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322節
他當然想過。 林繁又問:“長公主背棄的是皇上,從不是大周?!?/br> 不由自主地,謝羽收在袖中的手,攥緊了。 謝羽聽說過長公主不少事跡,但真正打交道,只有先前那一次。 長公主把他們帶到了純縣山上的破廟里,扔了那么一番話,轉身就回祁陽城去了。 謝羽見識了這位殿下的刁鉆、挑剔,卻也清楚,那些脾氣,不是沖著他來的。 當時,楊行人私下與他訴過苦。 大抵是,長公主對皇上很是不滿,還好,她還念著皇太后的好。 如今看來,對皇上不滿是真的,念著皇太后的好卻是裝的,目的不過是謝羽手中這封信里的內容。 平陽長公主想要把皇上、與顏家一網打盡。 可她會顛覆大周嗎? 不可能。 長公主看著也不似一位有武皇一般野心的女子。 那么,林繁問的問題的答案,就已經很明確了。 在長公主心中,皇上不適合坐在龍椅上,在她看來,大周有更合適的的皇帝。 只是,謝羽絞盡腦汁去想,也沒有想到“那個人”的身份。 他嘆了口氣。 不想了,不如直接問定國公。 林繁既有求于他,應該也會據實已告。 “清君側之后,長公主希望……”話到了嘴邊,謝羽忽然又頓住了,幾乎是頃刻間,他又想起了被林宣制止了的那篇文章,而后,一直迷霧重重的思緒,就這么有了一個新的角度。 驚訝著,不安著,又有一種石頭落地的踏實感。 他知道自己尋到了正確的方向。 穩了穩呼吸,謝羽話鋒一轉,問林繁道:“您知道當年,我初遇恩師時,他點評了我哪篇文章嗎?” 這個問題,真把林繁問住了。 “不知道,”他老老實實搖頭,懇切求問,“還望大人細說?!?/br> 謝羽道:“先帝年間、吳王親征南方的兩府六州對朝廷的利弊?!?/br> 這下,輪到林繁怔住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謝羽曾經還做過這樣的文章。 以謝羽的文名,他以前在書院念書時做的各種文章都被翻了出來,不說每一篇都傳頌廣泛,但多少都會有些水花。 “我從未聽過,”林繁道,“不說文章內容,便是策論題,都不曾見人提過?!?/br> 謝羽笑了笑,把當年情景原原本本說與林繁聽。 末了,他道:“當時我很不解,也很不甘,我萬分用心做的文章為何就這么被…… 幾年后追問恩師,他亦不說個答案。 時至今日,我想,我多多少少能察覺一些恩師的深意了?!?/br> 那次親征,吳王掛帥,而與他配合的三軍指揮正是林宣本人。 從林宣對他那篇文章的指點來看,林宣認同南征戰果,亦明白成果對大周利大于弊,對當年的勝利,林宣是滿意的。 有那么仔細、認真的分析在前,無疑,那篇文章沒有觸及林宣的死xue。 既然不是恩師不愿意廣為探討,那不愿意的人,是誰呢? 就是皇上了。 正因為謝羽這篇文章會觸及皇上的逆鱗,林宣可以給他指點,卻不會讓他再傳開去。 在林宣看來,謝羽是大周的可用之才,不該為了這篇文章毀了前程。 “皇上與吳王,這對兄弟并沒有外界所想的那么和睦,這也是長公主要對皇上與顏氏一族下手的緣由,”謝羽斟酌了一下,道,“我似是曾聽說過,吳王過世時,吳王妃已有身孕,只是不知所蹤……” 畢竟是他入仕之前的傳聞了,謝羽便是聽過,也沒有打破砂鍋。 更何況,皇上登基后,大周蒸蒸日上,誰會特特再去提吳王那不知是男是女的遺腹子呢? 直至今日,對話中推導,才窺得一斑。 見林繁點頭,謝羽知道自己的猜測對頭了,他又問:“那位殿下在長公主手中?” 這下,林繁輕笑了聲。 “謝大人,”林繁一字一句道,“他在您的面前?!?/br> 哐當一聲。 謝羽險些把手邊的茶盞給撞翻了。 林繁眼疾手快,扶住了。 謝羽顧不上那茶盞,他難以置信地看著林繁。 他想說,便是為了起兵,也不該撒這種彌天大謊。 可心中深處,他更清楚,這不是什么謊言。 恩師教導的兒子,會認別人當爹嗎? “您……”謝羽一時語塞,半晌,才道,“您這么開誠布公,您不擔心我把您抓了,出賣您嗎?” “不怕,”林繁用謝羽的方式回答他,“我也有自知之明,我若真想走,謝大人的官州府留不住我。以及,現在,最害怕全天下知曉我身份的,應當是皇上?!?/br> 此一時、彼一時。 安北侯與馮將軍還與他們同行之時,林繁與永寧侯必須慎之又慎。 而現在,那兩位已經先一步帶兵回京,脫離了兩難之境,林繁這里的后顧之憂少了很多。 與之相反,皇上的麻煩才剛開始不久。 “謝大人的家眷在城中,族親在江南,遠離京師,”林繁不疾不徐著,道,“是寫一封討伐顏氏的檄文,讓我與永寧侯能順利帶兵過道官州府,還是等我發兵時,大人親率官州府兵阻攔?” 是的。 在一篇能傳揚天下的檄文之外,林繁尋謝羽的另一個緣由,便是過境官州。 年初,在永寧侯府里,林繁與永寧侯設想的,就是速戰速決。 大軍沒有被沿途州府阻攔,能順利抵達京師腳下,而不把其他大周土地拖進戰火里,把皇位交替的影響降到最低。 現在,他們已經順利地從飛門關走到了祁陽。 而祁陽府向東,不經過陳江府,靠著那點兒接壤的河道進入官州。 謝羽若放行,大軍出官州,離京畿就越發近了。 能近一點,就近一點。 謝羽聽完這話,抬手以指關節按了按眉心。 而后,他重新取出那封信,把上頭內容又看了兩遍。 不是改朝換代,而是叔叔換侄兒。 并不是說此舉就多么正義,可顏氏一門如此行徑在前,謝羽也無法說,他相信皇上能處理好與皇太后、與外戚的這次風波。 謝羽倏地站起身來,拉開了雅間的門。 林繁沒有阻攔他。 “小二,”謝羽喚了聲,等人來了,他道,“借我一套文房?!?/br> 小二應下,立刻去辦,送上來時,不好意思地道:“我們主簿記賬用的文房,不是什么好筆好墨,大人將就用用?!?/br> 謝羽道了謝,又關上了門。 桌上鋪開筆墨紙硯,林繁倒水研墨,謝羽背著手,踱步幾個來回。 最后,他走到桌子旁。 不為別的。 別的想清楚了這個,又模糊了那個。 既如此,只為恩師當年提點,與之后幾年的教導。 落筆,成文章。 第366章 不要步他后塵 謝羽寫得很快。 他習得一手好字,洋洋灑灑,一氣呵成。 從前朝末年亂象到大周今日欣欣,看似是夸贊之語,之后筆鋒驟然一轉,點出今日已是前朝覆轍。 京中有輔國公之孫強搶民女,祁陽有顏氏族親瞞報礦產。 外戚做大之心,從未消失。 當年與先帝聯姻,已得如今地位,為何還要做不利大周之事? 莫不是不滿足只做外戚? 這些年作假的數字,觸目驚心! 謝羽的筆觸,尖銳又犀利,一句句的質問如排山倒海之勢,在紙面上涌現。 落到最后,就是清君側。 需得清除顏家這樣,在君王身邊輔政,在君王遠處屯財的居心叵測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