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361節
外頭守得再嚴實,等他們率軍沖進來,也不是對手,到時候殿內就打開了。 而殿內,您身邊就幾個內侍、侍衛,您要下狠手,人數上不占優?!?/br> 皇上靠著椅背,盯著黃太師看了好一會兒,道:“那依老太師之見,朕該如何做?讓皇城守軍放棄抵抗,放反賊進來,然后朕讓賢,把自詡皇太孫的林繁請到龍椅上?” 這兩個問題,皇上問得很平靜,語氣沒有任何起伏,淡淡的,仿佛在問今兒天氣怎么樣一般。 可是,也正是如此的平靜,越發顯得嘲弄萬分。 因為,沒有答案。 黃太師給不了皇上答案,其他人也給不了。 誠然,對所有臣子來說,不管是早就心里向著皇太孫的,還是兩方都可以的墻頭草,亦或是支持皇上的,到了此時此刻,皇城危急時,選擇已經很簡單了。 向皇太孫俯首稱臣,亦或是,一臣不事二主,拂袖離開官場,更剛烈些的,以死表態。 他們是臣,他們有很多選擇。 龍椅上的皇上卻不是,他也不是個肯老實認輸的人。 見底下沉默了,皇上勾了勾唇,笑容很是諷刺:“眾卿不用擔心,朕留著你們,不過是想和林繁好好談一談而已。怕什么?你們活著,才有的談,你們死了,還談什么?” 一直沒有開口的范太保,忽然間長嘆了聲。 而后,也不管形象,慢慢悠悠地席地坐下了。 “老了,站不了這么久,”他道,“坐下歇歇?!?/br> 黃太師睨了他一眼,也不再多言,在他邊上坐下。 大軍正在進攻皇城,等打到金鑾殿,怎么也得花些時間。 他們這些“人質”,老的老,弱的弱,還有好幾個烈性子。 真要大鬧起來,內侍、侍衛固然人數少,但人家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黃太師很怕自己的老伙伴們一個扛不住,氣得厥過去、或者又去撞柱子。 既然從里面打不開殿門,那就先等等。 等到大軍趕到。 眼下,不是激怒皇上的時候。 有人帶頭,陸陸續續地,就有不少臣子坐下。 地磚很涼,不太舒服,且忍忍吧。 身體上的不適可以忍耐,心里的不適…… 黃太師看了皇上一眼,又收回了目光。 也許,人都是會變的吧。 就像他黃曄,二十年了,他也變了很多。 君臣一場,在他先前做出選擇的時候,也預想到了皇上的結局,只是,真的走到這一步,還是很讓人難受。 另一旁,馮仲盤腿坐著,安北侯蹲在一旁。 坐以待斃,絕不是沙場大將的性格,必須尋到破局的法子。 馮仲握著拳頭,幾次想開口,話到了嘴邊,又都咽了下去。 在知道林繁的真實身份后,他和安北侯并沒有仔細聊過心中想法,兩個人都在回避直接討論。 可隱隱約約間,馮仲能感覺到安北侯的立場。 現在,皇上困文武大臣在大殿里,這會兒是沒有殺心,之后呢? 一旦皇上要同歸于盡,又或者做其他極端的事情,該如何應對? 都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昏君,他也還是君! 只要他沒有被廢。 而臣子向君王動手…… 馮仲深吸了一口氣,又徐徐吐出。 他可以死,但他不想看著這么多老大人們被害。 別跟安北侯商量了,也別連累他。 倘若真到了那個時候,弒君的罪人,就由他馮仲來吧。 下定決心,馮仲的喉頭滾了滾,往上頭方向看了一眼。 皇上的左右兩側,各有一位帶刀侍衛,動手之時,要迅速奪刀,不然赤手空拳,很難威脅到皇上。 弒君不是什么好事,要電光石火。 馮仲想得很專注,以至于,他沒有察覺,他身邊的安北侯,亦是一臉凝重地沉思著。 第411章 我勸你投降 霧散了大半。 南宮門外,林繁與永寧侯率領著將士們,步步向前。 負責皇城守備的御林軍指揮使,姓劉名湍。 天亮前,劉湍就知道城外反賊大軍進攻京城了。 他當時并未放在心上,攻就攻吧,沒有幾個月,想圍垮京師根本不可能。 忠勤伯有能力,完全能守。 他甚至還主動使人去詢問忠勤伯,城墻上是否有需要他們搭把手的地方。 忠勤伯給的回復,很是直接。 “管好自己的事兒?!?/br> 劉湍被堵了個正著,倒也不生氣,反倒是想著忠勤伯胸有成竹。 也是。 排兵布陣嘛。 各自分工不同,他劉湍就不湊熱鬧了。 沒想到的是,城門失守了。 劉湍收到消息時,反賊就快沖到宮門前的廣場上了,驚得他險些仰倒。 太快了,太難以置信了。 皇城這兒還是日常防衛,劉湍只能匆忙調度,提著長刀趕到南宮門。 “守住宮門!”劉湍高聲喊著,“別讓他們進宮?!?/br> 萬幸的是,宮門趕在反賊沖進來前,就已經關上了。 只是…… 劉湍沖上城樓,居高臨下,看了眼宮墻。 宮墻不比城墻,敵人要進宮來,豈是這宮墻能攔得住的? 廣場上,林繁坐在馬上,抬頭看向城樓上。 這里沒有弓兵。 御林之中,也有擅長射箭的,只不過都被忠勤伯抽調去守城墻了。 理由很充分。 敵軍還在城外,弓箭手有利守城,越多越好。 至于皇宮這兒,敵人還夠不著。 以至于,劉湍現在沒有一個弓箭手可用。 “劉指揮使,”林繁笑了笑,“我勸你投降?!?/br> 劉湍聞言,臉色一白。 這是什么路子? 別人勸降,好歹擺事實講道理,分析一番,這位厲害了,什么話都不說,一上來張口就勸。 他下意識地,就要嘲諷回去,表示自己絕不會投降,倏地,一個念頭劃過腦海,他趕緊閉嘴了。 這人是誰? 定國公也好,皇太孫也罷。 說穿了,就是林繁。 是樹上那個,全京城頂頂煩的人。 以前,被樹上那個牽著鼻子走、最后啞巴吃黃連的官員還少嗎? 那些都是前車之鑒! 他要是回應,可不就上了林繁的當了! 林繁也不管劉湍什么反應,繼續往下說:“你是不是很疑惑,為何我們這么快就進城了?因為忠勤伯投了?!?/br> 劉湍心里一驚。 “你知道為何你沒有一個弓箭兵?”林繁又問,問了再答,“因為忠勤伯從一開始就投了?!?/br> 劉湍的心,涼了大半截。 更糟糕的是,他身邊的御林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色緊張又不安。 “御林軍、侍衛,身手如何,你們彼此之間都很清楚,”林繁道,“你們很多人,連把對手打傷的經驗都不一定有,更別說殺敵了。 而我身后的將士,都身經百戰,見多了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