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235節
范太??戳艘谎?,眼底露出一絲嫌棄,他也不遮掩,翻了個白眼繼續吃茶去了。 黃太師看完,豈止是嫌棄?簡直要破口大罵。 徐公公找一群混混設圈套? 這真是,讓黃太師直接氣笑了,什么鬼玩意兒? 愚不可及! 蠢得讓人發笑! 還真以為永寧侯府是軟柿子,從姑娘到丫鬟,手無縛雞之力嗎? 不過…… 黃太師沉思著,安國公府說,來接的馬車上,一車把式、一丫鬟。 總共兩丫鬟并一個車夫,再添個修道的秦丫頭,真能那么勇? 這個答案,也就在一刻鐘后,黃太師就得到了。 宮里的消息。 昨兒下午,永寧侯夫人被召進了慈寧宮,還被皇上、皇太后留著用晚膳。 依黃太師看,這顯然有扣人的意思在了里頭了。 偏偏遇著常寧宮一場火,皇太后去了淑妃宮中,皇上關心火勢,侯夫人才緊趕慢趕離宮,坐車去安國公府接秦鸞。 正是那場火,給了侯夫人機會。 再之后,那輛馬車與徐公公一樣,消失了。 不是四個人,還有另一位先前沒有露面、連招呼都沒有跟安國公夫人打的永寧侯夫人。 是,永寧侯夫人年紀大了,發福了,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他們這群老臣,都是幾十年前就開始打交道的。 誰不曉得,秦胤家的媳婦兒,風風火火,一把長刀,武藝不俗,外號“女關公”。 這么一想,徐公公的舉動更蠢了! 黃太師在心里好一通罵。 與此同時,另有一人為了徐公公的行事大動肝火。 那就是趙啟。 第269章 有話好說 晉舒兒回娘家住了兩夜,趙啟沒覺得有什么不對。 他生在宮里、長在宮里,貴為皇子,都嫌宮里住得煩,經常往外祖忠勤伯府跑,晉舒兒在娘家住了十幾年,回去了想多住兩天,多正常的事兒。 與其在宮里跟他大眼瞪小眼,他不痛快,晉舒兒也哭戚戚的,倒不如回娘家自在些。 晉舒兒總說祖母、母親這樣那樣,趙啟亦覺得她們對晉舒兒的照顧不夠,但是,不看僧面看佛面,晉舒兒懷著皇長孫,安國公夫人還能無視她不成? 他一位皇子,不懂照顧人,也不可能學,更不曉得如何安排孕婦,但國公夫人肯定懂。 這么困難的事兒,就交給懂行的人。 先生們怎么教的來著? 人盡其用。 他學得挺好。 哪里想到,當中午的,晉舒兒回宮來,兩只眼睛腫成了桃。 烏嬤嬤被叫去慈寧宮問話了,鄭嬤嬤面對一臉莫名其妙的趙啟,把徐公公那番話一五一十講了一遍。 根本不用添油加醋,趙啟聽完,氣炸了。 “你呢?”趙啟問晉舒兒,“你到底有沒有什么中邪、丟魂?” 晉舒兒被問得心虛了一下。 可其中輕重,她已經弄明白了,沒憑沒據的事兒,她當然咬死不承認。 “殿下難道不相信我?”晉舒兒指著自己,問,“我像是遇著妖邪了的樣子?” 趙啟一怔。 平心而論,與一年多前他認識的晉舒兒比起來,眼前之人的性情是有了很多變化。 可要說這些變化就是撞鬼了,趙啟也不信。 他當然沒有見過撞鬼的人,但鬼怪異志也聽過不少,說書先生講的故事里,就沒這樣的! 十之八九,晉舒兒的脾氣就是母妃反反復復與他嘮叨過的、孕中女子的變化。 “那你找秦家那土……”習慣成自然,趙啟要說“土雞”,突然意識到那不是只“土雞”了,話就卡住了。 難得的,晉舒兒沒揪著這一點不放。 “祖母生辰,她是客人,”晉舒兒咬定了,“我跟她說會兒話,不也尋常?我知道皇上、皇太后都不滿意我,我就想看看他們都喜歡的二皇子妃到底是什么樣的!” 趙啟想了想,晉舒兒這一想法,也沒有不對。 晉舒兒越說越委屈:“哪知道后來徐公公會來,還說了那么多不中聽的話。 我若是個一而再撞邪的不祥之人,我腹中的皇長孫怎么辦? 這宮里盼著我平平安安生下皇長孫的,除了殿下,就只有順妃娘娘了。 娘娘要是聽說了,得多傷心。 那狗奴才收銀錢辦事,胡言亂語。 我聽說他不見了? 死了才好呢! 報應!” 提到順妃娘娘,趙啟一個激靈。 晉舒兒說得對,給她和皇長孫編排故事,連累的是他的母妃。 “狗奴才!”趙啟罵道,“別讓我見著他,不然要他好看!我要去問問父皇,人是他派去安國公府的,還是那死太監亂來!” 說完,趙啟一揮袖子,急急往御書房去。 天陰沉著,沒太陽卻很熱,腹中又燒著一團火,等趙啟到御書房外,已是滿頭大汗。 他抹了一把汗。 他怎么忘了,秦家等人出逃,父皇現在有氣無處發呢? 他去“興師問罪”,沒問出結果來,反而會承受父皇的滿腔怒火。 找死也不是這么找的! 難得的,趙啟猶豫了一下,而后,他沒有讓內侍通稟,只往偏殿走了一段,尋了個當值的御前侍衛。 “徐公公昨日去安國公府,是父皇讓去的?”趙啟問。 侍衛一臉為難:“殿下,您知道規矩?!?/br> “那有什么不犯規矩的?”趙啟不依不饒。 侍衛拗不過趙啟,亦對鄧國師有成見,干脆道:“御書房里的事情都不能說,但不在御書房里的就……殿下,徐公公昨日出宮前,曾與鄧國師交談了一番?!?/br> 趙啟一聽到“鄧國師”三個字,氣不打一處來。 “他們說了什么?” 侍衛搖頭:“沒有聽到?!?/br> 趙啟連問了三遍,侍衛堅持不知,他只好作罷。 可是,問不出來,趙啟難道還想象不出來? 那臭道士,就不是個東西! 中邪、撞鬼、丟魂,這是徐公公一個人能琢磨出來的?肯定是那臭道士教的! 好啊好??! 以前母妃得寵時,這臭道士還恭恭敬敬的。 那丹藥的事兒一出,母妃被打入冷宮,臭道士跟沒事人一樣。 憑什么? 就罰那點兒俸銀,那叫罰? 跟母妃受到的懲罰比起來,比蚊子咬一口都輕。 一定是那臭道士為了自己、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到母妃身上! 他當時就要與那妖道論一個高低,是母妃勸阻著才作罷了。 臭道士怕母妃東山再起后與他算舊賬,于是聯合徐六那狗奴才,編排了一堆話,要害還沒出生的皇長孫。 沒錯,一定就是這樣! 趙啟越想,心火越旺。 他不能去父皇跟前挨罵,他難道還罵不了一個臭道士? 趙啟扭頭就走,沖到鄧國師住處。 鄧國師今日沒有外出,徐公公的失蹤讓他后怕不已。 他甚至算了一卦,算出那太監兇多吉少。 還好昨日皇上提出來時,他把徐公公推了出去,而沒有自己請纓。 若不然,今兒消失不見的,就是他國師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