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方婉沉吟了一下,她一直沒有告訴蕭重此時,是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她的推測,以及前世所知,所以沒辦法說,但這一次的事,皇帝如果真的如她所料,那和蕭重探討一下,其實也不是不可以。 方婉就笑道:先去見皇上,回頭我慢慢跟你說,好不好? 蕭重有點不悅。 哪個男人喜歡這樣的場面。 方婉嘆口氣,露出一點兒楚楚可憐的神色說:你難道不信我是一心為了你嗎? 你素來信我表妹,你問問她,我原本是不是一心只想在錦城安安穩穩嫁個清凈人家的?你這樣的身份,雖是尊貴,可我第一回見你,是個什么情形,做你的王妃,那自是沒有安生日子過的。方婉向來就有本事選擇性的說實話:如果不是我喜歡你喜歡的回不了頭,我早走了,還用這會兒在這里嗎? 方婉一說喜歡你的時候,那么普通的幾個字,卻是那樣的神態語氣,蕭重這樣純情的小王子哪里還受得了,立刻就投降了。 好吧,先進宮去見皇上。他還是沒有完全昏頭:回來我們再說。 我保證!方婉哄他。 景王殿下進宮向來自在,有著皇子都沒有的特權,簡直就是方婉心目中難得的紈绔王爺的條件,可惜偏有個胸有大志的娘,也是倒霉催的。 要是能換個想得開的娘,多好啊。 方婉一路隨著景王殿下進宮,聽說皇上這會兒不在御書房,回了宣德殿,景王殿下就直奔宣德殿,照樣是一路順暢。 皇上不見大臣,便已經換了常服,但也還是勤政的看奏折,聽說景王殿下把方家姑娘帶了進來,其實也微微皺了皺眉。 這不是一個安分的姑娘,她十分大膽,皇帝也沒見過比她更大膽的姑娘了,但也確實聰慧敏銳,她那一日說的那話,皇帝回來思索了良久,她說的那一個理由,角度別致,確實很有道理。 皇帝當然是更了解袁太妃性格的那個人,既然有了這樣的蛛絲馬跡,皇帝便決定把她的野心扼殺在萌芽時期。 她其實不是一個很有手段的人,皇帝心知肚明。但她有很好的出身,她的出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她,而且她在他的心中還有獨特的地位,這也讓皇帝愿意容讓她的一些小動作,讓她在后宮中有了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安全地帶。 從少女時代到后宮二十年,她沒有真正的吃過虧,這大約也讓袁太妃以為自己有本事有手段,這或許也間接的助長了她的野心。 但實際上,皇帝認為,她除了依靠袁家和皇帝,其實是再沒有別的手段的。 而袁家若是有了名正言順的儲位爭奪資格的皇子,那必定不會把注下在一個皇弟身上。 不過這件事讓皇帝不太舒服,他有一種是被脅迫著納袁氏女進宮的感覺,他見到方婉就會有一點這樣的感覺,所以皇帝不由的微微皺了皺眉。 天威難測,皇帝微微一皺眉,方婉的心就已經提起來了,雖然她的表面上還是鎮定的,行禮問安,做的穩穩當當。 蕭重卻沒有絲毫感覺,他于皇帝,只是一個大哥哥,在皇上面前長大,唯有親切依賴之感,皇帝也對他更隨和些,笑道:旨意不是明日才發嗎?明日再進宮謝恩也使得。 說著就叫蕭重坐,同時看在蕭重的面上,也賜了方婉的坐。 蕭重說:倒不是為著謝恩來的,是我不妨頭,剛才去跟婉兒說話,把皇上選秀的晉封旨意說出來了,是為著這個才來的。 蕭重覺得這件事方婉不好開頭,他雖然不知道方婉到底要做什么,他還是體貼的替方婉開了這個頭。 這樣的呵護,方婉這等玲瓏剔透心思哪里感覺不到,她原本是向來慣于自己沖鋒陷陣在前頭的,乍然被人這樣攏在身后,心中只覺溫暖柔軟的不像話。 真是不枉她來趟這樣一趟渾水,為了他,再怎么也是值得了。 皇上就看向她,既然有蕭重在這里,方婉想,她可以略微直接一點兒,便起身道:民女是聽景王爺說,袁家大姑娘這次選秀選中進宮了。 皇上倒也沒叫她坐,只聽著她說,方婉道:這話本不該民女說。 方婉說了這么半句,停了一下,見皇上并沒有叫旁邊伺候筆墨的那個太監下去,她也就很光棍的接著說了:民女只是不解,前日給太妃娘娘請安,太妃娘娘頗為歡喜的叫上民女一起替袁大姑娘參詳呢,怎么這卻是要入宮了呢? 她這話說的特別沒規矩,特別不像御前奏對,蕭重哭笑不得,以前他覺得方婉雖然出身普通,甚至家里人都不太明白皇權之重的時候,方婉自己卻是特別明白,而且特別敬畏。 可這一回,她急急忙忙的趕進宮來,卻是要面圣給袁紫燕打抱不平?這太不像她了吧? 這太不像方婉做得出來的事了吧? 她怎么又被調包了? 蕭重這樣一想,就覺得不對,方婉但凡與往日里不同,都是有緣故的,可是她這個話,卻是怎么聽也想不出她這布的又是什么局。 可是皇帝卻是聽懂了,他先前乍然聽見這話也覺得無稽,可那一日微服之時,方婉說的話,他是聽進去了的,也是贊同的,是以這句話,略微轉一個彎,皇帝就聽懂了,方婉連說了兩次太妃娘娘,都聽到了他的耳朵里頭,方婉的意思便是,袁太妃早已與袁家商議定了不讓袁紫燕入宮,而且主要的緣故是袁太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