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一句話,讓大家回憶起了四皇子還是廢太子時候做的那些“好事”。 然而皇帝似乎并不為所動:“行了,我大祁又不是沒有別的人!” 他點了另一位韓將軍的名,由他領兵出征。 早朝雖然結束了,可是沒過多久,關于廢太子的謠言又傳出來了、 在有心人的添油加醋之下,京師的百姓們很快就知道了,廢太子因為一己私欲將那位打贏匈奴的李將軍關起來了,害得現在邊關危機。 百姓心中對廢太子的不滿又一次被激起。 楚君臨才好起來沒多少的名聲,被這么一折騰,又急速下降了。 就連虞幼寧,都從丫環口中聽到了百姓對表哥的不滿。 “表哥,你都不解釋一下的嗎?” “有什么好解釋的?” 對于少女的擔憂,楚君臨倒表現得像個沒事兒人: “只要需要相信的人相信了就足夠了,其他無關緊要的人,并不重要?!?/br> 楚君臨這句話話里有話,虞幼寧抬頭看著表哥平靜自若的臉龐,心底的不安漸漸散去。 她選擇相信表哥。 然而她相信,卻不代表其他人也一樣相信。 比如皇宮中的皇后娘娘,還沒從兒子送爹美人的憤怒中走出來,就得知了“四皇子私藏抗匈名將,引得百官指責”。 皇后娘娘不清楚楚君臨要做什么,她只知道,如今京師議論紛紛,如果不及時制止的話,會失去民心。 于是她暫時壓下對兒子的不滿,讓哥哥虞國公前去四皇子府,要他將人交出來。 不過很不幸的,虞國公甚至都沒有進去四皇子府就被攔住了。 “對不起國公爺,我們殿下最近奉命學習,無法見客,您還是請回吧?!?/br> 這明顯的借口了,虞國公怎么可能會相信? 可是這讓四皇子學習確確實實是皇上的命令啊,他用這個當借口,前面已經拒絕了很多求見的人了。 “不可以讓殿下這么胡鬧下去!”虞國公想。 于是他腳步一轉就直接進宮請示皇后娘娘了。 然后就在當日,宮中下令召回了正在上課的黃太傅。 廢太子的上課之路,就這么結束了? 虞幼寧原本在房間里看書,門口突然傳來一陣喧嘩。 她才剛放下書本朝門口望去,就看到門打開了,一道瀟灑風流的白色身影從外面走進來。 那玉樹臨風的白衣公子,看到她的第一句話就是:“寧寧,我們私奔吧?!?/br> 虞幼寧眼睛瞪大:哈??? - 因為廢太子不肯交人,皇帝也不曾下令逼迫他放人,朝堂上于是分成了好幾派互相爭執。 之前好不容易才揚眉吐氣,風光幾天的前太子黨又成了大家的靶心,開始瘋狂被針對。 其中針對得最起勁的就是二皇子,當然也不乏一些渾水摸魚之輩。 然而這還不是最難的。 就在朝廷派出的將領才剛出發前往變光準備迎敵匈奴沒多久,一個自稱是李將軍親侄子的年輕男子去了官府擊鼓鳴冤。 說其二叔驍騎將軍李涵已經被人害死了! 兇手直指廢太子楚君臨! 第149章 他又跑了 此言一出,原本縮著腦袋裝鷓鴣的太子黨們不干了。 你可以說廢太子不懂事,但是說他謀害忠良?那絕對不能認??! 證據在哪里,你們有本事拿出來??? 反對黨們則說: “如果李將軍人沒死,那他人在哪里?讓四皇子交出來??!” 太子黨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只好轉移話題: “你們說殿下殺害李將軍,理由呢?為何要殺?” “明明是刑部有人要害李將軍,殿下才出手救人的。如果沒有殿下出手,李將軍人早沒了!” 被牽扯進去的刑部又不干了: “刑部乃是依章辦事,李涵他本身就是犯人,關他是應該的!” 總之,朝堂上一片混亂。 可不管太子黨如何維護,因為廢太子的不現身,這些謠言污水就無法洗去。 之前好不容易積攢的一點名聲,這次之后,又被揮霍了個干凈。 朝臣們開始聯合起來,要求皇上懲罰四皇子。 這似乎民心所向,除了原太子黨們,其他有沒有派系的大臣都同意了。 一切就掌握在皇帝手上了。 二皇子等人則期待著一次將楚君臨打落在泥土里,讓他再也不能翻身最好! 可誰也沒想到,廢太子還沒抓起來,反倒是朝中好幾名大臣被錦衣衛連夜抄家。 從家中搜出了與匈奴往來的信件! 這幫大臣竟然通敵賣國! 這個消息一出來,舉國震驚。 眾多大臣也驚住了:“不是在說廢太子嗎?怎么出來一群匈奴的內jian?” 有人反應快:“這李將軍之死恐怕就是這群賣國賊為了和匈奴里應外合下的毒手。你看那被抓的不就有刑部的馮侍郎嗎?” 但是因為一切沒有公開,所以只是大家的猜測。 除此之外,讓人有些意外的還有在,這次領兵抄家的不是別人,竟然是鎮國公世子南宮玨! 說起來,這南宮世子和廢太子可是出了名的酒rou朋友,竟然也能干這種大事? 有好事者去向鎮國公打聽消息,卻被趕走了:“皇上吩咐的事,我哪兒知道,你好奇就去問皇上?!?/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