正寺的款項上月才撥下來,開府的日子又趕得急。臣屬便斟酌著,只著重修繕了會客的正堂及周邊庭院,內院著重修葺了公主居住的主院,各處亭臺池子尚未動工?!?/br> “正門及正堂兩處按公主府規制,應當置碧色琉璃頂。但琉璃瓦花費甚巨,工部要收到實款才燒制,內府不肯支付,趕制又花費時間;這項工期只能延期到明年開春前,公主恕罪?!?/br> 姜鸞翻了翻賬簿,進項和開支記錄得清清楚楚,宗正寺的撥款也就只能保證全府上下餓不死,主要進賬還是上次她晉王二兄送的整盒子足金。 著重花費的,確實都用在最要緊的地方,尤其是待客的正堂,那是整座公主府的門面,有三座馬球場大小,規格氣派絕不能丟,修葺起來花了一大筆。 姜鸞一路看下來,注意到最后一頁朱筆寫下的賒欠款項時,默了默。 “上次送來的整盒子六十斤金,用完了?” 淳于閑把厚厚的賬簿合起,拂干凈了封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臣屬盡力了?!?/br> 他點了點賬簿,鎮定道,“自從轉入公主府麾下,臣屬自己也兩個月沒有支取俸祿了?!?/br> “……” 姜鸞抬手揉了揉眉心:“不差你那點俸祿,先支取上??偛荒茏屇慵依镩_不了鍋?!?/br> “謝公主恩典,臣屬獨居,勉強還過得去?!贝居陂e道了謝,下一刻,卻又不急不慢地從袖中掏出另一本薄薄的賬簿,奉給姜鸞。 “今日各家送來的禮單,都記在這本賬簿里。單只是早上送過來的賀禮,全部折算成財帛,應該就有百金之數。送禮的大都是五六品以下的京官,武將送禮的尤其多。京中顯貴門第的賀儀還未上門,應該會在午后開始送過來?!?/br> 身側發出幾聲吸氣和驚喜的輕呼。隨侍的四名大宮女里,性情最跳脫的夏至忍不住淚汪汪地捂住了嘴。 她們四個按捺著安靜聽到現在,也是不容易了。 搬去新府邸的當日意外聽到,宅子修了一半,賬簿里全是賒欠,主家手里的私房錢卻花完了,誰不憂心呢。 “開府開得還算及時?!苯[對今日的百金進賬很滿意。 她這時才察覺出天氣炎熱,后背汗濕,接過春蟄手里的團扇 ,隨意地扇了扇。 “貴客沒這么早登門,叫幾個主簿在門口先頂著。你隨我四處走一走,看一看?!?/br> 公主府的原身是開國勛貴英國府的宅邸,縱深極開闊,占據了靖善坊的四分之一。跟兵馬元帥府類似,外門原本也開在坊墻上,可以從主街直接出入。 后來英國府的后人降等襲爵,不再能安然享受殊榮,便把面向主街的外門封了,把正門重新開在坊里麒麟巷。 淳于閑曾經入宮問過,要不要把封了的外門重新打通,從大街出入方便。 被姜鸞一句話否了。 “門開在巷子里好?!彼敃r如此說,“進出需要經過一道坊門,易守難攻?!?/br> 武將府邸,修得寬敞大氣,卻不怎么精細。不論是庭院鋪石,檐頂木架,細處的雕刻磚繪,角落處裝飾的花草奇石,比起宮里的臨風殿差得遠。 但宅子大有大的好處,修了跑馬地,演武堂,主院附近有一處空著的大倉房,說是頭一代英國公酷愛兵器,收藏了眾多珍品,大倉房是用來存放老國公的珍寶藏品的。西邊還建了個馬球場。 姜鸞沿著回廊慢慢走,慢慢看。 難怪修葺花錢。宅子這么大,同樣的磚石,鋪了兩倍地界,就得花兩倍的錢。 正堂在整座宅子最顯眼處,四面敞開庭院,中間平地拔起一座雕梁畫棟的開闊大堂。 這里是公主府待客的門面,全府邸最氣派的一套紫檀木家具擺在這里,上好的水磨石地, 兩人合抱的十二根金絲楠木大柱撐起整座正堂。 如今時辰還是早晨,早早登門的都是京里尋常的官宦門第。因為開的是公主府,不少京官家里由夫人赴宴,穿著全套誥命服飾坐在正堂陰涼處,里頭放了冰也不行,個個汗出如漿,兩邊丫鬟拼了命的打扇,姜鸞遠遠看著都替她們熱。 姜鸞的身份擺在那兒,登門道賀的女客們就算是一品誥命的身份,也輪不到她這公主親自出面招待。她便吩咐淳于閑代她傳句話過去, “各家禮儀送到了就好,人不必勉強待著了。天氣熱,吃點冰飲子,拿了公主府回禮,都回家去吧?!?/br> 這話說得實在有點太直白,就差直接說,“禮留下,人回去?!贝居陂e的嘴角抽了抽,代她傳話去了。 不知淳于閑是如何把原話潤色得好聽的,各家誥命夫人們露出感動神色,如釋重負地紛紛告辭離去。 正門處依舊絡繹不絕地進客,兩邊碰到了,有熟識的夫人寒暄幾句,便默認成了規矩, “天氣過于炎熱,漢陽公主體諒大家的難處,準女客早退?!?/br> 日上三竿,京城官員家里的誥命夫人熬不住酷熱天氣,紛紛走了個干凈。 武將們則是另一批,也都是早上來的。丁翦領來了一大波,呼啦啦進了正堂,冰鎮的好酒喝了幾輪,淳于閑領著去前院的跑馬場和演武堂看了一圈,差不多到了晌午,武將們陸續告辭。 各家高門世家,勛貴門第,從午后陸陸續續開始登門送禮。但主人不約而同地不來,代主人送禮的往往是家里有臉面的大管事。 人來不來,姜鸞不很在乎,各家的賀禮來了就行。欲言又止的只有淳于閑一個。 好在晌午后不久,今日的第一位貴客登門了。 懿和公主姜雙鷺久居深宮,平日輕易不出宮門一步。今日借著meimei開府的機會,早早地就便出了宮。 護送懿和公主出來的禁衛將軍是個熟人,正是北衙禁軍龍武衛中郎將,薛奪。 未出降的公主出宮是大事,除了護送禁衛,還要有宗室子弟隨行。今日隨懿和公主過來的,是宗室里的遠房堂兄弟,姜三郎。 沒錯,就是宗正卿的嫡長子,前陣子往姜鸞的臨風殿里送宗正寺明細帖子的那位姜三郎,姜鳴鏑。 雖說血脈出了五服,但因為擔了宗正寺的差事,時常往宮里去,懿和公主反而對姜三郎更熟識些。這次特意央了他隨行。 懿和公主姜雙鷺是個明眸皓齒的美人兒,姿態端莊地邁進正堂,迎著滿堂驚艷目光,微笑恭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