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枝 第231節
    皇太后漱口,道:“皇若是不打算用,這就送哀家回慈寧宮吧?!?/br>    皇繃著臉站起身。    淑妃亦趕忙起來,扶著皇太后道:“我送您?!?/br>    “夜黑不好走,”皇太后道,“你自顧自歇著?!?/br>    淑妃從善如流。    她本就是隨口一說。    皇太后與皇還要繼續說些她不能聽的事兒呢,在她宮里不方便,才回慈寧宮去,又怎么會讓她跟著。    把母子二人送出大殿,淑妃恭謹行禮,直到背影都瞧不見了,她施施然起身,回到殿內。    桌,碗筷還擱著。    皇那碗,端來怎么樣,現在還怎么樣。    淑妃心中哼笑了聲,道:“都撤了吧?!?/br>    說完,她往寢宮走。    一碗粥下去,皇太后身體暫時舒坦了,心里的不滿,恐是又添了一層。    以皇太后的性子,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該正視、反思、修正、改善,繼續往前走。    無論是哪一個步驟,都不包含“不吃飯”。    皇的舉動,在皇太后眼中就是耍性子、發脾氣,這不是一個成熟之人的行事方式。    皇太后很不喜歡。    想來,到了慈寧宮后,為了今日這番變化,皇太后與皇必定有一場大吵。    人與人之間,是經不住一場又一場的爭執的。    哪怕是母子也是一樣。    即便走不到反目成仇的那一步,但日漸離心,已經在路了。    在梳妝臺前坐下,掀起袖子,淑妃垂著眼看胳膊。    那道舊傷口,已經淡到rou眼難辨了,要不是她一直記得,連她自己都得找一會兒。    常寧宮的火是皇后安排的。    侯夫人出宮了,那之后如何,淑妃暫時無從得知。    她只能在心里念著、祈著,希望長公主與侯府一切順利,能豎起大旗重回京師。    那面紅色的飛揚的大旗,她太想再看一眼了。    另一廂,慈寧宮里,皇太后在榻子坐下。    這一路過來,他們母子都一言未發。    一來,不適合在外頭說,二來,也確實不知道說什么,只能加緊腳步走。    一面走,那些事情一面在腦海中重復,從頭至尾,讓她越琢磨、越生氣。    等回到自個兒地盤,皇太后逼得自己平復心境。    說事、說要事!    發火無用!    可她一看皇那急躁的樣子,就氣不打一出來。    急躁的背后是什么?    是不甘、不滿、不相信,以及擔憂、恐懼、動搖。    堂堂君王,豈能如此?    不久,先前被打發去宮外查看狀況的王公公回來了。    王公公道:“如娘娘所料,永寧侯府大門緊閉,里頭人去樓空,小的又去探了定國公府與平陽長公主府,那兩處也是一樣的狀況?!?/br>    隨著他的話,皇的臉色越來越沉,抬手重重拍向桌面。    頭的茶具叮當響。    皇太后眉頭一鎖。    她很想指著王公公與皇說道說道。    這才是一個有能力的內侍做事的樣子!    她交代了一,王公公能想到二、三,不止想,還會辦事兒。    慈寧宮里不缺這種機敏人,而御前伺候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兒!    還有那徐六,事辦砸了,也得回來復命,便是宮門關了,他一個內侍大總管,還會敲不開宮門?    至今沒個人影,不曉得死哪兒去了!    “哀家就說,他們一準走了?!被侍蟮?。    這話落在皇耳朵里,頗有幾分指責的意思。    他干巴巴道:“朕也早說過,秦胤忠的不是朕,他跟念之那臭小子在飛門關,遲早會反!看看,這不就要反了嗎?”    “難道不是皇打草驚蛇?”皇太后抬起眼簾,指正道,“為何早不走、晚不走,偏偏皇向秦家丫頭下手時,就走了?”    皇挪了下視線,道:“趕巧了吧?!?/br>    “這天下就沒有什么巧事!”皇太后深吸了一口氣,“皇午后來問哀家討人去國公府時,就打定主意了吧?你為何不與哀家說明?但凡你說了,哀家都不會讓你這么做!”    話音落下,皇哼的笑了聲,譏諷之意,一閃而過。    “皇怕哀家阻攔,就一味瞞著,然后呢?”皇太后道,“然后事敗了!”    皇反駁道:“若不是常寧宮走水,侯夫人能有機會脫身?”    皇太后一時語塞。    她深深看著皇,緩緩搖了搖頭。    “天下沒有巧事,”皇太后重復了一遍,“皇難道天真到認為常寧宮是自己燒起來的?”    皇的喉頭滾了滾。    人為?    配合侯夫人?    是誰?    皇太后把他的反應看在眼里,道:“這么大的皇宮,抓個放火小賊,談何容易?”    “難道就不查了?”皇反問。    “查也只能查一個替罪羔羊,都敢放火了,還會不懂自保?急著查來做什么?”皇太后道,“慢慢查著吧?!?/br>    皇氣悶。    皇太后又道:“皇不妨仔細與哀家說說,徐六做什么去了?為何遲遲未歸?留侯夫人在宮里,調虎離山,皇是想徐六直接圍了永寧侯府嗎?他圍哪去了?皇先前還說,使人盯著侯府,怎么盯的?”    這一個個問題,問得皇耳根火燙,心里把徐公公罵了個狗血淋頭。    永寧侯府里那么多人,為何走得悄無聲息?    這些質疑由皇太后砸下來,皇惱羞成怒,道:“母后這是在指責朕的不是,與朕翻舊賬嗎?”    第265章 比不上    氣氛,比先前還有僵持。    皇太后捏著指套,久久未言。    不把錯誤尋出來,如何訂正,如何不再犯?    幼童初提筆,照著帖子描紅,都知道寫錯了的會被先生圈出來,皇這么大一人了,竟然聽不得指正。    明明是反思,是尋找漏洞,在皇眼中,卻成了指責與翻舊賬。    真是諷刺!    “亡羊補牢?!被侍蟮?。    皇道:“朕以為,現在該定下來的是怎么把羊抓回來?!?/br>    皇太后冷笑一聲。    抓?    早沒影了!    平陽與侯夫人既有反心,那他們一定為了順利離開京城,做過這種準備。    這一點毫無疑問,甚至,皇太后也心知肚明。    那廂做準備,在機會合適時迅速車里這廂則做防備,一旦發現異動、或是抓到可以利用的把柄,立刻出手。    這就是一場心照不宣的博弈。    在皇太后看來,要成事,需得打侯夫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一招狠得下去,也得預防著失手的可能,布好其他后手。    現在呢……    皇太后看向皇。    皇厲害了,打了她一個措手不及。    長弓拉開,弦鳴驚人,鸞鳥沖天起,全給飛跑了。    雖然,看起來是皇先出招,平陽與侯夫人陷入了被動,但人家早早做過各種準備,怎么會亂了陣腳?    侯夫人出宮后,時間雖緊,但只要沒有耽擱,足矣在城門關閉前出去。